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機下餐飲“老字號”迎新機遇

近日,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餐飲行業也有序分批開放堂食,但客流恢復不甚理想。“老字號”餐廳歷史悠久,擁有世代承襲的技藝和服務,具備鮮明的傳統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疫情之下,由於其中不少以老街坊為主要客源,從未涉足外賣平臺,缺少線上銷售經驗,受到的衝擊較為之大。

疫情期間,如何開拓新的業務渠道、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維護老客戶成為其必須思考的問題。可以看到,一些“老字號”餐廳在保證菜品口感不變的前提下,從主營堂食首次轉戰線上,從定價失敗、越做越虧到開發“流量”產品、改進送餐方式,新招迭出,想方設法滿足廣大顧客的需求,逐步摸索出獨特的生存之道,營業額恢復至往常大致水平;通過外賣平臺和智慧物流大數據,瞭解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經銷模式固化、觸及不到消費群體等問題迎刃而解,在逆境中初步實現自救突圍,煥發新活力。

據瞭解,為了更好進行線上銷售,這些老店還在配送方面傾注不少巧思,譬如採用無接觸方式送餐,對車輛、工具、容器及時消毒,每份餐食還附有“安心卡”,標明廚師、配餐和送餐人員的體溫等健康狀況,有的甚至隨餐附贈防疫用品,體現老店始終如一的人文關懷。

“老字號”餐廳“上線”,除了帶來訂單數和營業額的增加,確保員工正常收入,很大程度上還倒逼自身改良出品和服務,從而提高市場佔有率,積累新的人氣、客源,擺脫社會印象中的“陳舊”形象,提升品牌美譽度,對長遠發展將是一次難得機遇。

正常情況下,餐飲業的年更新率一般在30%-40%,疫情無疑加速了結果的出現。從個體上看,線上銷售成為特殊時期“老字號”餐廳的一顆續命丹,在恢復堂食之後,線上外賣也將繼續成為其利潤增長點;放眼整個行業,則是推動了業態的多元平臺擴建,助力傳統餐飲企業向數字化服務開墾新領域。對“老字號”餐廳來說,雖然“報復性”消費尚未到來,但能夠看到顧客的消費慾求和積極反饋,就有信心繼續下去。

即使逐步開放堂食,疫情影響短期內也將無法消除,“老字號”餐廳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事實上,走過疫情低谷,“老字號”餐廳如何重新擦亮品牌、重塑金身,不僅是對企業自身的大考,更是對未來城市餐飲業發展模式的一次深度變革。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次疫情抵得過十場論壇,此次實戰總結出來的思路和經驗,對餐飲“老字號”重新擦亮招牌大有裨益。待疫情過去,“老字號”餐廳還應繼續將“戰時”的回春之術應用到今後經營待客上,打造專屬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型場景交易、定製化深度服務的解決方案,推動轉型升級,促進可持續發展。(孔德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