15則小學生必背成語故事

1、刻舟求劍

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5則小學生必背成語故事


2、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於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3、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4、買櫝還珠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羽。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鬻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5、狐假虎威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15則小學生必背成語故事


6、掩耳盜鈴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


7、揠苗助長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8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15則小學生必背成語故事


9 畫蛇添足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10 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11濫竽充數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


12 截竿入城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3 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國策》)


14 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5則小學生必背成語故事


15 農夫耕田

農夫耕于田,數息而後一鋤。行者見而哂之,曰:“甚矣,農之惰也!數息而後一鋤,此田竟月不成!”農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術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數鋤,一鋤盡一身之力。未及移時,氣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聲,且僕于田。謂農夫曰:“今而後知耕田之難也。”農夫曰:“非耕難,乃子之術謬矣!人之處事亦然,欲速則不達也。”行者服而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