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過廣西桂林旅遊的朋友嗎?說說那裡的風景怎麼樣?

yuzhongzhidie


多年前我曾去廣西桂林旅遊,至今回味起來,仍然對桂林的風景很讚賞,桂林是個景色很美麗的地方,值得去。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遊覽過的景點:

一、以“十里畫廊”為代表的灕江風景

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叫《桂林山水》,課文中這樣描述: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段文字描寫的就是灕江,當你乘船在灕江遊覽時,一定會由衷的感嘆:灕江與兩岸風光交融在一起,真是很美啊。著名文學家韓愈曾有詩讚嘆:“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所以,來桂林,一定要遊覽灕江,並且還要乘船遊覽灕江才能更深切的體驗那種美景。

二、以“榕杉湖”為代表的兩江四湖景區

桂林的水系非常發達,有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以及灕江、桃花江,這些水系共同組成了一塊較大的旅遊景區,稱為“兩江四湖”。其中,榕杉湖以古典風格為特色,桂湖以自然生態為特色,木龍湖以歷史文化為特色,在這些景點中游覽,可以乘船觀賞,也可以步行觀賞,白天的景緻秀美精緻,晚上還會有亮起各色的燈光,把景區渲染得美輪美奐。

三、以“蘆笛巖”為代表的溶洞景觀

民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來桂林一看山、二看水、三看洞”,這裡的“洞”即是指桂林的溶洞。桂林山多,溶洞也多,比較有著名的有:七星巖、豐魚巖、銀子巖和蘆笛巖。雖然都是溶洞,但每個溶洞都各有千秋,大不相同。如果時間不多,只看一個蘆笛巖就可以,但如果時間多,最好另外幾個溶洞也都能去走一走。每名來溶洞遊覽的遊客,都會被千奇百怪的鐘乳石所折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嘆歲月變遷的巨大力量。

四、以“象鼻山”為代表的公園小景

象鼻山也叫象山,是桂林的標誌,來桂林的人都會來看一看象鼻山。象鼻山公園不大,大約有一小是就足夠遊覽了。其實也沒多少可遊覽的地方,但這裡畢竟是桂林的標誌,所以還是要來的,在象鼻山前面拍拍照片,玩玩水,體會一下到此一遊就算不虛此行了。

五、以“黃洛瑤寨”為代表的梯田景觀

我國最著名的梯田景觀有元陽梯田和龍脊梯田,而黃洛瑤寨就在龍脊梯田的景區內。來這裡旅遊,即能欣賞瑤族少女們的歌舞表演,感受瑤族人民的生活習俗,還能觀看梯田風光。如果住在寨子裡就更好了,這種少數民族的特色風土人情會讓每個遊客樂不思蜀。

以上的景點都是我曾經去過的,僅以我自己的感受推薦給大家,但不同的遊客遊覽同樣的景色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上面這些文字權當是拋磚引玉吧,歡迎大家共同討論。


布衣大叔


1979年,因中越邊境緊張,我媽把我送到桂林親戚家,說桂林山洞多,如果打仗好躲些。就這樣,我在桂林待了一年。

親戚家住在桃花江上的桃花橋附近,就是灕江從象鼻山旁分支過來的,當時叫桃花江。象鼻山附近的那條橋,應該就叫桃花橋吧!我在桂林二中讀初中,從學校再往前走不遠,是解放軍181醫院。那時有很多部隊傷員在那裡住院治療,每天傍晚會看到他們結伴出來,散步到象鼻山附近。英雄們都很年輕,每個人都纏有紗布,或手或腳或頭。曾看見過一個雙腳被截肢的,拄著柺杖出來。雖然身體殘缺,但他們精神面貌都不錯,經常能看到他們談笑風生。這是最讓我感動的,在我腦海裡是永不磨滅的一幕。我不敢稱之為風景,怕是對英雄們的不敬。真的希望那些為祖國灑熱血的戰士們能得到人民永遠的銘記!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桂林的學校自然少不了經常組織外出活動。象鼻山就不用說了,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玩遍了。印象最深的是去伏波山,記得老師說的典故:伏波將軍一劍砍斷一柱石,在山頂又一劍射穿了山,因此才有了穿山。疊彩山的桂花很香,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桂花樹。那次爬山很累,老師說我們都能活到130歲,“登上疊彩山活到一百三”。蘆笛巖比七星巖好玩,不記得當時要不要收門票了。我們同學私下一起去灕江邊玩過,就在181軍醫院下去不遠的對面。穿過一片竹林,來到江邊的石灘上。當年的灕江水真的很清啊!甚至有一次站在解放橋上都能看到水底的鵝卵石。

至今四十年了,很遺憾沒有機會重遊桂林。聽說前些年桂林口碑不好,近年有所改進。只希望桂林能越來越好,等退休的時候我這個廣西人還要請大學區外的同學暢遊桂林呢!



妮呢128


去桂林旅遊,千萬別被“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兩句話繞進去。把你的旅遊圈在桂林陽朔這塊人滿為患的旅遊勝地。

桂林還有春秋兩季的龍勝,五六月份的龍勝春色和國慶前後的龍勝秋色撩人的很。

還有11月底開始桂北的靈川和興安銀杏金秋。

除此之外。再告訴一個沒有幾個人知道的桂林全州的天湖。4-5月份春天時滿山開滿鮮花,好像仙境一樣。不過近期路不太好走。

至於甲天下的桂林陽朔一年四季都能玩。雖然人有點多,風景也不錯。[呲牙][呲牙]











信天游KWAN


山清、水秀、洞奇,這是桂林風光的特色概括。但我最欣賞的最優美風光,卻不是你所熟知的象鼻山、灕江和蘆笛巖。

一隻旅遊35年+從業旅遊15年的旅遊大咖,一個萌寶的媽媽,專業為你剖析旅遊上的問題,喜歡請關注我喔!


去過桂林的次數,已經不是手指頭能數下來的了。對於桂林自然風光的感受,我覺得大家都說的“山清水秀洞奇”非常恰當。無疑的,在自然風光方面,到桂林的行程不囊括山、水、溶洞3大元素的話,那絕對是不完整的。那就這3個桂林風光典型,來說說我的感覺的心水推薦吧!

山清,但不一定是象鼻山

大多數人說到桂林的山,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象鼻山;但如果要再擴大範圍去追溯,又沒有想到太多的名號,伏波山、西山等,其名氣貌似都相對弱了。

從名氣上來說,象鼻山無疑就是桂林的最典型代表,在欣賞價值上,象鼻山的形態的確是值得稱奇的。我想大家去看山、看溶洞的時候都會有這個感覺:導遊不說,不知道那個形態是什麼;導遊說過以後,看看加想象,那是真像。但象鼻山,就是那種不用任何人指點,就能一眼看透的象形,可想而知它的逼真程度有多高!

但廣西的特色,就是百萬大山,桂林也不例外。因此,我覺得在桂林在“山清”,不是隻有象鼻山,我個人最心水推薦的是陽朔十里畫廊。十里畫廊是青山集群的畫卷式呈現,和象鼻山的獨體山,是2個完全不同的類型。由於其範圍更大、連綿延長,因此風景觀感更宏大,且變化更多。也許象鼻山是你去一回即可的景點,但十里畫廊卻是可以遊玩很多回的地方,驅車遊覽、踩著自行車走,感受都各不相同。和象鼻山不同,十里畫廊不是位於市縣中心位置,相對偏遠的區位,令到這個景區感覺更寧靜、更舒適,不至於眺目遠望都是遊人。

進一步放寬,其實山景還不止十里畫廊,在陽朔,總能見到十里畫廊樣式的連綿青山,這是桂林喀斯特地貌的特點。雖然不是依靠其中一座山著名,但卻湊成一幅非常優美的風景畫。尤其在青山之下,就是農田、鄉村,這些田園風光和山景相結合,感覺就如世外桃源一般。

水秀,但一定是灕江

到桂林,我想每一個遊客都不會錯過灕江。憑藉著灕江的名氣,這些年間也衍生了無數經營灕江遊船的公司,能找到各式不同的遊船,以及大灕江、精華水道等不同的遊覽航線。灕江無疑也是桂林最具代表性的代表,望夫石、九馬畫山、黃布倒影等場景也是名氣在外。在灕江遊船上,拿著20元人民幣拍灕江,似乎成為全國遊客的經典動作。一個場景能成為全國遊客的經典,那是很難得的,其價值也毋庸置疑。

看著灕江這十幾年旅遊發展,我個人對灕江遊也有些看法,那就是感覺商業味越來越濃了。商業化的操作,會讓我覺得這個地方相對失落了一些桂林青山綠水的淳樸自然。其實,我接觸過的不少遊客也會跟我反映,說覺得4小時的大灕江遊船歷時太長,過程中除了那幾個精華場景,其它時間會相對缺少興奮點。

這些年我去桂林還會玩水,但我更偏向選擇陽朔的遇龍河。相比於灕江,其旅遊發展起步晚得多了,因此相對更自然一點。同時,遇龍河上游人少,遭到的破壞更少,因此水更為清澈。尤其是在遠離陽朔縣城一點的河段,清清的河水就在田園和青山之中流淌,那些自然風景才能凸顯桂林風光的精粹。

洞奇,但不一定是蘆笛巖

蘆笛巖一直被譽為國賓洞,從前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上,也有它的身影,可想象它在桂林一眾巖洞中的王者地位。

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眾多的山洞,蘆笛巖因為開發更早、因此地位顯赫,但要和後期開發的山洞相比,其內容度還是存在一定差距。而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是銀子巖,這個溶洞無論面積、景觀、還是新奇玩法,都更具有吸引力。銀子巖中最令我過目不忘的,就是那連片的、呈銀子一般閃閃發光的精石效果,就是一定要讓你亮瞎眼、驚呆了的感覺。

除了景觀以外,桂林那些風光稍次、或者面積沒有那麼大的溶洞,不少也被開發出不同的玩法。例如老外們最喜歡的泥漿浴,有些就是在洞裡提供的。這也為桂林風光的“洞奇”提供了更豐富的內涵——不單洞內風景奇美,而且玩法也奇特。


旅遊大咖雲吞媽媽


桂林山水甲天下!此話不是浪得虛名。再優美的語言描述也難以概括親身經歷時陶醉讚歎的心情。到了桂林,自然就是要遊山玩水了,市裡可玩的地方,自然是象鼻山,疊彩山,七星公園等,裡面的石灰岩溶洞在彩燈的點綴下五彩斑斕,但我們廣西人對這種已經熟視無睹了。晚上可以坐遊船玩玩兩江四湖,湖邊的夜景很美哦!

體驗水秀山峻最好的方法,應該是乘坐遊輪或小電竹筏從桂林下陽朔了,夏天漲水季節,河水大都混濁,建議春秋兩季去,沿江而下,河水清澈,奇峰疊翠,美不勝收!到了陽朔,可以逛逛西街,其實現如今哪裡的古鎮經營模式已經千篇一律了,但是既然到了此處,去找找覓覓,看能否得到不同於別處的、有本地特色的好東西唄。陽朔可玩的,自然是十里畫廊和遇龍河了,我已經很久沒到了,以前是一幫同事從西街租自行車騎去十里畫廊的。一邊賞景一邊笑鬧,特別愉悅!春天遇龍河兩岸黃澄澄的油菜花,讓人流連忘返。

第三站可以去離陽朔不遠的興坪古鎮,相同的主題:古鎮和山水。此鎮精緻一點,也是依山傍水,20元人民幣風景圖取景於此。

最後到桂林值得一遊的地方就是名聲在外的龍脊梯田了,從桂林上夏蓉高速直達龍勝,龍勝到龍脊還有幾十分鐘的車程,這裡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稱,層層疊疊,蜿蜒曲折,壯觀又不失秀麗,令人歎為觀止。這裡主要居住著壯、瑤少數民族,你同時還可以體驗少數民族風情習俗哦。











金妹6970


11.30號剛去了桂林,景色很不錯,留下了很多美景分享給大家!唯一不習慣的就是吃不了桂林米粉,不是很符合北方我的口味!

桂林的美食也不錯,特色油茶,和北方的油茶不是一回事!“特色油茶雞”

回程的時候運氣不怎麼好,大巴車往機場送的時候突然車胎爆了,挺危險的,不過好在有驚無險,也沒有誤機!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不虛傳值得一去,特別推薦觀看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和《桂林千古情》,可以對桂林的人文歷史多一個更深層的瞭解!


黃土漢子


桂林山水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盪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到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我是桂林人,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第一次到灕江遊玩,第一感覺灕江就是這樣子,一般般啦。長大後到過山東臨沂費縣1年,廣東廣州白雲區,東莞,常平,中山共2年。到過浙江台州,寧波,溫州,杭州共4年。到過湖北武漢,京山1年。去了北京呆了10年,其間去過天津、河北的保定、霸州、香河、高陽。去過遼寧,葫蘆島。又回到廣東大朗2年。在外20年,回到家鄉再到灕江,自己才被家鄉的美景深深的吸引,桂林山水甲天下當之無愧。是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大山顛仔


說話說,我基本上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桂林,但基本上只是第一次去,隨意逛了一下象鼻山,後面基本上只是路過

我最喜歡的是陽朔,都說灕江是大家閨秀,那陽朔的遇龍河則就小家碧玉

遇龍河的漂流,可以說是讓我流連忘返,基本上每次去都要漂,從最早的全線漂,差不多快一天

到後面的半天,到最後現在只差不多快1個多鍾

騎行遇龍河。也可以看到路兩邊的風景不錯

十里畫廊,月亮山,興坪古鎮,西街,都不錯

竹筏漂流灕江

興坪碼頭邊的"超模"漁翁

老寨山望灕江

漂流遇龍河


任我行在路上


桂林處處是景!如果時間充裕,除了十里畫廊遇龍河,還可到臨桂會仙、平樂、荔浦等隨處走走,你會發現新的美景。






葉子眼中的生活


剛去過,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