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救世主,更不能當救世主!

中國不是救世主,更不能當救世主!

形勢越來越嚴峻,今天股市又大跌了,接著開盤的美國股市,很可能再次上演熔斷。

意大利成了人間地獄,死亡病例已經超過5000,報紙上是密密麻麻的訃告;美國確診病例已突破兩萬,超過意大利,估計也就是時間問題。

世界期待著中國,中國也確實在採取行動。反正,已經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塞爾維亞派遣了多個醫療專家組,剛剛的消息,向柬埔寨也派了專家組。

我們說是專家組,其實就是中國醫療隊。

甚至有一種說法是:以前中國是一省包一市,以後中國是一省包一國。比如,四川專家去了意大利,上海專家去了伊朗,廣西專家去了柬埔寨……

意大利人更是給予厚望,剛剛看新聞,在意大利的中國專家就披露,意大利倫巴第大區希望中國醫療隊可以集中接管ICU病區。

意大利看中國,感覺就像看到了希望。但中國更要心裡清楚,我們不是救世主,更不能當救世主。

這倒不是謙虛,因為我們還真沒這個能力。

中國不是救世主,更不能當救世主!

意大利十萬火急,我們多派一些專家,多提供一些物資,這完全正當。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也是人道主義。但中國真不可能像武漢保衛戰一樣,要知道,那是怎樣的代價,怎樣的犧牲。

別的就不說了,全國幾萬醫生會戰湖北和武漢,很多三四線五線的醫療骨幹都抽空了,很多醫院基本都關門了。要知道,我們的好醫院,平時都是人滿為患,是這段時間病人都沒有了嗎?

病人什麼時候都存在,都在苦苦熬著。估計也不會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因為疫情沒法看病健康出現惡化,乃至去世的,應該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畢竟也是一個幾千萬國家的大國,靠中國的力量,扭轉不了意大利的局勢;中國如果再次傾全國力量來援助意大利,意大利也未必能接受。但代價卻是實在的,就是大批的中國病人繼續得不到救治。

更何況,中國只有一個武漢,但世界卻可能有很多個意大利。西班牙情況也不容樂觀,而且,我們還有很多的鐵桿窮兄弟,巴基斯坦、柬埔寨,等等。看到中國這麼慷慨,他們也紛紛來要求,怎麼辦?

中國資源總是有限的,幫了這個不幫那個,得罪那個;幫了那個不幫這個,這個不滿。更別提,我們還有14億中國老百姓,他們什麼意見?

新中國70年,外交可圈可點,但外交援助也不是沒有一點問題。國內很多人當時見都沒見過鐵路,中國就慷慨幫非洲建了坦贊鐵路;為援助阿爾巴尼亞這個歐洲明燈,那完全是掏家底援助;那場自衛反擊戰,中國軍人繳獲的,不少還是中國援助的炸彈……

我們可以嘲笑美國第一,我們也不必學美國那麼自私,但連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都摳摳唆唆,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中國不是救世主,更不能當救世主!

幾點意見吧:

1,援助可以,但必須量力而行。我們只能是雪中送炭,不能完全包攬。一省包一國這種吹牛,更是傻到家了。國內還沒校車,卻援助外國校車,這總有點說不過去。站在國外看,似乎著很正常,傳到國內肯定就是高級黑。

2,幫助可以,還要講市場經濟。全球口罩一半產能都在中國,很多國家迫切需要中國物資。中國可以贈送一批,但更大量的,還是商業原則。畢竟,中國人再發展幾十年,還未必有那些國家富裕。

3,這是人道主義,也別期望太高。我們掏心窩子援助,人家就跟我各種貼心。那也是妄想。意大利畢竟是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在那擺著,你要意大利美國一刀兩斷跟中國如膠似漆,下輩子吧!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巴鐵。

魯迅先生說過,殺人有兩種,一種是棒殺,另一種是捧殺。

棒殺中國,除非世界大戰;但捧殺,我們的教訓太多了。

小時候老師寫期末評語,總有四個字:戒驕戒躁。其實,對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成就毋庸置疑,但更要戒驕戒躁。衝動是魔鬼,但驕傲了,那就是把砒霜當糖糖吃了。

當然,場面話該說也得說,場面事該做也得做,外交一毛不拔也是不行的,中國人更講究投桃報李,但打腫臉充胖子,那就真傻到家了。

但還是那句話:中國不是救世主,也不能做救世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