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戰“疫”事半功倍——株洲市運用政務大數據力推復工復產

大數據戰“疫”事半功倍——株洲市運用政務大數據力推復工復產

李永亮 歐陽政

“沒有健康大數據平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不可能做得這麼精準!”3月19日,株洲市天元區農科社區負責人高興地說,該社區範圍內的18個企業、工地已全部順利實現復工復產,復工人員達1692人,未發現異常。

農科社區是株洲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員幹部派駐聯繫點。疫情發生後,該局充分運用政務大數據,建成株洲市復工復產員工健康信息大數據平臺,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提供科學、準確、直觀的研判,有力推動了全市復工復產工作快速有序開展。

搭建平臺,密切監測員工健康

現代戰“疫”,數據先行。面對複雜的疫情,株洲市委、市政府決定,依託省 “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共享的防疫數據,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復工復產員工健康大數據平臺,為疫情防控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

一聲令下,株洲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全力以赴展開技術攻關。此項工作於2月19日啟動,僅用4天時間,就實現平臺上線運行。

“將企業員工信息錄入平臺後,很快就可以獲得在既往14天內是否有重點疫區旅居史、是否和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觸史等相關信息。”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實現了政府部門對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的有效掌握,“通過政府統一搭臺,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員工三方聯動,快速收集上報員工健康動態,形成三方閉環,密切監測並實時預警復工企業的員工健康狀況。”

為確保平臺在全市快速推廣使用,株洲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向各縣市區下發通知,明確工作要求和聯絡機制。同時,專門成立10人技術支撐工作組,對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推廣使用平臺進行培訓,確保數據及時接收、比對、分析、分發反饋。嚴格實行每天“3+6”信息填報反饋機制,即每天下午3時前由企業將當天復工復產員工健康信息填報到平臺;經平臺自動比對及分析後,下午6時前將結果反饋至市、縣、鄉三級政府統計分析系統,併發送短信告知各級聯絡員,各縣市區通過數據查實進行建檔跟蹤,有效形成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良好工作格局。

截至3月19日,全市(含縣市區)實時接收並比對分析31612家企業、市場經營主體,共60.72萬名員工健康信息,反饋263條預警信息。全市各縣市區、鄉鎮(街道)組織企業、市場經營主體及時對預警信息提示對象開展精準排查防控,為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多措並舉,織密群防群控大網

復工步入關鍵期,作為行政審批主管部門,株洲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履職盡責,多措並舉為企業提供服務。

掌上服務平臺“諸事達”APP、微信公眾號開闢健康大數據平臺疫情防控專欄,嵌入疫情防控知識和個人健康信息確認等功能,方便企業、員工隨時查看核對健康信息。目前,全市通過“諸事達”APP、微信公眾號註冊核對的復工復產員工達10782人。

辦事“面對面”改“屏對屏”。“一件事一次辦”、公積金、不動產登記等均可網上在線服務,企業、員工盡享便捷掌上服務。

株洲市開展“機關幹部上前線、合力打贏防疫戰”行動,株洲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積極響應,選派7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助力社區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形成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隊員們深入社區逐戶上門,確保篩查率達到100%。在東湖社區,隊長劉龍軍創新工作方法,制定“一圖一表一棟一戶”工作法,繪製社區人員信息總平圖,製作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一覽表,實現掛錶作戰。

在農科社區,隊長牟青帶領3名隊員對轄區內的18個企業、項目工地,進行上門摸排,引導企業利用健康大數據平臺,獲取員工的健康信息。

駐湖南長城電腦公司黨員李忠當好戰鬥員、信息員、服務員,協調解決了企業提出的工人核酸檢測費用高、企業負擔重問題和工人進出園區難的問題。目前湖南長城主板、整機2條生產線已復工。

株洲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拓展健康大數據平臺服務功能,擴大服務範圍,下一步全力為各級學校準備復學防疫工作提供全方位大數據服務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