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徐工:既要復工復產,更要滿產高產

3月初,徐工特種起重機項目施工現場。一臺臺施工機械舞動著鋼鐵巨臂加緊作業。工人們也從四面八方回來了。

這裡,已經安靜得太久。機器的轟鳴,是這座老工業基地的動聽音符。

徐州,正加快奏響復工的交響。徐工當仁不讓,成為主唱。王民定下基調:既要復工復產,更要滿產高產。

復工令下,衝鋒姿態成常態

2.3萬名工人、眾多配件商、遍佈全球的客戶……徐工,對徐州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月12日,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在復工後不久即到徐工調研。幾日後,他再次走進徐工,要求“頂住壓力、奮勇前行”。

擔大任,這正是徐工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越是在非常時刻,越是能拿出非常作為,貢獻非常力量。


【媒體專訪】徐工:既要復工復產,更要滿產高產

車間拍圖


2月10日,復工大幕拉開。徐工下屬20多家企業,當日的復工率接近七成。3月3日,徐工的復工率100%,已經完全達到了疫前的水平。徐工發出強有力的信號:有信心與疫情決勝,有能力為發展決戰。

對於志在“珠峰登頂”的徐工而言,2020年是關鍵年。時間不等人,訂單不等人,機器不等人,目標不等人,衝鋒的姿態必須是徐工人的常態。

在徐工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車間,一道能夠兼容18道工序、生產20多種產品的智能生產線高速運轉。在這裡,1名工人可以控制10臺機器,代替了大量的人工作業,減少了工人聚集,提升了生產效率。

徐工產業鏈上的“同盟軍”同樣“火力大開”。目前,徐工供應鏈平臺累計幫助徐州市倉儲貿易類、生產製造類、物流服務類供方企業總數達265家。徐工的主要供應商,開工率達100%。

2月13日,徐工還成功發行江蘇省首單“疫情防控債”,募集資金3億元,既解決了疫情期間生產對低成本資金的燃眉需求,也進一步緩解了徐工產業鏈上部分小微民營企業近期面臨的經營和財務壓力。

在王民看來,全國各地加快復工,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不斷增大。“危中有機,機不可失,所以要趕快地滿足市場的需求。現在我們有的設備都是24小時工作,這是個機遇。”

挑戰重重,國際化不停步

汽笛鳴響,滿載徐工貨物的列車從徐州鐵路貨運中心緩緩駛出,奔向遠方。那一天是2月14日,“徐州號”中歐班列為徐工開出專列,近百臺套各類設備,發往莫斯科。


【媒體專訪】徐工:既要復工復產,更要滿產高產

“徐州號”中歐班列為徐工開出專列


這一幕,將永遠載入徐州抗疫的歷史。在“兩手抓,兩手硬”的關鍵階段,徐工頂在了最前面,成為徐州對外貿易的經典瞬間,也向全球客戶發出擲地有聲的宣言:徐工徐工,加快復工!

雖然挑戰重重,徐工的這條國際化之路,不會停步。

2月24日,農曆二月二。在這個傳說“龍抬頭”的日子,起重機、挖掘機、裝載機、平地機、壓路機、自卸車等數百臺徐工設備批量出口海外,將通過海上之旅,運達世界各地。

2月17日,在通過重重防疫關卡後,4臺徐工XCA60E全地面起重機按時完成安裝和調試,成功裝船發往中東,這也是繼歐洲、南美洲、非洲、亞洲之後,這款明星起重機在海外市場又一批量訂單。

競爭力不減,市場不會變。經此一戰,徐工與海外客戶的關係將更加緊密,因為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企業,敢於擔當,值得信賴。

數據顯示,1月,在行業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徐工海外市場成績逆勢上揚,自營出口增幅60%。2月,徐工出口發車數量、收入同比翻番,現在已經出現“訂單在等產品”的現象。

大愛匯聚,“國之重器”更大氣

凡遇大事,必有徐工!深刻在骨子裡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一件件事中,彰顯著這家國企的家國情懷。

“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開建後,在讓世人讚歎的“中國速度”裡,有徐工人的忘我奮鬥。

李金鑫,徐工重型公司駐武漢辦事處負責產品服務的工作人員,也是醫院施工現場近60臺徐工起重設備的“守護神”。“看到現場熱火朝天、有條不紊的建設狀態,特別是很多一線工人,眼睛紅腫、聲音沙啞,我的心頭也湧現出特別強的責任感。”李金鑫說。

施工期間,在“火神山”6萬平方米的施工區域,外加綿延數公里的裝卸貨、拼板房通道,李金鑫都要徒步走上一遍,查看機器的狀況。自“雷神山”開工後,李金鑫更是要兩頭跑,每天的微信步數兩萬起。


【媒體專訪】徐工:既要復工復產,更要滿產高產


不僅在武漢,徐工還有300餘臺設備近期參與到北京、西安、深圳等全國多地的醫院建設,以及備用病區和應急病房的搭建。

“在醫院建設當中,可以說90%以上都是中國工程機械人自己製造的產品,這也是我感到震撼、驕傲和自豪的。”王民說。


徐工,無愧“國之重器”,在多個戰場決戰決勝,讓世人看到徐工戰團的風采: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