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英國曆史學家托馬斯.麥考萊所著的《自詹姆士繼位以來的英國史》通過其優美的文筆和對歷史的詳細的闡述,讓當時的學者和大眾十分喜愛。很多人只知道托馬斯.麥考萊是一位史學家,但不盡然,在麥考萊的史學著作中,對學術性和文學性都有兼顧,甚至更為強調史學的藝術性,他是一位以歷史為基礎,對藝術為追求的浪漫主義史學家。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沃爾特·司各特對其文學的影響


在19世紀正式浪漫主義文學盛行得黃金時期,當這種思潮擴張到了小說領域以後,就出現了像沃爾特·司各特這種影響巨大得浪漫主義色彩得歷史小說家。對於麥考萊而言,沃爾特·司各特不僅是他試圖超越的文學巨匠,也是人生中的精神伴侶。麥考萊對於司各特的所有作品都閱讀過,並未他的流行小說進行價值辯護。麥考萊認為歷史學家也可以像小說家一樣把歷史故事講的生動有趣,對於文學表現得方法上,沃爾特·司各特對麥考萊得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司各特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對於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描寫並不是憑空捏造,而是來源於對真實史料的收集和查閱以及對真實地區的親身探訪,所以閱讀他的歷史小說總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受此影響,麥考萊在描寫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歷史的時候,自己也親身探尋了當時的古戰場遺蹟和大部分地區,所以作品中對於歷史風土人情的描寫讓人感覺非常的真實。


司各特在對人物刻畫的時候注重揭示其背後的時代精神和民族背景,如他的蘇格蘭小說中,對光榮革命以來的蘇格蘭政治發展和民族矛盾以及宗教矛盾等都做了深入的刻畫。在麥考萊的《自詹姆士繼位以來的英國史》中也對光榮革命的開展所涉及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時代做了描述。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其次,司各特善於通過誇張的想象力和文學手法,來創作出一些充滿奇特意味的場景和人物。比如在對《艾凡赫》中的騎士比武的場景的刻畫中,就會讓讀者彷佛置身於中世紀的騎士格鬥中。而麥考萊對司各特的借鑑更多的在於對歷史的細節進行處理,使其圓潤豐滿而不是去營造虛構的人物和情節。


再次,司各特的文學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民族情感。比如他一方面揭露了蘇格蘭氏族制度衰亡的歷史性結局,但一方面又對其衰亡抱有懷念和對這種歷史變革的抗拒。麥考萊在其作品種也又自己民族情感的體現,只不過他更多表現的是積極和樂觀,而不是司各特的悲觀和不滿。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詩歌與哲學


在麥考萊的浪漫主義架構中,完美的歷史學應該是理性與想象並存,詩歌與哲學的有機結合,一個理想歷史學家的面貌是必須擁有足夠的想象力,才能使作品既生動又感人。在麥考萊的歷史哲學或者說政治哲學中追求的是實用主義的原則。而他所謂的歷史學的理性,並不是哲學家所談論的抽象理性,而是基於事實對歷史的判斷,也就是通過事物的因果關係,從過往的歷史事件中尋找其中的聯繫,並總結事件的普遍真理。同時麥考萊對抽象的哲學思維十分的厭惡,主張運用歸納的方法對歷史普遍性的原則進行探尋和搜索。


對於政治行為,麥考萊對此沒有絕對的道德行為標準,因為正義與邪惡沒有清晰界限可以區分,正是在這種模糊的邊界下,政治實用主義取代了道德的評價準則來評判人物的是非,所以麥考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呈現出機會主義的色彩。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組成麥考萊浪漫主義史學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想象”,想象能夠讓歷史的敘述變得生動有趣,讓原本無意義的生命通過創作者的想象和重塑煥發出新的活力。麥考萊的的浪漫主義史學思想就源自於他對史學藝術的追求,特別是歷史想象空間的強調。可能是因為家庭的緣故,幼年的麥考萊就常常幻想,想象既是他理解前人和歷史的一種手段,也是他對歷史重新構建的一種方法。


麥考萊的想象與他的歷史作品之間的聯繫主要體現在:其一,為了使《自詹姆士繼位以來的英國史》的人物描述活靈活現,麥考萊使用的方法就是為讀者創造出一種生動的空間意識。其二,現實生活的經歷,會對麥考萊的創作靈感給與很大的激發。第三,想象已經成為了麥考萊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麥考萊曾經和自己的外甥探討過自己經常想象的習慣,並且認為自己大部分事件都不是生活在真實的世界之中。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那麼麥考萊這種強烈的“想象”思維對於寫作是消極還是積極的影響呢?我認為麥考萊通過以圖畫形式展現出來的強烈的細節感和一種推動時間中的動機、人物和情境向前運動的能力來促使《英國史》的成功,比如:


時髦的男士將會錯過聖詹姆士大街上的巧克力屋,商人會錯過咖啡館,他們原本習慣於在真則裡圍繞這些場所抽菸和談論政治,半數的俱樂部徘徊著尋求庇護。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在這段原文中,不僅描寫了不同階層的日常生活變化,還提及了相關社會場所的變遷,有一次可見,在麥考萊的想象力中是在推動歷史敘述和發展中的作用,憑藉想象他所描寫的人物和場所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於變動之中。


浪漫主義表現


麥考萊的浪漫主義史學觀念當然還是體現在他的著作當中,在《自詹姆士繼位以來的英國史》此書中,他運用了各種生動的手法來對歷史的進行重現。他還借鑑了小說的創作手法,通過對歷史場景的細節,對人物外貌以及肢體語言的刻畫,描繪出一幅有血有肉的歷史畫面,如他對威廉的外貌描述:


沒有藝術家不能馬上捕捉到他的容貌,而且過目難忘。他有著高聳寬闊的前額,彎曲的鷹嘴鼻,鷹一般明亮和敏銳的眼睛,若有所思和稍許陰沉的眉毛,堅定的有點易怒的嘴巴,一張因為疾病和操心而佈滿較深皺紋的灰暗偏瘦的臉頰。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通過這段文字,一幅立體感十足的人物肖像悄然呈現在我們面前,在麥考萊對威廉五官的描繪上,還加入了人物表情的分析,進而深入到他的性格層面,這種由內而外的寫作手法是非常高超的。同時麥考萊也善於描寫歷史場景,比如:


這家名店坐落在科芬園和弓街之間,是純文學的神聖之地,那裡的談話圍繞詩歌的正義和時空的一致性展開.....傾聽他關於拉辛最新悲劇或者波蘇有關史詩論文的看法,被認為是一項特權。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這段文字通過對咖啡館文化的描寫,麥考萊不僅描繪出這些人的穿著,也點出了各類人心態和申請,而對詩人德萊頓的崇拜則說明了當時人們附庸風雅的社會風氣。另外,麥考萊通過使用通俗劇和傳奇戲劇的手法來對歷史進行表現。他通過設置互相對立的人物,和衝突的劇情,使整個敘述充滿張力和跌宕起伏。


什麼叫通俗劇呢?簡單點說就是指情節描繪緊張刺激,情感表現誇張,結局大多數是皆大歡喜,懲惡揚善的局面。麥考萊的《自詹姆士繼位以來的英國史》主要就是塑造了英國和法國的敵對關係,以及威廉三世和詹姆士二世,其最終的結果是威廉戰勝詹姆士而順利登上王位,英國與法國簽署了《里斯維克和約》,法國承認了威廉的英國國王頭銜。在作品中,麥考萊對威廉的形象做了鮮明的刻畫,並且儘量的規避其陰暗的一面,而作品中也不時地流露出對法國的貶低和英國的抬高。除了通俗劇,麥考萊還採用了傳奇的寫作手法,他在對威廉戰爭經歷的描寫頗有傳奇的色彩。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最後,在麥考萊的歷史敘述中,有著非常明顯的個人情感傾向,在對道德評判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黨派偏見。他可以非常鮮明的表露出對某些人物的喜愛或者厭惡,將人們分為正義或者醜惡。比如對威廉就充滿了讚美,誇讚他有著堅韌的品質和當機立斷的作風。與之相對的,是麥考萊在評價查理一世時,雖然肯定了他的優點,但他批評查理在專制統治上,侵犯了人民的自由,總體來說,對於查理一世,麥考萊是持否定的態度。


在對鄉紳和鄉村牧師的描寫中,他也體現了其輝格黨的黨派偏見,他認為17世紀的英國鄉紳愚昧無知,跟平民沒有區別。麥考萊之所以如此輕視他們,原因在於鄉紳階層大多數都是托利黨人,是保守的王黨分子。麥考萊不僅在對鄉紳的評判中持有黨派的偏見,也忽視了鄉紳在當時的社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虛構和想象的界限在哪裡


但不管怎樣,麥考萊在運用想象和浪漫主義手法來表現歷史的同時,也遵循了尊重歷史事實的基本原則,在歷史理性和想象的結合之下,構成了事實與虛構的互相平衡。麥考萊認為當時的大多數古典史學家在著作中都是虛構大於史實的記載,而近代史學家則理性要佔據更多一些。在他看來,自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以來,事實和虛構從未能實現有效的融合。


如克拉倫敦、休謨等人是英國近代的著名史學家,然而休謨等人卻犯了歪曲事實以迎合普遍原理的錯誤,他們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不惜犧牲事實以遷就於主觀判斷。麥考萊試圖矯正古典史家重虛構,近代史家重理性的偏頗,讓充滿活力的想象進入到歷史事實的表現之中。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然而,歷史著作中對歷史想象應該加以怎樣的限制才能讓歷史學區分與小說等虛構為主的文學形式呢?那就是在歷史作品的想象中,必須受到歷史事實的限制。對此,麥考萊有著非常直接的表述,一部作品當中的虛構與事實的比例,取決於歷史學家對史料充分的掌控。


麥考萊在動筆之前往往會查閱大量的文獻,然後才通過“想象”的方式,去理解當時的歷史事件,並通過腦海中的空間,對歷史進行完整流暢的復原,最後通過文字表達出來,事實的詳細梳理對於麥考萊進行浪漫主義的歷史建構是必要的。所以,考萊虛構的許多人物對話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都有其事實依據和史料支撐。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總而言之,小說大部分都是虛構的產物,而歷史則講述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但歷史依然可以像小說一樣講的精彩。麥考萊作為一名浪漫主義史學家,他的豐富想象永遠是建立在真實歷史之上的,所以他又被稱為“現實主義的浪漫主義者"。


結束語


世人對麥考萊的浪漫主義思想評價總是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麥考萊所處的19世紀正是英國曆史學向職業化與科學化過渡的時期,麥考萊既注重傳統文學史學家所推崇的文筆和修辭,也在按照科學主義史學的要求去對真實歷史的事實進行探究和思考,在當時,他也成功的做到了這兩點;但以近代史學的標準來看,麥考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比如他在史學的敘述上存在很多的錯誤。


比如,他在對史料的考訂上,做的還不夠細緻,對很多史料的處理比較膚淺,也沒有嚴格遵循史學的規範,並且在作品中還會偶爾引用一些沒有證實的資料,對引用的資料有些地方也沒有註明來源或者日期。但總體來講,麥考利的所敘述的歷史事件大多數都是可信的,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麥考萊是一位歷史文學的敘述大師。


虛構與現實 英國轉型時期的麥考萊浪漫主義思想到底為何物?


作為英國“文學型歷史學家”的典範,麥考萊德敘述史學德方式和史學精神被後世德人所繼承發展,如當代史家普朗布,積極德倡導麥考菜的史學思想,並將麥考萊奉為精神導師,這也說明了麥考菜的浪漫主義史學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值得我們加以學習和繼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