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在2017年上映的《尋夢環遊記》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的電影。該片的靈感來自墨西哥亡靈節,講述的是一段驚心動魄、溫暖感動的冒險故事。

小男孩米格是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小男孩,與其他孩子不同,他從小就有一個音樂夢。夢想像偶像歌神德拉庫斯一樣登上舞臺,用音樂改變世界。不幸的是,音樂在他的家裡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被父母禁止,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被音樂詛咒了。

《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米格沒有放棄心中的音樂夢,而是瞞著父母秘密追尋。有一次因為觸碰了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傳說在亡靈節日,逝去的家人會重返人間與親人團聚。但這一切都只是一個迷,因為根本沒有人去過亡靈世界。他與太爺爺和祖輩們重逢,也遇到了埃克托,兩人踏上了尋找歌神德拉庫斯的道路。

但是,在追夢的過程當中,他們發現原來德拉庫斯是一個卑鄙小人,為了達到目的、偽造名聲,而不擇手段,傷害了很多很多的人。偶像光環的崩塌讓米格開始懷疑人生,懷疑音樂的道路。當他對音樂夢迷茫時,逝去的親人都支持他,使他重燃對音樂的熱情。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圍繞著米格的音樂夢展開,更多的是要講述關於生與死、愛和勇氣的成長故事。情節徐徐展開,畫面精緻而細膩,音樂也很動人,帶有獨特的迪士尼風格。因為背景設定在墨西哥,所以影片又加入了墨西哥元素,趣味性很強。

《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海底總動員》之所以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項,不僅是因為角色設計巧妙、場景打造五彩斑斕,更重要的是影片裡融入了角色對理想和死亡的雙重理解。已經逝去的親人與人間的家庭重聚,說出了藏在心裡很多年的愛,"生與死"的聯繫和訴說才是故事要傳達的內涵。

在中國上映時,家長都帶著孩子去電影院看。《尋夢環遊記》裡的含義很深刻,但是不是每個家都讀得懂。接下來,我們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和意義。

1、 不忘初心,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米格曾懷疑自己的音樂夢,一蹶不振,但是當

他得到支持,找到希望,才明白原來是夢想一直在牽引著他,要勇敢地追尋夢想。

2、 親情友誼是最寶貴的財富,沉浸在虛榮中的人得不到真正的愛。人可以像米格一

樣純粹,也可以像德拉庫斯一樣為了利益榮譽而傷害他人。而為了虛無縹緲的物質犧牲感情的人,是可憐又可恨的。

3、 敢於放手,少些偏見,家長應給給予孩子寬容和支持,親子之間要互相理解。

人不喜歡音樂,禁止米格追尋音樂,而米格也不理解,常常覺得很委屈。在最後,視音樂為詛咒的曾祖母突然開口唱歌,還有祖奶奶和祖爺爺的奏唱都宣告了他們與音樂和解。米格也因為得到他們的支持和認可更加高興。

《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尋夢環遊記》的價值不只是催淚的雞湯,它還能啟迪我們在生活中如何教育孩子。家長們還可以借鑑這些發人深省的道理,來更好地幫助孩子,讓孩子也明白人生的意義。

立志教育:支持孩子尋找夢想,樹立遠大的志向

為什麼有很多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接受到立志教育,根本沒有去尋找自己的夢想。

"中國式教育"從小就給孩子灌輸一個理念:現在辛苦學習沒什麼,等考上了大學找到了好工作就不用愁了。這個目標不是孩子的理想,只能是一種督促和提醒。儘管如此,家長要教育孩子好好的學習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去樹立理想,積極地發現和引導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也許孩子小時候的理想和長大之後的想法不一樣,但是夢想對他們的引領是十分必須的。孩子會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前進,會收穫更多,而這些奮鬥後的收穫才是最珍貴的。

就算孩子不能說出明確的理想,家長仍要教育孩子勇敢地追求夢想,為夢想拼搏,因為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夢想實現的那一刻,而是為夢想奮鬥的那個過程。

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家長自身也要做好榜樣

歌王德拉庫斯的早逝是咎由自取,儘管他在人間享有財富和名氣,但是到了陰間也依然會被追逃、懲戒。這個片段提醒我們,要培養好孩子的價值觀,做一個三觀正的人。

如果孩子不能樹立成熟的價值觀,就可能去走歪路,斷送一生。家長尤其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確地對待物質和財富。現在,很多家庭條件都比較好,孩子從生下來就處於一個衣食無憂,甚至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的環境,很難明白只有付出才能有收穫的道理。

家長可以設定一些計劃,比如讓孩子通過幫媽媽洗碗、掃地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了解到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來之不易,才會懂得感恩。

《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打鐵還需自身硬",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家長必須要加強修養。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觀念,才能給孩子正面的影響。

在與孩子談價值觀建設的時候,才有能力引領孩子向好的方向學習。

敢於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蕩,不要持有偏見

曾有朋友向我抱怨:"怎麼你家孩子那麼勇敢,到處去參加比賽?我孩子什麼都怕,連上講臺做個自我介紹都結結巴巴的。"

每次我都會這樣回答:"孩子的膽量都是鍛煉出來的,父母要放手,孩子才會勇敢去做。"想要孩子長大後生活得快樂,我們必須要敢於放手,特別在孩子想去追求夢想的時候,更要給予理解和支持。

《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這與游泳的道理是一致的:放手,孩子才能學會游泳,而瞻前顧後反而連浮都浮不起來。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不在身邊,不讓孩子外出,小到出去哪裡玩,大到高考志願報什麼地方,都要嚴管,我們總是不經意地替孩子做決定。孩子從小就被栓著,做事當然會畏手畏腳,甚至會變得不願意再相信自己。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的干預是需要的,但是我們不要對孩子的選擇有偏見。家長要做的不是告訴孩子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這會給孩子的人生設限。應該要給予最大的支持,鼓勵孩子勇敢追夢。

作為孩子堅強的後盾,我們要支持孩子、陪伴孩子度過人生的困難。如果孩子有夢想,就讓他去追逐,因為人生只有一次,孩子不是我們的傀儡而是獨立的個體。千萬不要打著"為你好""替你著想"的旗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要知道,我們只是"引路人",孩子才是"掌舵者"。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意志,尊重他最初的夢想,這樣才能讓夢想照進現實。

而且臺詞也令人十分暖心,片中那句"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更是戳中了不少人的內心。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