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之“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疾病屬性分類

《傷寒雜病論》之“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

漢·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是一部臨床專著,似乎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但對於作者為何以“傷寒”和“雜病”來概括所見疾病,歷來說法比較多,筆者不揣淺陋,在此提出一些個人看法,大家指正。

《傷寒雜病論》之“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疾病屬性分類


《傷寒雜病論》(下面簡稱《傷寒》)做為一部臨床價值極高的中醫經典,已為後人臨床中所證實,研究《傷寒》的書籍汗牛充棟,理論眾多。在此不再詳述各學說。《傷寒》的辨證,前人多有論述,在這裡,就“性、位、向、量、和”辨證法,與大家商榷。一個病,都有它特定的表現形式,我們從“性、位、向、量、和”五個方面來把握,可以提綱挈領,刪繁就簡的理解和運用仲景的思想方法。

 明病性,定病位,測病向,度病量,期病和。是《傷寒》辨證的具體方法。

性--類也。指病的屬性分類,包括去除各種特殊情況後的傷寒與雜病各自的屬性,還包括各病往下細分出來的屬性歸類。

位--範圍所及也。指病的影響範圍。包括表裡,內外,上下,三焦所屬,臟腑,氣血等方面。

向--審時度勢也。指病的變化趨勢和方向。說見病知源,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把握病的變化方向。 

量--揆度淺深也。指病對身體的影響程度和各因素之間的影響程度。

和--向愈之機也。也是綜合前面四要素後醫患的良性預期。


《傷寒雜病論》的疾病屬性分類

一,《傷寒》從發病學上的屬性分類。

千般疢難,不越三條: 一者,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

發病,就是從得病後表現出來的問題著手,而非從“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之類的原因上進行分類。五邪中人,五志過極,五勞所傷,都只是條件,而非必然致病。生物生存在自然界中,必然要與自然要相適應,才會保持自身生命的相對穩定和種群的延續。導致不穩定的因素,都屬於發病原因,通常稱為病因。但有原因不一定有同樣的結果,比如天氣的寒熱變化,自然界中存在的“邪氣”、“癘氣”、“戾氣”、“異氣”、“毒氣”、“乖戾之氣”等。處於這種環境當中,發病的機會將增大,但不一定都會發病。

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既然有發病有不發病,那麼怎樣避免不發病,就屬於養生方面的問題了,內經提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傷寒》提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杵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藏府,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使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這些內容,從各角度對預防發病做了闡述,也都是養生的內容。已經發病後的情況,是《傷寒》的研究重點。

從傷寒的發病學說可知,病因只是發病的必要條件,但不是發病的充分條件,只有當條件必要且充分的情況下,才會引起發病。發病與不發病,是系統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傷寒》所研究的發病後身體狀態,也是一個系統狀態,所有病因,只是系統要素。以系統的方法來劃分發病後的狀態,系統的分類,就必然有特殊情況,特殊的情況在每個分類標準中,要先行劃分出來,“房室、金刃、蟲獸所傷”就是特殊情況,特殊情況需要特殊處理,也是《傷寒》的大原則之一。剩下的則為兩大類:“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叫做傷寒;“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內所因”叫做雜病。

“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之類的,源於各種原因,其中雖有五邪中人的各種法度,有自身“內因”導致的病變趨向,還有因失治誤治引起的身體改變,但屬性上看總是引起“血脈相傳,壅塞不通”,既然壅塞不通了,身體就出現了相應的劇烈的變化,這是傷寒的典型表現。

“經絡受邪,入藏府,為內所因”之類的問題,藏腑受病,病情表現則相對穩定,病的屬性上歸為雜病。

仲景自序中說“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其中的十居其七的傷寒,就是以此法分類而得出的數據。

特殊情況,需要用特殊的辦法處理,特事特辦,不拘於形式。這裡不做詳述。

過去有句老話說“走馬看傷寒,回頭看痘疹”,意思就是傷寒、痘疹之類的病,變化迅速,醫生才看過開了藥,馬上藥就與病情不相適應了,得騎著馬趕緊回頭重新診治,慢了恐怕就出問題。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看傷寒沒有做到見病知源!

“見病知源”,正是診治傷寒的核心技術。所謂見病知源,就是對一個人當前的病,能知根知底的把握,病從何而來,將會怎樣,當前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加重與減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處理是正確的,又如何處理是不恰當的等等。

關於雜病的治療,遵從一個原則,就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從發病學的分類可以看出,雜病相對於傷寒來說,病情穩定,治療以調節各藏腑的關係,使藏腑協調,才能達到病癒的目的。

傷寒與雜病治療上雖然各有不同的方法,但都遵循“上工治未病”的原則。

傷寒與雜病,治療上還要注意的原則就是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急當救表或者救裡,依據哪個問題對身體影響的大小來確定。“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三,從身體表現狀態的屬性分類。

傷寒部份,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和厥陰病,現在習慣叫做三陽三陰病,或者叫做“六經病”。前面說過,《傷寒》是以系統的方法來把疾病分類的,除了特殊情況以外,分為了傷寒和雜病兩大類疾病,傷寒部份也需要除外特殊情況,這裡有兩種特殊情況:一是有陰無陽的情況,死不治;一是“厥陽獨行”,有陽無陰。兩種情況都陰陽離絕了,已經失去討論的價值。

傷寒在排除掉兩種“不治”的情況後,剩下的內容,也就是討論的重點內容,有六大類,這六大類,又是從兩大類分類的:“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發於陽:太陽,陽明,少陽 發於陰:太陰,少陰,厥陰

太陽病,是最初出現的正氣抗邪的表現,也是多數外感病的初期,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提綱內容。這也是臨床最常見的發病情況。

陽明病,為正邪交爭的白熱化狀態。胃家實是一個大體描述,除了大便乾結不通的情況,也還有其它表現,重點表現為發熱不惡寒,汗出,渴,脈大等。

少陽病,屬於正氣不太足的情況下發病,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重點以胃氣不和為主。

太陰病,已經進入陰病的範疇,為正氣抵抗不力的狀態。發熱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只有手足自溫,運化功能衰弱,所以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這個時候如果再用下法來消除脹滿,就行不通了,所以說若下之,必胸下結硬。胸下結硬,書中也多次提到,這就是所說的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則為痞。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少陰病表現出來的,對比太陰病來說,就不只是抵抗不足,而是“不抵抗”,所以手足冷,下利,脈微等,這些表現多數屬於“陰病十八”的範疇。

厥陰病,屬於一種正氣被攻陷後的狀態,各處寒熱不調,虛實不均,各自為政,這就象是戰後的伊拉克,出現的抵抗,不再是中央政府的抵抗,而是民間組織的抵抗,是不協調的抵抗,物資供應也各處不均等,完全是一種混亂狀態。

上面六病為典型的發病情況,非典型的情況還有很多,“合病”、“並病”、“傳經”、“壞病”也是必須明白的。

受各種因素影響後,一個狀態下,會有多種不同的表現,比如太陽病就有太陽中風,太陽傷寒,太陽風溫,太陽痙、溼、暍病的不同。同樣陽明病也有正陽陽明、太陽陽明、少陽陽明的不同。其它各病亦然。

雜病的屬性,則以藏腑受邪為主,表現為一種發病後相對穩定的狀態。

各病表現出來的寒熱、虛實、潤燥,也包括在屬性中,在此不做詳述。

傷寒與雜病,兩者是同一個系統下的不同表現,兩者之間雖然有屬性上的不同,但兩者之間會相互轉化。比如一個初起發熱惡寒體痛脈浮緊的人,飲食正常,不嘔不渴。按上面的屬性分類,就屬於傷寒病發於陽的太陽傷寒表實證。發病幾天後,惡寒發熱緩解,體痛消失,出現咳嗽咯痰,病狀從陽病轉為陰病,病的方向有從表有向裡的趨勢。這時就介於傷寒與雜病的中間階段。要是任其自然發展,會出現表證逐漸減輕直到消失,以咳嗽咯痰不渴為主要症狀,這種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表示病的屬性已經轉化為雜病。若此時再因意外而出現惡寒發熱,病又屬於傷寒了。從各階段表現出來的特徵性的“證”來說,先表現的為麻黃湯證,中間過渡階段則為小青龍湯證,後期則為苓甘五味姜辛湯證。這是臨床最常見的情況。其它各種錯綜複雜的變化,就更為常見。

《傷寒雜病論》之“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疾病屬性分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