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你最欣賞哪個人物,有沒有隨著年齡增長、閱歷豐富,而發生了變化?

文史愛好者0612


王熙鳳,以前特別討厭,現在覺得有點可憐。本來能力十足,卻由於封建社會的原因,不得不委身賈府。聽命賈母王夫人,看似權利十足實際只不過是臺前木偶而已。若是在現代社會,必定如同董明珠一樣成為企業家。

古代對於女性是分開苛刻的,比如紅樓夢中林黛玉來到賈府第一次的時候。賈府招待林黛玉的時候,當時王熙鳳已經是賈府的管家了,可是由於封建禮教的原因不得不站著伺候。雖然能力十足,但是抵不過一紙休書,最後哭向金陵事更哀。

以前只覺得王熙鳳,為人八面玲瓏,心狠手辣。現在知道有些事情,如果在當時環境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實際上王熙鳳雖然在賈府呼風喚雨,但是也是有著賈母王夫人等的愛護。如果沒有了賈母的庇佑,賈璉的放縱,王熙鳳只不過是一個跳樑小醜。


蟄伏舵手蘆鈺


大家好!我是影視領域創作者s大番茄

《紅樓夢》中我最欣賞的人是林黛玉,那麼多年了過去了,越來越覺得林黛玉是我當代女性的典範,雖然都說紅顏薄命,林黛玉這一生是個悲劇,她的性格就是很容易傷心感懷的,但是她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林黛玉初入賈府的時候還小,畏畏縮縮小心翼翼,可是已經很懂事了,在賈母的關愛下漸漸活潑,十多歲的時候已經出挑的很不錯了,人美心善多才多藝心思機敏



元春省親的時候在考察寶玉的功課,黛玉寫了一首詩很得元春誇獎,所以女子還是要讀書識字最重要,古時候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是有才的女子更加增添了生活的趣味。大觀園裡的十二釵都是名門望族的世家千金,整日裡都是吟詩作畫其樂融融的,黛玉的才情堪稱第一



黛玉是個有什麼說什麼的人,雖然身為女子,但是受到不公平對待時也會反抗,這點上我很是佩服她的,我們現在的人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誰也不願意得罪誰,迷迷糊糊的把日子過下去。在給姑娘們送釵的時候,嬤嬤說:這是給林姑娘的,黛玉看著釵說:是不是她們都挑了,我就知道挑剩下的就給我了,黛玉的是個很要強的女子

謝謝閱讀!我們評論區見嘍


s大番茄


我最欣賞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為證自身清白而自殺殞身的尤三姐

在書中,尤二姐與尤三姐隨母親投奔寧府。眾所周知,寧府的賈珍父子將闔府上下弄得烏煙瘴氣,淫亂不堪。尤二姐到寧府後,自然也沒能脫離泥沼。

她行為放縱不檢點。書中交代“(賈璉)況知(尤二姐兒尤三姐)與賈珍賈蓉素日有聚麀,因而趁機百般撩撥。”“二姐又是水性之人,在先已和姐夫不妥,又常怨恨當時錯許張華,致使後來終身失所”。“所以賈珍向來和二姐兒無所不至,漸漸地俗了。”“無奈二姐兒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還知疼著熱。若論溫柔和順,卻較著鳳姐還有些體度,若論起那標緻來,及言談行事,也不減與鳳姐。但已經溼了腳,有了一個‘淫’字,憑他什麼好處也不算了”。

從上述可知,尤二姐先是與賈珍父子不清不楚,而後又委身於賈璉。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們不禁要問,身為親姐妹,既然尤二姐同賈珍、賈蓉有苟且之事,那麼,尤三姐在寧府是否也同流合汙了呢?她是否“出淤泥而不染”呢?

在人們看來,寧府是個是非之地,用焦大的話說“要到祠堂裡哭太爺去,哪裡承望到如今生出這些畜生來!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麼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裡藏’!”惜春本是賈珍之胞妹,大了也嫌東府名聲不好,不願意再回到寧府去。在這種情況下,尤三姐在寧府是否能獨善其身,成為讀者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

賈璉娶了二姐之後,本欲讓三姐嫁給賈珍。但是,三姐跟二姐不同。她雖然標緻,但是不肯受辱。她有自己的尊嚴,不能讓人輕看了自己。她言辭犀利,嬉笑怒罵,把賈璉讓自己嫁給賈珍的陰謀徹底粉碎。《紅樓夢》書中用大量的篇幅,敘述了三姐同賈珍賈璉機智勇敢的周旋,對賈珍賈璉進行了辛辣的鞭撻和無情的嘲諷。書中交代“究竟賈珍何曾隨意了一日,反倒花了許多昧心錢。”賈珍因在三姐身上沾不到一點光,因此,才答應把三姐嫁出去。

三姐追求愛情自由。她自己選意中人。在拒絕了賈珍之後,人們以為她屬意寶玉。三姐也進行了無情的鞭撻。“三姐便啐了一口,說‘我們有姐妹十個,也嫁你們弟兄十個不成?難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沒有好男人了不成?’”。她挑選的意中人是柳湘蓮。並且表達“不見柳湘蓮誓不嫁人,並折簪為誓。”

柳湘蓮先答應娶尤三姐,並以鴛鴦劍作聘禮。後來打聽三姐品性。得知三姐住在寧府,開始後悔。柳湘蓮覺得“除了東府門前的那兩個石獅子,沒有乾淨的人和事”。因此後悔定要討回聘禮。“那尤三姐在房內明明聽見。好容易等了他來,今忽見反悔,便知他在賈府中聽了什麼話來,把自己也當淫本無恥之流,不屑為妻。”為證自身清白,揮劍自刎。柳湘蓮追悔莫及,買棺葬之,遂看破紅塵,截髮出家。

尤三姐之美,尤三姐之媚,尤三姐之剛烈,尤其尤三姐“出淤泥而不染”,為證自身清白在心愛人面前自刎撼動了多少人灑下一掬熱淚!



深瞳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記得小時候看這部劇的時候最欣賞林黛玉,無論是才情、思想,或者為人。雖然她脾氣表面看起來是屬於很倔很不通情達理的那一類型,但如果讀者能真正透過內心去看她,你就能發現她其實是紅樓夢中最為柔弱且最尊重他人的人。正如她對寶玉的溫柔體貼,以及對老婆子的關心,都側面反應出了她的心地善良。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她對人的尊嚴的肯定與維護,以及想要掙脫封建思想的決心。

林黛玉的性格註定了她是個悲劇角色,但無疑是整本書中最具真善美的代表。我相信,每個喜歡看紅樓的人都會被林黛玉的這種性格所感動。至少我自己每次看完都會被她感動得熱淚盈眶。

  然而,多年過去後,再次看《紅樓夢》時,突然有種少年不知畫中意讀懂已是畫中人的感覺,從前《紅樓夢》裡的各種百態,不正是今日人際生活的寫照嗎?

  如果說現在《紅樓夢》裡最喜歡的人物,我想自己莫屬推三姑娘探春了。

  原來只知道在《紅樓夢》中賈府主事說話的人是王熙鳳,也就是劇中的璉二奶奶。王熙鳳給人的印象是潑辣能幹。但仔細看下來,才發現王熙鳳的持家能幹,相比起三姑娘探春的持家理財,才真是天壤之別,或者說不客氣點,就是一邪一正了。

  你比如說,傭人的月錢本該當月發放,而王熙鳳卻故意拖延扣壓月錢放債,就是通俗所講的民間放高利貸。至於其它的比如以權謀私、敲竹槓,索收禮品等就更不再話下了。

  而與此相比之下,三姑娘探春的做法就顯得非常的高明和有遠見了。在王熙鳳有病那段時間裡,三姑娘受命暫替管理一段時間賈府內務,其主要從兩方面進行大刀闊斧操作,簡單總結就是“節流”和“開源”了。

  節流首先是從自己以身做起。趙姨娘的弟弟去世後,本先有人講好給40兩補助,但探春並未同意,在查詢過賈府慣例後,而是依照規矩,只給20兩。當趙姨娘跑來不依不撓哭天喊地哭鬧時,連挖苦帶譏諷,甚至平兒過來說二奶奶也開口允許適當增多些,探春也是一口回絕,可見其做事不但很有主見,也很有原則。

  另外如減去一些其它不必要的開支,如賈環賈蘭家學的銀子,探春如是說,“凡爺們的使用,都是各屋裡月錢之內;環哥的是姨娘領2兩;寶玉的,老太太屋裡襲人領2兩,蘭哥兒是大奶奶屋裡領;怎麼學裡每人多這8兩?——原來上學去的是為這8兩銀子!從今日起,把這一項蠲了,平兒回去,告訴你奶奶,說我的話,把這一條務必免了。”憑藉探春的精明,將賈府裡往日許多類似冒領學錢的管理漏洞補上。

  除了節流之外,就是開源了。探春持家不同於王熙鳳那般走旁門左道、中飽私囊和假公濟私,而是真正的想辦法生財,比如在受到啟發後,將大觀園的責任田等責任到人,實行承包制,如“咱們這個園子……一年就有400銀子的利息……既有許多值錢的東西,任人作踐了,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園子裡所有的老媽媽中,揀出幾個老成本分能知園圃的,派他們收拾料理……一則園子有專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臨時忙亂;二則也不敢作踐,白辜負了東西;三則媽媽們也可藉此小補,不枉成年家在園中辛苦;四則也可省些花兒匠、山子匠並打掃人的工費:將此有餘,以補不足,未為不可。”可見其不但持家有方,更有商業的經濟頭腦。

  而反觀王熙鳳,可謂應了書中那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以上是我自己的觀點,不喜勿看勿噴!





再聞已是陌生人


我覺得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劉姥姥這個配角才是整部紅樓裡最值得尊敬的人,簡單說,劉姥姥進賈府雖說是為了沾點光,但是賈府的人上上下下都把劉姥姥當了笑料,而劉姥姥不是不知道。當賈府敗落,劉姥姥想著的只有賈府的好,傾盡所有贖出巧兒,稱得上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了。而紅樓夢裡除了她又有誰能做到呢?


毛三槍


《紅樓夢》中,年青的時候,我喜歡薛寶釵,覺得她端莊大氣,會來事,管家也是一把好手。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豐富,我不再喜歡薛寶釵,而是喜歡劉姥姥。原因如下:

讀《紅樓夢》時,年紀尚輕,不懂生活。我覺得劉姥姥就是一個貪圖錢財連臉皮都不要的村婦。

人到中年,經過生活的打磨,再讀《紅樓夢》卻是另一番滋味。這次卻讓我對劉姥姥特別喜歡,她活得真實,不做作。

劉姥姥跟女兒女婿一起生活,還有一個外孫和一個外孫女,一家五口靠兩畝薄田度日,家裡一貧如洗,過冬的衣服都買不起。

若不是生活難以維持,誰又會捨去臉面去扮醜,出洋相呢。

劉姥姥用力搞笑,是用自己的老身,用力撐起一個家。大觀園就像一個遊樂場,劉姥姥就是裡面穿著道具服的小丑,手舞足蹈地逗樂遊客,跟遊客合影。但當夜幕降臨,遊客散去,空無一人的遊樂場裡,脫去道具的劉姥姥,早已滿頭虛汗、筋疲力盡。

還好總算沒有白表演,賈府送給她的衣裳、綢緞、水果、大米還有一百兩銀子,塞滿了一整車。劉姥姥憑一己之力幫家裡渡過了難關。





果實累累


《紅樓夢》我最欣賞或者說敬愛的是史湘雲,這種欣賞、敬愛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歷的豐富而發生變化。主要原因有四,第一、史湘雲生性豁達樂觀,其自小父母早亡,由叔嬸帶大,應該是不幸的,然而從二十回出場,她就一路笑聲,“只見史湘雲大笑大說的,見他兩個來,忙問好廝見”,第五十回“爭聯即景詩”,湘雲的笑也一直穿插期間,最後:湘雲伏著已笑軟了。史湘雲的笑,雪芹公著墨最多。第二、湘雲有真性情,偶有不如意,也是嬌憨直接,三十六回,湘雲家人接她回去,她又極想參加大觀園詩社活動,走時,又折回頭囑咐寶玉:“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來,你時常提醒著,打發人接我去。”寶玉與湘雲本是青梅竹馬之交,打小一起長大的。第三、湘雲才思敏捷,第二天,寶玉“催逼”著接來湘雲,湘雲笑說道:“我卻依韻和了兩首,好歹我卻不知,不過應命而已”,說著遞與眾人。眾人道:“我們四首也算想絕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到弄了兩首…”,看看,我們依韻寫出四首也算想絕了,注意,是我們,而你卻一下寫出兩首詩,湘雲這份才情是如何的難得。第四、湘雲生性闊達豪放,第六十二回:憨湘雲醉眠芍藥裀,寶玉生日,湘雲喝醉了,在山子後頭一塊青石板石凳上睡著了,卻見湘雲: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星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她,又用鮫帕包了一包一芍藥花瓣枕著。眾人看了,又是愛,又是笑。這樣一個有著真性情、樂觀有才情的人物怎會不令人敬愛呢,放到現今社會來,湘雲也是個可敬可愛的女子。愛極雪芹公對湘雲的幾句判詞: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照玉堂。有人說脂硯齋就是史湘雲,我願意相信!





皖南沈勝東


很喜歡薛寶釵。穩重,賢淑,聰慧,不張揚。年齡不大卻很體察人情,在那時的社會中,那種家庭裡,這樣知書達理,通曉人情的女孩太少了。曹雪芹老先生也尊她為花中之王,牡丹。可見薛寶釵在紅樓份量之重。


明越清泉


確實如此,一開始欣賞賈寶玉,後來欣賞甄寶玉;一開始欣賞林黛玉,後來欣賞秦可卿。這是因為甄寶玉和秦可卿才是男女主角,其原型是最應敬佩的人。


gaotzy


史湘雲,敢說敢做,活潑可愛,有才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