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的禮物》揭示婚姻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

年少不懂《麥琪的禮物》作者意,如今讀懂已非少年。

初讀《麥琪的禮物》,大概是在小學或是初中的語文課上,當時只知同情主人公窘迫的生活,感慨貧賤夫妻百事哀,甚至嘲笑主人公竟然用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換來對方用不上的禮物!

《麥琪的禮物》是美國著名文學獎歐·亨利的短篇小說,講述的是聖誕前夜,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夫妻吉姆和黛拉,通過變賣自己最寶貴的物品,給對方購買禮物的故事。結果陰差陽錯,兩人得到的禮物,雖珍貴,但卻沒有了用武之地。如今重讀《麥琪的禮物》,卻發現滿滿的愛!也讓我悟到婚姻的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平淡婚姻充滿了儀式感。

《麥琪的禮物》揭示婚姻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


一、禮物表達的是滿滿儀式感的愛意,雖“無用”但卻無價!

聖誕節快到了,這是美國多麼重要的一個節日啊!黛拉想給她的丈夫吉姆準備一件好看的、稀罕的、精美的,一件能稍稍配得上吉姆的禮物。黛拉對待給丈夫準備禮物的過程,是那麼的莊重且用心,巴不得把世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到對方。

但是,她和吉姆的生活非常拮据,住著租金8塊一週的房子,住在那裡還要提防那些專門抓乞丐的警察找上門來。可想而知他們生活條件多麼艱苦,維持生計已然竭盡全力,哪還有閒錢購買禮物?黛拉能拿出來的錢僅有一塊八毛七,她足足數了三遍,確認就一塊八毛七這麼多。其中還有六毛是一分的硬幣。這些錢都是來之不易的,是她通過雜貨鋪攤主、賣菜小販、屠宰戶那兒軟磨硬泡,費盡討價還價的口舌,一毛一毛攢下來的。


《麥琪的禮物》揭示婚姻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

黛拉和吉姆家有兩樣令他們視若珍寶,為之驕傲的東西。其中一樣是吉姆的祖傳金錶,能讓國王嫉妒的金錶,另一樣是黛拉如棕色瀑布的長髮,能把女王陛下珠寶比得黯然失色的長髮。

因為深愛著吉姆,因為很想很想給他買禮物,黛拉賣掉了自己的頭髮,換來了20塊。為了給吉姆找一份精美的禮物,黛拉幾乎把所有店鋪都翻了個底朝天,終於找到了稱得上為吉姆量身打造的禮物,那是一條鉑金錶鏈。於是,黛拉花光賣頭髮換來的20塊,再從以前攢下的一塊八毛七中取來1塊,共用21塊買下了這條鉑金錶鏈。


《麥琪的禮物》揭示婚姻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

吉姆終於回來了!“你、把、頭、發、剪、掉、了?”吉姆一字一句艱難地問到,似乎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黛拉起初以為自己沒有了長髮,吉姆會嫌棄她,不再愛她。吉姆向黛拉解釋到:“別誤會,我覺得任何東西,都沒法讓我少愛我家姑娘一丁點兒。”“我家姑娘”,這是多麼寵溺的稱呼,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吉姆對黛拉的愛意,像愛一個孩子一樣愛著黛拉。

原來,吉姆給黛拉準備了一套精美的純玳瑁梳子,而且是黛拉心儀已久的梳子。可惜,當她擁有了她夢寐以求的梳子,她卻失去了那頭美麗的長髮。當她把鉑金錶鏈送到吉姆面前時,才得知吉姆把自己的表賣了,換錢買下這套梳子。吉姆把金錶賣了,黛拉送的錶鏈也用不上了。

雖然黛拉和吉姆都用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換來了對方用不上的禮物,但他們都得到了比任何實物都寶貴的東西——愛。在我看來,這份“麥琪”的禮物雖“無用”但卻無價,因為這份禮物表達的是充滿儀式感的愛意。

《麥琪的禮物》揭示婚姻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

在特別節日裡,給特別的人,送上特別的禮物,表達的是儀式感。而儀式感,傳遞的是愛,是心中裝著對方,是對對方的重視,是讓對方知道,彼此的愛一直都在,從未走遠。即便生活充滿風雨泥濘,但這份愛,就是庇護彼此的避風港。只要心中有愛有彼此,即便生活充滿泥濘,也能開出幸福之花,讓彼此對對方的愛更堅定。

儀式感,不僅傳遞愛,更能喚醒愛。還記得之前有一部韓國短片,丈夫覺得婚姻沒有激情,提出離婚。妻子同意了,但要求丈夫在離婚倒計時一個月裡,每天做到以下幾點:上班前擁抱,醒來後親吻,睡前說一句我愛你,逛街時牽手。剛開始丈夫並不樂意,但為了離婚還是照做了。一個月後,丈夫發現他們的婚姻並非缺乏激情,兩個人也並非不相愛,而是彼此忽視了愛。最後,他們的愛,被這些婚姻日常的儀式感喚醒,兩人重歸於好。

《麥琪的禮物》揭示婚姻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

二、平淡婚姻,如何製造儀式感?

《麥琪的禮物》的黛拉和吉姆,即便生活捉襟見肘,也堅持在特別的節日裡,用心給愛人準備一份驚喜,表達一份愛意。而反觀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的婚姻,雖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工作的忙碌與奔波,成了我們無暇陪伴對方,無暇為對方花心思的理由。更有一些年輕夫妻,已經開始搬出老夫老妻沒必要折騰的理由,寧願把時間用在刷手機上,也懶得為彼此的婚姻增添那麼一丁點儀式感。

其實,儀式感並非遙不可及,只要我們多用心,平淡婚姻也能增添儀式感。

1. 讓特殊日子變得不一樣

《小王子》中的狐狸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新人結婚時穿婚紗西裝、互換戒指、喝交杯酒,這就是儀式感。進入婚姻後,也應保持儀式感,讓特殊的日子和平時有所不一樣,比如在特別的日子裡,給對方製造一份驚喜,準備一份用心的小禮物,甚至一頓晚餐……

《麥琪的禮物》揭示婚姻真諦:心有彼此,泥濘生活也開出幸福之花

2.能牽手的時候,記得多牽手

據某情感調研機構結果顯示,98%的夫妻,第一次彼此肢體接觸就是牽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人們似乎習慣用牽手來確認一段親密關係的開始。而很多婚姻關係的變淡,往往從不願和對方開始的,不再願意和對方牽手出行,甚至連對方的身體都不願意觸碰。在特定的場合牽著對方的手,也屬於增加婚姻儀式感的方式之一,

牽手逛超市,牽手逛公園,牽手出門牽手回家,能牽手的時候,記得多牽手,讓對方知道你們的親密一直在。

3.養成睡前聊天10分鐘的習慣

對於白天忙於工作的夫妻而言,晚上睡前10分鐘是非常難得的夫妻交流時間。在這時候,我們可以放下所有忙碌與疲憊,放下手機與遊戲,把對方當成最親密的傾訴夥伴,聊過往聊未來,聊工作、生活、孩子都可以,用愛與溫馨結束平淡的一天,然後互道晚安,相擁而眠,迎接美好的第二天。

經濟條件,不一定決定婚姻幸福程度。就像《麥琪的禮物》裡的黛拉和吉姆,哪怕生活貧瘠,在特別的節日裡,也想盡辦法為對方準備一份驚喜,傳遞一份愛。經營婚姻,不是靠金,而是靠心。只要心中有愛,心中裝著對方,也能在風風雨雨、泥濘沼澤中,開出屬於彼此的幸福之花。

-End-

【梅小花,與你分享真情實意,也陪你看清虛情假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