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冰雹“撒野”赫山區衡龍橋鎮幹群合力忙自救

暴雨冰雹“撒野”赫山區衡龍橋鎮幹群合力忙自救

暴雨襲擊後的大棚。

暴雨冰雹“撒野”赫山区衡龙桥镇干群合力忙自救

暴雨襲擊後的秧田。

暴雨冰雹“撒野”赫山区衡龙桥镇干群合力忙自救

農戶田間“自救忙”。

紅網時刻益陽3月23日訊(通訊員 楊勇)3月22日凌晨,赫山區衡龍橋鎮遭受狂風、暴雨以及冰雹天氣襲擊,掀翻多處屋頂,水淹數百畝秧田,吹翻育秧薄膜,衝散了稚嫩秧苗,現場一片狼藉。

3月22日下午,在桐子嶺村麥子灣組兩臺旋耕機正在田間來回作業。周邊幾十畝油菜花“面目全非”,急壞了村民向紅兵。去年11月份,向紅兵為了增加收入,承包了組上20畝土地,用來種植經濟高效的油菜。每畝預計收成1000元左右,現在大面積受損,經濟損失約2萬元。

“多虧了第一書記和村委,幫忙出主意、想點子,立馬調來了兩臺旋耕機,還送來260斤免費種子。”向紅兵滿懷感激地說道。22日上午,桐子嶺村第一書記和村支兩委工作人員到現場查看了情況,建議向紅兵改種早稻,油菜當作還田肥料,農機和種子均由鎮村來幫忙協調。

衡龍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鎮內本次油菜受災面積達3000多畝,直接經濟損失300多萬元。冰雹過後,大多數油菜地顆粒無收。目前,鎮內正在抓緊引導村民進行自救,堅持“能救則救,能改則改”原則,並登記了損失和需求,將“保姆式”服務送上門,力爭將農民損失降到最低。

“正是因為受災了,才更要抓緊補種秧苗,抓緊秧田整理,確保今年的收成不受影響。”在湘江西銀橋蔬菜合作社內,合作社理事長楊利民正帶著10餘名村民在大棚內忙“自救”。受惡劣天氣影響,合作社內大棚內的各類蔬菜秧苗都不同程度受損。楊利民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扶正大棚、蓋好薄膜,不遠處駐戶聯絡員正在查看受災情況,並一一進行登記。

3月23日,在河圖村大坡組、砂子嶺組,村民劉科華和陳壯志正在對受災秧田進行緊急排水、固定棚膜、更換損壞秧盤、重新播散種穀。這次惡劣天氣,劉科華10畝秧田、陳壯志4畝受損嚴重,經過鎮村兩級協調、自己緊急救治。目前,他們50%的秧田已恢復“原貌”,餘下正在抓緊“搶救”中。

衡龍橋鎮受損秧田約600畝,3000多畝油菜地絕收,部分群眾房屋受損,電力、公路等基礎設施均不同程度損壞。衡龍橋鎮高度重視,堅持做到“六個第一”,第一時間安撫群眾情緒,第一時間組織村民開展自救,第一時間恢復供電,保持道路暢通,第一時間統計受災情況,第一時間排除安全隱患,第一時間開展救濟幫扶,幹群合力忙生產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