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佤邦軍打了這麼年仗,領地也比較小,軍費是怎麼來的?

牛頭馬面兩鬼


從緬甸脫離英國控住開始,緬甸國內就一直沒有真正的完成統一。目前在緬甸國內存在著多股軍閥勢力,這些軍閥勢力主要分佈在緬甸的邊境地區,他們和緬甸政府的關係十分的微妙,如果緬甸政府給出的條件比較合適,這些軍閥就會聽從緬甸政府的調遣,擔任一些地方上的官職,假如緬甸政府給出的條件不合適,這些軍閥也隨時會發動叛亂。

佤邦軍是緬甸境內比較大的一支軍閥勢力,目前佤邦軍的人數大約有4萬人左右,地位大致相當於我國民國時期的軍閥部隊。很多人都知道緬甸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而緬甸佤邦的地區狹小,人口數量還不如我國的一個四線城市,那麼佤邦軍隊是如何養活4萬名士兵的呢?佤邦軍隊能夠養活4萬士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佤邦軍隊有足夠的收入來源。因為佤邦軍長期立足於佤邦,佤邦地區的稅收和資源基本都掌握在佤邦軍的手中,因此佤邦軍目前的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

佤邦軍的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當地的種植業收入,佤邦地區的土地肥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佤邦屬於金三角毒品貿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地的軍閥大多種植罌粟,憑藉著毒品貿易積累下來的財富,當地的軍閥都非常富裕。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佤邦開始減少罌粟的種植,改種植一些經濟價值比較高的農作物。目前佤邦地區的農業相當繁榮,農業收入也是佤邦軍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第二個方面是出售自然資源的收入,佤邦地區的礦產資源豐富,雖然佤邦政府缺乏開發資源的能力,但是佤邦政府通過將礦產外包給其他國家的公司,仍然賺到了不少的錢。第三個方面是佤邦軍的領導者為佤邦軍發放的經費,佤邦軍領導者都相當富裕,他們完全有錢財來保障佤邦軍的軍費所需。再加上一些其他勢力對佤邦軍的支持,佤邦軍基本不需要為軍費的問題擔憂。

除了佤邦軍有足夠的收入來源外,佤邦軍能夠堅持這麼多年,也和緬甸政府軍的裝備落後有一定的關係。緬甸屬於一個比較貧窮的國家,基本沒有多少先進的武器裝備,因此佤邦軍也不需要準備太多的高科技武器,就足以對抗緬甸政府軍的進攻。現在一些國家的軍費比較高,主要都是一些高科技武器花錢比較厲害,例如美國的B2轟炸機,單機的造價就超過了24億美元,每飛行一小時就需要耗費100萬美元。

緬甸佤邦的武器基本都是輕武器為主,這些武器的造價低廉保養容易,消耗的軍費十分少。而且緬甸佤邦的士兵都是當地百姓,他們的工資並不高,即使是4萬士兵一年消耗的軍費,也不會超過一架B2轟炸機一年消耗的軍費。只能說佤邦能夠堅持這麼多年,主要還是由於緬甸的特殊國情導致的,因為緬甸政府軍在人數和軍費上都佔據絕對優勢,假如未來緬甸政府軍和佤邦軍的實力差距被拉大,那麼佤邦軍肯定難以長期堅持下去。


歷史總探長


緬甸的佤邦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戰事比較多,他們有一支大約30000人的正規軍稱為佤邦軍。其總部設立在邦康,雖然佔領的地區比較小,但是軍隊裝備十分精良,那麼佤邦軍的軍費到底從哪裡來的呢?

1989年超級強家蘇聯解體,這直接影響到緬甸的共產黨武裝部隊,因為沒有了大國的物質支援,導致權力被大大減弱,而效命於緬甸共產黨的佤邦聯軍跟果敢同盟軍快速就擺脫了緬甸共產黨的掌控,選擇另尋出路去到了撣邦發展。不久後,這2支部隊就成為撣邦國最強大的非政府組織軍隊,相當於地方獨立起來的軍隊,士兵們只聽令軍隊首領而非政府。

雖然佤邦軍跟同盟軍脫離了緬甸政府,但他們始終是緬甸的少數民族武裝軍隊,並且在撣邦還一直沿用軍民一體化制度,分別設立有民兵營跟地方縣大隊,部隊還設有政委等職,因此他們依舊得到了緬甸政府的認同,擁有著合法身份。佤邦軍表面答應由緬甸政府指揮,但實際上由自己高度自治,有自己的軍權跟政權,可以說成是“一國兩制”的做法,因此緬甸政府也一直都跟佤邦軍“和平相處”。

緬甸政府在對佤邦軍基本沒有給予任何軍費補助,一切的軍費都要靠佤邦軍自己去想辦法解決。佤邦所佔有的土地共約三萬平方公里,由於南邊地域沒有清晰的邊界劃線,導致形成混亂三角區,一些民兵團隊、各方勢力混跡於此變成了法治真空,那麼就會有各種犯法的勾當跟交易產生,正是這些“因素”,使得佤邦的首領們收斂了許多財產,這些錢除了用來建設佤邦之外,一部分作為生意資金投到東南亞地區做建設項目等生意去了,這些生意最終獲得的利潤又是一筆客觀的財富,當中的部分財富就被用當佤邦軍隊的軍費開銷。

佤邦雖然土地面積少,但是樹木礦資源豐富,他們經常出口礦物跟木材給緬甸,從而獲取資金。但還有一些“黑勾當”讓他們大發橫財,那就是種植“罌粟”,早年的佤邦軍除了保衛國土跟人民財產安全之外,還充當這些“生意”的保護傘,比如鮑有祥執政時期,就有人稱佤邦軍是在以毒養兵,當年佤邦的“三角地區”鴉片交易頻繁,其中大部分收入流入了佤邦軍囊中,使得這支部隊財力豐厚,從而擴充軍備招募人馬,一度成為了緬甸最強的地方武裝部隊。

1996年,佤邦軍打敗坤沙軍隊,並且佔領了坤沙之前的地盤--泰國跟緬甸的交界邊境。而坤沙是金三地區有名的毒梟頭子,手下養著一支精銳武裝部隊,佤邦軍能打敗他並且奪走他的戰果,自然實力非凡。後來佤邦軍花費大筆資金購買大量輕重型武器,包括有狙擊槍、突擊步槍、衝鋒槍、手槍、手榴彈、反坦克火箭炮、重型機槍、榴彈發射器等等。

2005年之後,佤邦開始轉型,主要以出口橡膠跟茶葉為主要貿易項目,從而“改邪歸正”。目前佤邦軍擁有九個旅、有5個旅駐紮南面,4個旅駐紮在北面,一共40000人左右,其大本營在邦桑。而由於以前的“生意”使得佤邦積累下巨大的資本,這些錢均用在佤邦的基礎社會建設以及教育項目當中,其中還有一部分留給佤邦軍當軍費。而這就是佤邦軍雖然國小,但軍費來源強大的原因。

貓眼觀史


緬甸佤邦軍打了這麼年仗,領地也比較小,軍費是怎麼來的?


眾所周知,緬甸是一個聯邦國家,其中的佤邦,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5.8萬人,佤邦軍約4萬人,是緬甸最大的少數民族武裝。佤邦軍實行自管自營,高度自治,可以說未經佤邦軍允許,緬甸政府軍也不得擅自進入佤邦軍轄區。可以說,緬甸佤邦軍為了爭取自治獨立,與政府軍和其他少數民族武裝打了很多年的仗,最終取得了高度自治的權力。但令人不解的是,緬甸佤邦領地那麼小,其軍費是怎麼來的呢?

小編認為,佤邦軍活躍在緬甸金三角地區,雖然領地較小,但只要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再加上“上袖善舞”,肯定能維持自身的軍費。具體來源如下:

一是毒品種植和交易仍是佤邦軍的重要經濟來源。窮困的佤山,由於環境的適宜,鴉片種植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種植鴉片發財”、“種植鴉片為生活”的思想根深蒂固。人們對於這種賴以生存的生產行為,早已習以為常。可以說,佤邦是一個典型的自然經濟為主、以鴉片經濟作為支柱產業的山區。佤邦軍中仍延續著“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模式。也正是因為毒品帶來的巨大利潤和割據一方的權力,使得佤邦軍難以自拔。鴉片收入的來源,每年佔佤邦財政收入的至少65%以上。佤邦對於鴉片的種植與交易,主要採取稅收的槓桿作為控制手段。這樣做既可以解決山民的收入問題,也保證了軍費的財政來源。

二是佤邦各級領導人投資盈利帶來的收入作為軍費。在歷史上,佤邦地區混亂,再加上罌粟種植交易等原因,佤邦的各級領導人都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在佤邦和平建設後,這些錢一部分被作為股本投入到東南亞和其它國家的許多企業和建設項目中去了。同時,佤邦軍與政府軍達成停戰協議後,佤邦經中央政府邀請在許多大中城市的經濟建設中都有投資,還在原首都仰光購置了商用大樓及辦了軋鋼廠等企業,這些投資為佤邦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入,這為佤邦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這些財富就是佤邦軍費的重要來源。另外,神通廣大的佤邦平民商人,為了自家利益,也經常向佤邦軍捐款捐物,這也是解決佤邦軍費的一種途徑。 三是緬甸政府給予一定的軍費和物資。雖然佤邦軍脫離了緬甸政府,但他們始終是緬甸的少數民族武裝軍隊,因此他們依舊得到了緬甸政府的認同。雖然佤邦軍有自己的軍權跟政權,高度自治,但並沒有叛國行為,相當於是“一國兩制”。所以,緬甸政府為了讓佤邦軍不與其它反政府武裝接觸,不退出緬甸聯邦,緬甸政府每月提供給佤邦軍42萬緬元的軍費、大米、汽油等物資,這些都是佤邦軍軍費的基本來源。

四是佤邦擁有豐富的礦藏和樹木,開發利用賺取經濟利益。佤邦地區具有豐富的鉛鋅礦、錫礦、寶石、稀土礦,其中錫礦可開發儲藏量位居世界前位,我國和其它國家先後在佤邦投資礦業,目前已開挖金、銅、錫、鉛、鋅等礦藏,已經初見成效,且大部分礦產原料出口中國、泰國等周邊國。 佤邦政府規定,礦產商在錫礦出口過程中,25%的原礦會以稅率的形式抵押給政府。 並且佤邦政府通過出讓土地使用權給中國進出口保險公司,獲得巨大的現金收益,這些收益又投資到開採礦產和玉石,現在已挖出金、銅、錫、鉛、鋅等礦藏,這些都是佤邦當地政府可以支配收入,也是佤邦軍費的重要來源。

五是佤邦轉型種植,大面積種植並出口橡膠、茶葉。為了禁毒,在國際組織號召支持下,1995年開始,佤邦政府向當地群眾和外國公司企業發出了在佤邦種植橡膠、茶葉及其它經濟林木的號召。佤邦政府實行毒品替代種植,發展了具有高經濟附加值的農業項目,諸如橡膠、龍眼、蜜橘、茶葉等為主要轉型經濟作物。 現在,佤邦南、北兩地種植橡膠126萬畝,茶葉、橘子、龍眼、甘蔗、木薯等經濟作物近26萬畝,併合資建造制膠廠,加工生產橡膠出口,這些收益都是佤邦軍費的重要來源。

六是佤邦軍打敗坤沙軍隊,俘獲大量財產,也是軍費來源。1996年,佤邦軍打敗坤沙軍隊,並且佔領了坤沙之前的地盤,即泰國跟緬甸的交界邊境。而坤沙是金三地區有名的毒梟頭子,手下不僅養著一支精銳武裝部隊,而且還有大量的財富、土地、武器和物資,佤邦軍打敗他並且奪走他的財產,當然也能充實佤邦軍費。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佤邦雖然領地較小,多年打仗,但是佤邦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自身優勢,“長袖善舞”,賺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使得佤邦軍軍費保障非常充足。


葛大小姐


佤邦是緬甸北部的一個區域,目前由鮑有祥的佤邦聯合軍所控制著。佤邦聯合軍是緬北最大的少數民族武裝,公開的兵力在30000左右,但實際上並不只這個數字。

緬甸作為我國的鄰國,與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關係。在歷史上,緬甸曾與古代中國的明、清朝代爆發過戰爭。但自1947年緬甸聯邦建國至今,緬甸國內仍沒有實現統一,緬北分佈著眾多的少數民族武裝,他們各自為政,割據一方。

(佤邦聯合軍的女兵)

在緬北地區存在著的這些少數民族武裝勢力,他們與緬甸中央分庭抗爭,如佤邦聯合軍、克欽獨立軍、果敢同盟軍、克欽自衛軍、撣東同盟軍等等。而佤邦聯合軍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兵力最為強大。佤邦的軍費支柱依靠農業和採礦業,當地有非常豐富的礦產。此外,佤邦過去還有種植罌粟和製毒、販毒的黑歷史,但隨著禁毒的開展,佤邦已不再依賴毒品生存。

(緬北民武分佈圖)

自從1989年鮑有祥建立佤邦聯合軍以來,該武裝力量延續了1989年前的緬共的信念,在這支部隊中排以上的各級都建立了指揮系統,並且制定了章程及法律。

佤邦聯合軍實際控制的佤邦地區分為南部(南佤邦)、北部(北佤邦)兩個部分:北佤邦與南佤邦中間相隔約400公里的距離,這段區域被林明賢的撣東同盟軍和緬甸政府軍所控制著。

北佤邦地區包括邦康、龍潭、南登和勐冒、景南、勐博和溫高,約為18000平方公里,在籍人口40多萬。當地直接與我國雲南省接壤,不少人在雲南工作。

南佤邦地區的面積約10000平方公里,人口26萬。後來,佤邦聯合軍又從緬甸政府軍手裡接收了部分土地,使南部軍區的面積增至19000平方公里。

2009年,佤邦聯合軍的鄰居果敢同盟軍在與緬甸政府軍的鬥爭中失敗,以彭家聲為首的果敢同盟軍潰逃,並伺機東山再起。

2015年,彭家聲領導的果敢同盟軍殘部與緬甸政府軍激烈交火,試圖收復果敢但最後失敗了。在這場小規模的衝突中,佤邦聯合軍也參與了配合果敢同盟軍攻擊緬甸政府軍,並被緬甸政府點名批評,但因佤邦聯合軍實力強大,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世界人文通史


佤邦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邊並不相連,原因是後者幫助緬甸政府打擊原金三角大毒梟坤沙,緬甸政府答應從坤沙佔領區分一塊地佤邦,也就是現在的南佤。順便說一下,這兩邊的領導人跟我國有很大淵源,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佤邦的軍費怎麼來的,分兩個階段,一是上世紀,二是本世紀。第一個階段,想想也知道,金三角是什麼地方,全球有名的毒品生產地,當地哪個武裝力量不依靠這個生存(就算表面上沒有,暗地一樣會操作),因此凡是在當地有點名氣的軍事力量,基本都是販毒大戶。

所以佤邦肯定也不例外,不做這個早就沒辦法生存,儘管他們也想改變這個局面,樹立好的口碑,但當地沒有更好的經濟基礎,只能飲鳩止渴,以毒養軍,這跟民國時間的軍閥沒什麼區別。不僅是毒,賭也有,當然這不是佤邦的特色,而是整個金三角地區的特色,所以大家都習以為常。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旬,佤邦突然有了轉機,最高領導人開始禁毒,並承諾在2005年全面禁絕罌粟種植,他為什麼有這樣的底氣,這是因為在當地發現了錫礦,這真是現實版的家裡有礦。別小看這個,現在的佤邦就單靠這個經濟就發展的不錯,人們也開始有了一點現代化的電器。

當然,還是需要指出,在南佤的周邊依然有很多罌粟田,另外此地也是金三角毒品進入泰國的重要中轉站,想要完全擺脫,這估計是非常困難,但至少現在的佤邦有了一個好的開始,經濟進入良性發展,不愁軍費,人們也能安居樂業。因此,保家衛國的理念就更容易深入人心了。


毒言毒語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緬甸是一個出產翡翠的大國。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緬甸國內混亂的局勢,說實話,緬甸並不是一個多麼和平的國家。

軍閥割據的緬甸

在現如今的緬甸,緬甸政府軍並不能掌控整個國家,在其北部地區,仍大量存在著與政府軍抗衡的軍閥勢力。

這些軍閥勢力絕大多數是緬甸北部地區的民族武裝,他們興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早曾是緬共勢力的成員力量之一,在緬共存在的時期裡,一直與緬共並肩作戰地和緬甸政府軍抗衡著。


不過在1989年之後,隨著果敢脫離了緬共,他們之間的同盟卻突然解散了。

因為對未來看不到什麼希望,所以他們紛紛脫離了緬共、相繼依託在緬甸政府名下獲得了自主統治自己地區的權力。

當然,他們的情況其實很像民國時期的那些軍閥們,雖然都掛靠在了主導政權的名下,但卻始終和主導政權面和心不和著。

而在這麼多年的時間中,緬甸政府說不想消滅這些軍閥勢力是假的,他們做夢都想完成江山的一統。

只是因為他們的軍隊實力太菜了,並不具備消滅這些軍閥勢力的實力,所以才一直拖到了現在。

一直到如今,他們也僅只解決了北方几大軍閥勢力中最弱小的果敢。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解決果敢的時候還耍了一些小手段,是先和果敢軍閥勢力的二把手勾結好,通過裡外聯合的手段才把果敢原本的老大趕出了果敢,並不是說緬甸政府軍的實力有多強,可以直接拿下果敢。


至於除了果敢之外的幾大軍閥勢力,緬甸政府軍則暫時沒有絲毫辦法,只能任由著他們在自己的國度裡興風作浪著。

在另外幾大軍閥勢力中,有一個勢力是非常值得我們重點關注的,這個勢力就是佤邦。

佤邦的情況

佤邦不像果敢,實力非常強悍,是現如今緬甸最強悍的軍閥勢力。

而如果要了解佤邦的詳細情況,我們有必要從方方面面去了解它。

首先從地盤上來說,佤邦的地盤並不算大,總共有2.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大半個丹麥那麼大。

只不過佤邦並不是我們以為那樣相連起來的,其地盤一共有兩塊,一塊和我們的雲南接壤,一塊和泰國接壤。

屬於非常典型的飛地。

在語言上,他們使用的則比較繁雜,既有他們自己的佤語,也有我們的漢語以及雲南地區的土話。

在人口方面,他們的人口並不是特別多,僅只有50多萬人。

至於軍隊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人口有限,所以雖然他們已經很大程度上壓榨了勞壯力,但也僅發展出了數萬人的兵力。

當然,這數萬人的兵力在緬甸國內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畢竟緬甸政府軍的總兵力也才37萬人而已。

在還有著其他幾個盟友一起抗衡緬甸政府軍的情況下,這個數量的軍隊已經完全夠佤邦使用了。

佤邦的收入來源

而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對佤邦的收入來源感到了一些好奇,好奇佤邦是哪來的那麼多錢購買武器和緬甸政府軍抗衡的?


要說佤邦的收入來源,其實並不多,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比較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他們的農業,他們通過在自己那肥沃的土地上種植橡膠、茶葉、水稻等農作物,可以創造不小的收入。

第二個收入來源就是他們地盤裡的礦產資源,在佤邦地盤中,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比如錫礦、稀土礦、鉛鋅礦等。

其中,錫礦儲量是最為龐大的,其地盤內的錫礦儲量已經被發現了5000多萬噸,在整個世界上,都算是錫儲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更不用說是在緬甸國內,儲量直接佔據到了緬甸全國的95%,是真正的錫資源龍頭地區。

正是憑藉著這些收入,佤邦才能一直通過向外購買武器支撐到了現在。


孤客生


1989年4月,鮑有祥在佤邦發動兵變,脫離緬共,成立了佤邦聯合軍。目前佤邦軍正規部隊3萬人編制,另外還有民兵1萬多人,是緬甸最大的地方武裝。

佤邦軍轄區分南北兩部分,南邊同泰國交界,北邊同中國交界,面積大概2.7萬平方公里,轄區人口55萬左右。佤邦軍軍費開支主要有三個來源:佤邦政府撥款;部隊首長個人解決部分;國際社會支援。

佤邦目前有三大支柱產業:礦產、博彩、農業。佤邦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基本是由中國企業投資開發。而博彩業大多開設在中緬邊境,中國人有錢、好賭,所以這一塊也是佤邦政府收入的一大來源。

另外,佤邦的農業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佤邦雖然地處“金三角”地帶,但自1999年後,在國際社會和鮑有祥的推動下,佤邦已全面禁毒。

在過去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中國政府和企業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技術,幫助“金三角”地區將罌粟種植地,改造成了稻田和香蕉園。

總之,目前佤邦在中國大力支持下,經濟發展迅速,收入穩定,所以在佤邦軍軍費撥款這一塊,是沒有問題的。

佤邦軍軍費部隊首長自掏腰包部分,就更沒有問題。鮑有祥家底豐厚,他是緬甸移動的大股東,同時還擁有緬甸航空、五月花集團等多家大企業,是緬甸名副其實的大富豪,據說他每個女兒出嫁嫁妝中僅現金部分就高達3000萬。

遍觀全球,每個地方武裝的背後都少不了金主的支持,當然佤邦軍也不例外。佤邦軍規模不大,所以無論對哪個金主來說,那點援助都不過是小菜一碟。

綜上所述,佤邦軍的軍費是不愁的,面對緬甸政府,它是有足夠的談判籌碼的。


花木童說史


老百姓是海綿,軍費,擠擠總會有的。

領地固然小,軍隊也不大呀,況且緬甸佤邦軍的士兵們花的也不多。

這個人呀,職業的選擇,需要具體地方具體分析的,在緬甸那種地方,當兵是一種好工作,你只要進入軍隊了,加入了去擠擠別人財富的一方,不去做被別人擠擠財富的一方,就是很豐足的報酬了,要什麼自行車呢?

據說,佤邦軍學習幾十年前的我們,在軍隊開展文化教育,開展科技教育,開展文明教育,那些小孩子們進入軍隊的時候,是一個無知山民野小孩,出來軍隊就變成有文化,有紀律,有知識的新人了。

因為這個教育的實施,正是佤邦軍生存這麼多年的原因之一。

對不對,既然建設了這樣的軍地關係,軍隊直接做政府,老百姓也歡迎呀,不就是典型的軍政府了嘛!

軍政府,軍政府,軍隊直接就是政府,政府“為了”國家百姓“幸福”,開放做些生意豈不是順理成章,合理合法嘛!

於是,各種軍政府佔股份的實體生意大賺特賺,也是減輕民眾負擔呀!善莫大焉。因為這個善,也是佤邦軍生存這麼多年的原因之二。

還有,國際間的友誼山高水長的,佤邦政府雖小,但是朋友多呀,朋友們還全部很富,隨隨便便的也不用直接給錢,給點政策錢也就流向佤邦了呀!當然,一事一辦,比如有的需要在東南亞抓某個人什麼的,佤邦為了朋友友誼,費力費錢的,朋友直接給點現金也是友情的體現不是!

最重要的,緬甸佤邦軍不是土匪,不是山大王,不是毒販哦。

這一點和其他的民族武裝比起來,簡直可愛的不要不要的。

佤邦軍是一支有綱領,有文化,有組織,有紀律的政治實體,雖然他披著軍政府的外衣。

所以說,外部世界也願意和他們打交道,畢竟他們和其他民族武裝比較起來,是文明現代人呀。

所以說,外部世界也願意他們在哪裡不被消滅,畢竟他們的現代披著軍政府外衣的現代組織還是那個蠻荒地區的文明種子呀。

所以說,他們可以生存那麼多年,並不是他們的軍費充足,領導人厲害,而是外部世界願意讓他們在哪裡。

我甚至想象,也許再來個三十年,他們這幫子人積蓄夠了各種人才後,會不會是統一東南亞的一支重要力量呢?國際鬥爭的閒子嘛!總不能老閒著。

哈哈哈哈哈哈......。胡亂的想,做不得準。

軍費?需要問嗎?需要問軍費哪裡來的嗎?

真要如此了,我願意捐上點錢的。


葭明通半瓶歷史


對於緬甸我們不陌生,由於歷史的原因,緬甸跟我們多有來往,它是一個小國,也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緬甸的佤邦雖說是一個小國,但戰事頻繁,所以他們有3-4萬的正規軍,被稱佤邦軍,是緬甸地區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悲催的是緬甸表示一分錢也不打算出,軍隊自食其力吧!那麼問題來了,佤邦軍裝備還十分精良,軍隊還越戰越勇,他們的錢從哪裡來呢?誰養著他們呢?

1989年蘇聯解體後,因沒有了物質援助,效命於緬甸共產黨的佤邦軍果斷地甩了其控制,跟果敢同盟軍一起,成為撣邦國的兩支新興的武裝力量。表面上看,他們是服務於撣邦國,實際上,士兵們只聽命于軍隊首領。這就是古代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佤邦軍雖然是緬甸少數民族的武裝軍隊,表面聽從緬甸政府的指揮,但實際上他們是由自己高度自治,有自己的軍權和政權,緬甸政府不會干涉他們,給他們較大的自由度。

佤邦軍隊既然是武裝,一定會參戰,戰爭是很耗錢的,他們是如何弄到軍費的呢?

佤邦聯合軍參與的戰役是1996年擊敗坤沙集團,佔據坤沙集團所佔據的緬泰邊境。當時佤邦軍的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鋒槍、突擊步槍、狙擊步槍、榴彈發射器、反坦克火箭筒,這些都需要錢來支撐,他們是怎麼弄到錢的呢?

第一、種植鴉片

佤邦這地方非常適合毒品生產,鴉片的種植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毒品帶來的巨大利益讓佤邦軍隊難以自拔,深陷其中,至今佤邦軍中仍延續著“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模式。

鴉片收入是佤邦軍的“重頭戲”,在其財政收入中佔百分之七十。眾所周知的“緬甸金三角”就是他們活躍的地方,佤邦軍更是採取稅收為槓桿,作為軍費源源不斷支出的重要來源。

有段時間政府全面禁毒,因為國際壓力太大,政府推出了橡膠、茶葉、水稻,並請中國的農業專家來指導,最終這些非農作物又火了一把,讓佤邦軍賺了一筆。

第二、灰色收入

賭博和保護費也是佤邦軍收入的重要來源,由於比南佤沒有明顯的邊界,導致金三角地區一直沒有確切的歸屬,沒有人去治安管理,很多有錢人都跑到佤邦賭博,不過也刺激了佤邦經濟發展。

第三、戰利品收入

坤沙是活躍在金三角的毒梟,1996年佤邦軍擊敗坤沙集團後,得到了很多錢和大量的土地,武器和物資,緬甸政府想要地,佤邦不給,全獨吞了,是個狠人。

第四、緬甸政府給予的軍費和物資

有人問,前面不是說緬甸政府不給錢嗎?緬甸政府是不想給,後來一想,不對啊,這白眼狼如果我不養著,萬一跟別人跑了咋辦?所以緬甸政府跟佤邦簽訂了協議,他們同意每個月給佤邦撥款四十多萬緬元,還提供給軍隊大米、油、面等生活物資,佤邦軍也必須答應不得跟其他武裝接近,更不能聯合起來反對緬甸政府。所以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得有實力,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有實力,金錢自追。

第五、礦產資源收入

佤邦地處阿佤山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而且我國和其它國家先後在佤邦投資礦業,目前已開挖金、銅、錫、鉛、鋅等礦藏,已經初見成效,且大部分礦產原料出口中國、泰國等周邊國。佤邦政府通過出讓土地使用權給中國進出口保險公司,獲得巨大的現金收益。

第六、地產收入

比如在在首都仰光購置了商用大樓及辦了軋鋼廠等企業,這些大樓和廠房每年都有租金收入和盈利收入,而且還不低,一定程度上維持了佤邦的軍費開支。

現在我覺得佤邦簡直是一個賺錢升級的樂園,野心家的天堂啊!


靜說歷史


緬甸佤邦軍說是軍隊,還不如說是小軍閥,軍閥的軍費從哪裡來,你還不知道嗎?

說起佤聯軍大家可能有些陌生,畢竟這只是人數不過3萬的地方軍隊,總部設在邦康,為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它和中國還很有緣,佤邦由於歷史原因,裝備了許多我國武器。這是因為佤邦的前身是緬甸共產黨的部隊,當時緬共接受了我國的協助,包括武器和軍費。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工作中心轉移到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上來,這種沒有意義的援助逐漸就被政府停止了。

那麼緬甸佤邦軍的軍費是從哪裡來呢?

對於佤邦軍人來說,沒有外援,那就只能自力更生。總的來說佤邦軍的軍費大頭一不是靠稅收,二不是靠搶劫,在2005年以前靠毒品交易,因為緬甸本就是個毒品窩,佤邦軍既不是政府組織,手上還有槍,販賣毒品是籌集軍費的不二來源。當然後來管得越來越嚴,2005年以後靠茶葉和橡膠貿易獲得錢財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