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宅2個月之後,我的頸椎終於“廢”了……

長期宅在家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身體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脖子“不行”了。



對不少人來說,脖頸痠痛並不陌生,尤其是長時間癱在沙發上看電視、躺在床上玩手機後,偶爾動下脖子就一陣酸爽。

在家宅2個月之後,我的頸椎終於“廢”了……

有些人一旦出現脖頸痠痛,就認為自己患了頸椎病,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採訪骨科專家,告訴你哪些簡單動作就對頸椎很友好。

脖頸疼:頸椎病的前兆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以及繼發性改變,比如骨質增生、韌帶肥厚,椎間不穩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血管而表現出頭痛、頭暈、上肢疼痛麻木、下肢行走不穩的一系列綜合徵。


長時間低頭、頭部向前伸等姿勢會導致脖頸處肌肉過度勞損,出現僵硬、痠痛等症狀,還可能延伸至後背。長此以往,就容易患上頸椎病。


絕大部分頸椎疼痛是頸椎病的前期表現,如果不重視,可能會壓迫神經,嚴重時行走不穩、大小便失禁,甚至癱瘓。所以說,如果脖子疼痛老不好,且症狀越來越嚴重,就要及時就醫了。


對頸椎最好的姿勢:不斷變化


為了預防頸椎病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脖頸痠痛,生活中應儘量做到2個“起來”。


頭抬起來


常抬頭,少低頭。一個人的頭部重量約5千克,當前傾看手機等電子設備時,頭頸部通常呈60度角。

在家宅2個月之後,我的頸椎終於“廢”了……

這時,由於重力以及槓桿作用,頸部肌肉就要承受25千克以上的重量,遠大於頭部。


如果長時間維持這樣的“低頭位”,人體就會協調肩部、背部的肌肉,協助頸部肌肉,長此以往,肩背部甚至腰背部都會出現牽掣、板滯、痠痛的感覺,很可能造成頸椎病等遠期損害。


為了保護頸椎,玩手機時把手機舉高點;看電腦時,把顯示屏墊高一些,對頸椎更好。


脖子動起來


對頸椎最好的姿勢,就是不停變化。雖然大家平時可能感覺不到脖子在“使勁”,但它一直沒有閒著。


在人們專心致志對著電腦工作,或全神貫注地玩手機時,為了使頭保持一個姿勢不動,脖頸處的很多肌肉都在貢獻力量。


所以,每隔半小時至一小時,不妨抬抬頭,做一個“米”字操,即用頭寫一個“米”字。做這個動作時,脖子會向各個方向活動,頸椎能得到有效放鬆。


6招給脖頸減壓


如果已經出現了脖子疼,有些小方法可幫助緩解,但如果症狀沒有減輕,可以先在網上問診專科醫生;如果持續加重,最好儘快就診。


1. 糾正不良姿勢


頸部疼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長期的不良姿勢,生活、工作中要避免長時間低頭。


2. 調整辦公高度


工作中,大家可通過調節座椅高度,或調整電腦高度,讓頸部處於豎直伸展的狀態。


3. 進行適度有氧運動


一整天都處在工作狀態,就算調整了正確姿勢也會給脖頸帶來很大負擔,建議每隔1小時就起來走動一下,可以站起來伸懶腰,或去幾趟衛生間。


研究證實,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游泳、跑步等,對頸部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有很好的緩解和預防作用。


4. 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不是為了“枕頭”,主要是“託頸”,對頸部提供支撐。


喜歡平躺的人,支撐頭的枕頭位置大約一拳高(5~7釐米);支撐脖子的地方要比後腦勺高3~5釐米,脖頸能被托住,自然彎曲,肌肉自然放鬆。


在家宅2個月之後,我的頸椎終於“廢”了……


如果喜歡側躺,枕頭最好稍微硬點,高度為一側肩寬,保證很好地填充耳朵到肩膀之間的空隙。


5. 適度熱敷


脖頸痠痛時,可以藉助熱毛巾、熱水袋等,每15分鐘熱敷一次,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和僵硬,熱水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6. 遵醫囑,用點止痛藥


有頸椎病的患者可以遵醫囑用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藥,對康復活動甚至睡眠改善都有幫助,比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