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要求好的,價格不願出的:最終收藏滿屋子“垃圾”


東西要求好的,價格不願出的:最終收藏滿屋子“垃圾”

每一件古董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在這上面沉積著無數的歷史、文化、社會信息,而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其他的器物所無法取代的。任何一件古董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是“無價之寶”。而文玩不管是昂貴還是便宜的,它都是您通過把玩,一樣可以承載歲月的東西,去記錄下我們歲月流淌的痕跡,到最後也會變成一件歲月古董

可當一件古董進入了市場,要在市場上流通起來的時候,又確實要附加一個“價格”來衡量它,這裡就產生了一個明顯的矛盾。

東西要求好的,價格不願出的:最終收藏滿屋子“垃圾”

1、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

古董的價格在每個人眼裡是不壹樣的,妳覺得貴的東西,他覺得太便宜,因此不可能用壹個統壹的標準來衡量。無論是純粹的業餘愛好還是投資增值,收藏都需要有經濟實力做後盾,所以玩文玩古董首先要正確估量自己的經濟實力,在自身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地去尋找、收藏自己喜愛而又能買得起的藏品。壹旦遇到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文物,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這樣才能保持平靜的心態,也就不容易吃虧上當。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經過歲月的把玩,到最後也是壹件絕佳的收藏品!多看多問豐富自己的知識對自己也是壹種文化認知.

東西要求好的,價格不願出的:最終收藏滿屋子“垃圾”

2、衡量市場的稀有程度

清代許多傢俱,確實是古董,可是沒有價,就是因為各家各戶都有,存世量太多。而存世量不多的,卻拍到了2.8億,這就是因為稀有。小到文玩手串,大到古董數量少而精的那麼價壹定會高,古董不怕價高就怕不是精品。

東西要求好的,價格不願出的:最終收藏滿屋子“垃圾”

3、衡量古董的文化積澱

真正的玩家就是要能夠看到壹件古董其中包括的普通人看不到的內涵,善於發掘出它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

一位資深的玩家是這樣談論自己的定價體會的。他把壹件古玩的價格分成兩種,壹種是市場平均價格,一種是自己願意出的價格,根據自己對特定器物的喜愛程度來調整。例如壹件市場平均價是千元的古董,要是很喜歡,不妨加上個20%-30%,只要自己喜歡,買到手就是勝利,就開心。

東西要求好的,價格不願出的:最終收藏滿屋子“垃圾”

4、平和的心態

有些藏家並不是沒有錢,也不是出不起錢,可為什麼買不到好東西?問題就出在對一件古董文玩進行評估的時候太過精明,一旦感覺到一件古董文玩的價格偏高,常常就會猶豫或者一個勁地砍價甚至放棄,生怕自己吃虧,結果好東西都流到別別人手裡了,等你醒來要追時,經是“黃鶴一去不復返”了。趙自強老師曾說:“想收藏好東西就要捨得出價,人家出一千,你就出一千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