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zi時期OMG也是四核,為什麼不能像現在ig一樣?

李依舅


UZI在S5賽季轉會OMG與上單大哥gogoing和中單無狀態組成銀河艦隊。但是僅僅一個賽季這支隊伍就分崩離析,其原因有兩點:

一、上單狀態成迷

上單gogoing狀態退化嚴重,無法與iG上單The shy相提並論,並且在S5賽季鬧出了旋轉木馬的操作。這個梗源於2015LPL春季賽季後賽半決賽OMG VS LGD,OMG被LGD血虐三場,本來在之前就表現很差的gogoing,在選到2次版本強勢英雄的情況下爆炸,第一場更是在拿到一血和藍BUFF的情況下被單殺,所以無論普通觀眾還是OMG粉絲,都感覺gogoing退步太多,比賽中眾多開E亂跑,傳送家園衛士溜圈,又或者是開大逃跑,都成為大家的笑柄。最後玩家制作了很多gogoing那輪比賽的人馬鏡頭,更形象的命名為旋轉木馬。


二、隊伍中有矛盾,資源分配不合理

OMG在對陣VG二隊的VP時,OMG不僅沒有全取3分,甚至連保平都沒有做到,他們被降級區的隊伍2:0了。輸了比賽,自然大家心裡都不好受,粉絲是這樣,隊員也是這樣。比賽結束不久,網上就爆出無狀態與廠長的聊天記錄。

從聊天記錄中,我們隱約感覺到,無狀態似乎對上路和下路有些不滿,說他們“全抗壓”,提到的“世界第一,吹JB?”應該是指uzi。除此以外,我們都知道當時uzi在皇族時期的打法是保狗戰術,是圍繞下路為核心,但是隨著uzi來到OMG,OMG上中都可以C,打野就不知道如何幫助哪一路導致資源分配不好。而iG戰隊是三核甚至四核,每位核心都有獨自發育的能力,線上能力強,而當時的OMG就做不到這種線上能力。


鍋鍋遊戲說


每個時期遊戲的版本都不一樣,英雄聯盟發展了這麼多年,遊戲也經歷了各個版本,有刺客的版本,坦克的版本,s8時期,RNG就靠著四保一一年之內拿了6個冠軍,甚至亞運會表演賽冠軍也拿到了,當然因為輕敵沒有拿到時間冠軍是一個遺憾。



但是毫無疑問這個時期的遊戲版本就是上路選個能抗壓開團的肉坦,打野保著下路打,等到後期Adc發育起來了就大概率拿下比賽,因為版本,所以去年即使是現在被稱為lpl第一上單的羞男也很難在上路打開優勢,但是反觀今年,版本變化,下路不再是遊戲核心,上路和中路能拿到carry的英雄反而更重要,打野也是圍繞中上打,中上線上選手的個人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再回到題主的問題uzi時期的OMG主打四核,卻不能像ig一樣,很大的原因是當時的遊戲版本的限制,並不能打出好的戰績。

最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眾所周知,ig的老闆是王思聰這位大金主,聽說王思聰在世界賽的時候還對隊員承諾打出什麼樣的成績給多少錢,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而那個時候的OMG,隊員們大多處於對遊戲的熱愛,國內的電競環境還沒有如今這麼好。


zzZZ6722


首先版本不同,適合玩的陣容也就不同,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需要看選手水平。我對s3時期不瞭解,但是我知道,如果選手水平不夠還讓他去作為一個核心點,那肯定是不想贏

還有一點是資源問題。地圖上的資源就那麼多,當隊伍的核心吃了資源,那就說明其他位置就必須要做出犧牲。如果人人都要吃資源當老大,那最終的結果一定只會是誰都發育不好,誰都carry不起來


DC的英雄聯盟


因為他們當時每個人都想當主角,ig四核但是其實是可以犧牲一兩個核的發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