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農村當支部書記的日子


村裡的遺留問題太多,讓我頭疼不已,承包地的問題耗費了很多的時間跟精力,多種因素造成的機動地被村民私自種植,承包地費用拖欠三年未交,每年一次的承包費收取,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跟人力,卻還是不能百分百收完,如此循環,形成了現在的多種問題,同一塊承包地有三個承包價格,原先的價格在現在看來過於便宜,合同到期卻因為承包戶種植了楊樹而無法收回重新發包,因為屬於河道保護區不讓採伐,給村裡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好多承包戶就依仗伐不了樹為藉口,地我不種了,但是樹不讓伐,把這個難題扔給了村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我頭疼了很長時間。

我在農村當支部書記的日子


我們村人口可種植的土地本來就少,人均可種植面積也就幾分地,有一大部分地處於河道邊沿,遇到水位上漲一年就白忙活了,加上承包的土地價格便宜,一些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村民對此意見頗大,如果這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那村裡的工作就絕不會穩定,集體利益也會一直受損失,村民對集體的期望度也就會降到冰點。

我在農村當支部書記的日子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跟村兩委根據每塊承包地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問題出現的原由是什麼,該如何解決,拿出解決方案後,開會商議通過進行落實,進行的難度要比我想象得大的多,集體出的方案是:一對私自種植的,按情況進行處置,同時按市場價格進行承包,而對合同到期但因為種植楊樹而無法採伐的,採取跟原承包戶協商,同時提高承包地價格,一塊地統一價格,消除同一塊地三個價格的現象,三對合同未到期的承包地,採取一次性收取五年的承包費,節省時間跟人力,不用每年都在大隊等。當時很多承包戶覺得價格偏高,一直抗拒不交,但集體利益不可能因為某個人而改變,為了儘快落實解決,集體實行進戶收取,有問題解決問題,對於就是拖延不交的,按照有關規定採取措施,只要你種了集體的地,就必須繳納費用,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選擇不再承包,大多數承包戶在看到集體的決心後按時繳納了費用,集體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解決了私自種植問題,承包費拖欠問題,價格偏低問題,既維護了集體利益,也給了村民一個交代,同時也闡明瞭集體的立場,不管是誰只要危害了集體跟村民的利益,集體絕不姑息妥協,當然也有極少部分人多冥頑不靈,集體將會按照有關規定採取措施,嚴懲不貸。


我在農村當支部書記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