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召皇后鄉:小香菇成就脫貧大產業

方城訊:(王顒 段守毅 通訊員 李祖全) “擱這裡摘香菇,一天現錢60塊,活不累,時間也不緊,家裡啥事不耽誤”,正在棚內摘香菇的馮守照知足地說。

河南南召皇后鄉:小香菇成就脫貧大產業

馮守照現年68歲,家住河南省南召縣皇后鄉分水嶺村大莊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由於身患阻塞性慢阻肺病,已成半個“廢人”,這把年紀還能在家門口乾活掙錢,他心裡著實滿意。

河南南召皇后鄉:小香菇成就脫貧大產業

“俺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出不了遠門,湊空幹一天給80塊錢,不比外出差”,南召縣皇后鄉分水嶺村大莊組群眾郭雲玲說。郭雲玲,今年30歲,家中有2個孩子,大的8歲,小的2歲多,做為母親的她,因為帶小孩出不了門,時不時就到家門口的香菇基地內幹活,能為家裡減輕不少負擔。

現年31歲的吳濤,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也是進駐分水嶺村大莊香菇基地的“大咖”。由於受父母輩種植香菇的薰陶和影響,初中畢業後的吳濤沒有象其他年輕人一樣選擇外出打工,而是去湖北、西峽等地考察取經,學習先進香菇種植管理技術,由於看準了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吳濤攢足勁在家門口搞實業。從2012年春上種植香菇2萬袋起,到今年發展到11萬袋,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成熟。

河南南召皇后鄉:小香菇成就脫貧大產業

“按正常年份,每袋幹菇產量三兩左右,利潤在五、六塊,扣去人工和機械成本,一年能淨賺30萬元”,翻曬香菇的吳濤胸有成竹地說。現如今,他家產的香菇乾貨,全部由西峽、內鄉、駐馬店等地的客商上門收購,現金交易,一點不愁銷路。

河南南召皇后鄉:小香菇成就脫貧大產業

“為讓貧困戶走上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之路,我們從場地規劃、技術培訓、菌料儲購、金融幫帶、營銷服務等方面給予全程支持,讓香菇種植戶省心放心,只要勤勞肯幹,在家裡就能賺大錢”,南召縣皇后鄉分水嶺村“兩委”負責人羅臣說。據瞭解,該村現有上架袋料柞木香菇80多萬袋,帶動本地及鄰近富餘勞動力就業120多人,其中貧困戶務工60%以上,可帶動年人均增收8000元。

產業是脫貧之本,是“造血”之源。近年來,南召縣皇后鄉黨委、政府圍繞建設10萬畝優質柞木香菇用材林基地,通過修枝撫育,把殘枝廢段變廢為寶,大力引導群眾發展香菇種植,全鄉達到了300多萬袋規模,年產值4000萬元,180多戶貧困戶從中“撈金”,小香菇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大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