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藥師是個怎樣的人,你如何評價他?

夢露居士讀國學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射鵰俠侶》中,有一位人氣很高的配角,他就是桃花島主黃藥師,行事頗帶邪氣,因此被稱為東邪。黃藥師一向不拘禮法,特立獨行,逼格滿滿,看上去非常酷,因此被很多讀者、觀眾所喜愛。不過,其實黃藥師並沒有那麼灑脫,因為他的特立獨行是演出來的,他的逼是裝的。黃藥師看似很有主見,其實他唯一的原則是:時時處處與別人不一樣。如果不幸跟別人一樣,對於黃藥師來說比死了還難受。

黃藥師自稱不拘於世俗禮法,離經叛道。但假如有人先一步不拘禮法,那麼黃藥師反而要維護世俗禮法,以示與別人不同。

例如《神鵰俠侶》中,楊過初識黃藥師,兩人相談甚歡,極為投機。因此楊過想與黃藥師結拜為兄弟。結果沒想到黃藥師當場便怒了:

楊過道,“也非定須師徒,方能傳揚你的邪名。……咱倆大可交個朋友,要不然就結拜為兄弟”黃藥師怒道,“你這小小娃兒,膽子倒不小。我又不是老頑童周伯通,怎能跟你沒上沒下?”……他口上雖然不認,心中卻已將他當作忘年之交。

一向不拘禮法的黃藥師,怎麼這時竟論其上下尊卑了呢?以他的個性,不該直接喊一聲“楊兄弟”或者“賢弟”嗎?原因就是:這件事周伯通已經做過了,當年在桃花島上週伯通與郭靖結拜為兄弟,已是沒上沒下,這件事已經不酷了。所以黃藥師口是心非,明明心中將楊過當做忘年交,但絕不會與他結拜。

而周伯通行事時卻從不會考慮那麼多,他才不管別人有沒有做過,只要他自己認為好玩就會去做。所以周伯通才是真正的不懼世俗禮法,特立獨行之人,在這一點上週伯通吧黃藥師甩了八條街。

《射鵰英雄傳》中還有這樣一個情節,西毒歐陽鋒與黃藥師見面時,送了他一個教書先生的人頭,只因他教學生做忠臣孝子。歐陽鋒最痛恨這樣的人,他以為不拘禮法黃藥師也是如此:、

兄弟今晨西來,在一所書院歇足,聽得這腐儒在對學生講書,說甚麼要做忠臣孝子,兄弟聽得厭煩,將這腐儒殺了。你我東邪西毒,可說是臭味相投了。

沒想到黃藥師的舉動大大出乎歐陽鋒的意料,他說自己最敬忠臣孝子:

黃藥師臉上色變,說道:“我平生最敬的是忠臣孝子。”俯身抓土成坑,將那人頭埋下,恭恭敬敬的作了三個揖。……黃藥師凜然道:“忠孝乃大節所在,並非禮法!”

敬重忠臣孝子,當然沒什麼不對。問問題是,教書先生教學生做忠臣孝子,他就一定是忠臣孝子嗎?這世界上口是心非的人太多了。在封建時代,每個教書先生都會教導忠孝,那麼黃藥師師父在每個教書先生的靈前,都會恭恭敬敬地作三個揖呢?顯然不會啊。

事實上,黃藥師此舉的動機很有趣:因為這個教書先生教導人忠孝,歐陽鋒就隨意殺人,實在太特立獨行、與眾不同了。如果黃藥師不做出點獨特的行為,豈不是要被歐陽鋒不下去了?所以歐陽鋒殺人,那黃藥師偏要敬人,這才叫出乎意料,讓你想象不到,這樣才能顯出黃藥師的特立獨行。歸根結底,黃藥師與《天龍八部》中的包不同並無不同,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他們都要與之不同。這種人現在俗稱槓精,只不過包不同是用嘴與人槓,而黃藥師是用行為與人槓。

黃藥師雖然看似灑脫,其實最重視名聲,以宗師自居,自重身份,因此他很多事情不敢做,活得很累。

《神鵰俠侶》中,楊過、程英、陸無雙和傻姑等人被李莫愁追殺,眼看就要大難臨頭。恰在此時,黃藥師登場了,他的武功遠勝李莫愁,本可直接擊斃李莫愁,救下這幾人。沒想到李莫愁看出了黃藥師“好名”這一弱點,只用了十六個字,就讓黃藥師無法動手,一走了之了:

門上釘著一張白紙,寫著四行十六個大字:“桃花島主,弟子眾多,以五敵一,貽笑江湖!”……楊過一轉念便即明白:”她譏笑黃島主弟子多,以眾凌寡,便索性連洪凌波也遠遠的遣開了。她所恃的不是能敵得過黃島主,而是她既孤身一人,以黃島主的身份便不能動她。”

黃藥師離去後,李莫愁再度返回,楊過等幾個人差點沒有逃脫李莫愁的毒掌。看來黃藥師將身份、名聲看得比什麼都重,差點要自己的忘年交楊過、徒弟程英、徒孫傻姑被李莫愁殺死。黃藥師此人,簡直可笑。

假若當天出現的是北丐洪七公,又會如何呢?居士我認為,洪七公才不管是幾打一,他會堂堂正正地說說:“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汙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好巨惡、負義薄倖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李莫愁,你作惡多端,濫殺無辜,就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黃藥師看似不受禮法束縛,卻被“名”束縛了,活得很憋屈,沒有洪七公那般灑脫。

再如《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在歸雲莊上,以無聲的降龍十八掌大敗梅超風,梅超風因看不見郭靖的招式,所以無還手之力。

此時黃藥師出場,他認為,自己徒弟敗於洪七公徒弟之手,顯得東邪太沒面子,一定堅持讓兩個人重新比過

。郭靖為公平起見,決定打出聲音,這樣梅超風能聽聲辨形,便不吃虧了。沒想到黃藥師卻堅持讓郭靖繼續用無聲掌,而他則以彈指神通彈出小石子為梅超風指出郭靖的方位。

黃藥師以宗師自居,所作所為簡直如孩童一般可笑賴皮,一邊說要公平,一邊又幫梅超風作弊,實在不像一派宗師。

黃藥師精通各種學問,不論琴棋書畫奇門遁甲,以及儒家道家等典籍無不涉獵,但他的見解卻並不高明,可謂有知識而無智慧。

在《射鵰英雄傳》,黃藥師曾寫了一首打油詩嘲諷儒家亞聖孟子:

黃蓉笑吟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原來這首詩是黃藥師所作,他非湯武、薄周孔,對聖賢傳下來的言語,挖空了心思加以駁斥嘲諷,曾作了不少詩詞歌賦來諷刺孔孟。

《孟子》中有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說齊國有個人娶了一妻一妾,然後整日去墓地乞討殘羹冷炙,第二個故事說有個人天天要去領居家偷一隻雞。黃藥師這詩,第一句說乞丐怎麼可能娶一妻一妾,第二句說領居家怎麼能有那麼多雞天天給人偷?

可是,《孟子》書中的這兩個故事僅僅是語言而已,不過是為了說明道理。黃藥師卻偏要在寓言中挑刺,槓精本質暴露無遺。只怕黃藥師聽到小馬過河的故事,也要反駁道:非也非也,馬怎會說話?

黃藥師打油詩的末兩句說:孟子生活在戰國時代,此時周天子還在,孟子何不侍奉周天子,卻跑到梁國、齊國等諸侯國求官做?黃藥師認為孟子此舉不符合“忠君”的儒家道德。

顯然,黃藥師沒有認真讀《孟子》。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在乎的是黎民百姓,而不是誰做天子。孟子曾說,只要是能行仁政、讓百姓富足安康的人,就可以做天子,統一天下。

黃藥師整日譏諷孔孟,但他根本沒有弄清到底孟子的觀點、學說是什麼,真是大寫的尷尬。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黃藥師江湖人稱“東邪”。

所以首先評價裡面最主要的就是一個邪字,此邪代表的是看不慣凡世的俗文禮節,武林人人都說楊過喜歡小龍女迎娶小龍女是離經叛道,偏偏黃藥師卻要支持。女婿郭靖是威震武林人人稱頌的“郭大俠”,武功和人品哪個敢說聲不好,又偏偏是黃藥師罵他太愚鈍,明知柯鎮惡對他有誤解,卻不屑於解釋。所以黃藥師做事最邪最不受繁文縟節的束縛,做到了真自我真性情!!!

做為五絕之一,武功自不用說,登峰造極,一代武林宗師。

黃藥師另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博學多才,琴棋書畫,士農工商,醫藥占卜無所不通,無所不精,黃蓉古靈精怪,被周伯通想為當世最聰明之人,卻也只是學了黃藥師一身技藝的皮毛。

除夫人因幫自己的原因早逝以外,可能後來唯一讓他覺得愧對的就是早年間不理智行為,把幾個徒弟逐出了桃花島,後來也盡多的彌補自己的這一過失了。

所以說對於黃藥師的評價~真性情!!!




彩色a人生


大家好,我是司徒少雄,我非常喜歡讀武俠小說,因此我來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黃藥師,是華山五絕之一,號稱東邪。我覺得這個稱號配他恰如其分,所謂邪,表示邪惡。黃藥師就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人,他一定要顯示他與被人不同,好像,處處他都高人一等的那樣,特別注重自己的身份。

人說,越老越糊塗,人只有老了才變的偏激,不可理解。但是這話用在黃藥師身上是不合適的,因為在射鵰英雄傳的年代,黃藥師差不多五十來歲,也不算太老。在這個時候,黃藥師就已經展示了他不可理喻的一面。

陳玄風和梅超風偷走了九陰真經,黃藥師不出去找人,反而把其他幾個徒弟的腿給打斷了。其他幾個徒弟,真的是冤死了,真的是禍從天上來。

黃藥師這種行為,放在江湖上,那是欠收拾,是要被打的。可惜的是黃藥師本人武功高強,是天下最厲害的五個人之一,所以外人也只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誰叫他本事大呢?

但是江湖上的人,基本對黃藥師也沒啥好感。裘千仞就是其中之一,裘千仞覺得自己武功雖然不敵王重陽,但是對付黃藥師,自認為還是搓搓有餘的。

所以,綜上所述,在《射鵰英雄傳》的年代,黃藥師就已經有點歪門邪道,可能是腦袋有些問題,行事出人意表,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放在現在社會,建議關精神病醫院。

鄙人淺見,如有疏漏,敬請賜教。


司徒少雄


黃藥師頗具邪氣,所以被稱為東邪。但處世獨立獨行,不被世俗拘泥,豪爽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