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一號文”解讀㉔|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以“九連冠”為牽引 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邁上新臺階

市政府“一號文”解讀㉔|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以“九連冠”為牽引 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邁上新臺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輪全國雙擁模範城命名錶彰之年。日前出臺的市政府“一號文”提出,積極落實退役軍人擁軍優撫安置政策,全力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九連冠”。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以爭創“九連冠”為牽引,不斷完善工作體制機制,不斷推進退役軍人事務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推動我市退役軍人工作邁上新臺階。

讓“家門前”的服務更專業

去年5月21日,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主要承擔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扶持、優撫幫扶、走訪慰問、信訪接待、權益保障等事務性工作,是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面組建全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機構,是東莞市委、市政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落實中央和省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夯實東莞退役軍人工作力量,進一步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對全市退役軍人服務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截至2019年5月24日,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33個鎮街(園區)一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591個村(社區)一級退役軍人服務站掛牌成立,實現了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全覆蓋。在莞的退役軍人們從此在“家門前”就能辦理退役軍人的相關事務。

2020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以建設“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年”為契機,進一步理順職能職責,推動市、鎮、村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完善工作流程和制度,全面加強退役軍人有關數據信息整理工作,做到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因人施策、分門別類,並按照不同類別梳理對應政策、法規和規章,及時跟蹤退役軍人合理訴求,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推動服務保障體系覆蓋全員、專業規範,全面打通服務退役軍人的“最後一公里”。

市政府“一号文”解读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九连冠”为牵引 推动退役军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資料圖

為退役軍人提供更廣闊舞臺

“退役軍人在我們公司非常受歡迎,他們素質高,能力強,很多人被安排在重要崗位。”一家物業公司有關負責人在2019年東莞市首場“政策進軍營”暨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現場介紹,專場招聘會為他們招聘退役軍人提供了很大便利。

2019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有關部門共舉辦了兩場退役軍人招聘會,超過70家企業共提供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為廣大企業和退役軍人搭建了橋樑。

2020年,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繼續開展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市一級至少舉辦2場,各鎮街(園區)因地制宜舉辦招聘會。同時,探索建設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加強與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溝通,推出退役軍人創業服務優惠政策,積極幫助解決退役軍人創業中遇到的問題,為廣大退役軍人發揮聰明才智營造廣闊的發展舞臺。

為了進一步拓寬退役軍人就業途徑,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保障退役軍人享受普惠性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基礎上,還將充分利用我市培訓資源和紅色資源,開展年度全員適應性培訓,深入開展“政策進軍營”活動;積極開展免費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探索推行“定單式、定崗式、定向式”培訓,幫助退役軍人提升能力素質;強化稅收、小額貸款、工商、公積金補繳等優惠優待政策宣傳,加大政策諮詢、推薦就業、就業援助等就業服務力度。

動雙擁工作邁上新臺階

我市已連續8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在這片軍民相依的熱土上,“軍愛民、民擁軍”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2020年,是新一輪全國雙擁模範城命名錶彰之年。以實現“九連冠”為牽引,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進一步發揚優良傳統,持續推進雙擁工作納入黨政軍領導的議事日程,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工作目標管理,納入文明單位的評比條件,納入各級領導政績考核的內容,不斷完善國防動員、擁軍慰問、軍民共建、現場辦公、督促檢查等制度。

同時,堅持把保障優撫安置作為保證社會穩定的政治任務和爭創雙擁模範城的硬指標來抓,著力在拓寬“後路”,鞏固“後院”,扶持“後代”上下功夫,千方百計為優撫對象和部隊官兵辦實事、解難題,保證重點優撫對象撫卹補助項目標準100%落實,生活、醫療、住房100%有保障,駐軍隨軍家屬按政策規定100%安置,軍人子女入讀公辦學校100%政策性優待等具有東莞特色的“8個100%”。通過開展“雙百擁軍行”“萬里擁軍行”“遠程共建擁軍行”等活動,以實際行動服務改革強軍、支持備戰打仗。

市政府“一号文”解读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九连冠”为牵引 推动退役军人工作迈上新台阶

擁軍優屬活動是一項“民心工程”,連接軍地、植根基層。為了進一步落實雙擁在基層,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繼續強化宣傳發動,一方面繼續深入挖掘我市雙擁典型,宣傳我市雙擁故事,另一方面指導各鎮街(園區)和駐莞部隊落實《軍民共建公約》,大力開展雙擁活動,並推廣黃江鎮建設雙擁主題公園的做法,鼓勵各鎮街(園區)因地制宜建設雙擁主題公園,以及其他個性化雙擁措施,強化打造我市雙擁文化品牌。

全媒體記者 朱珍珍/文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