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燒柴火灶現象該不該被禁止?

古瓷片兒


雖然說現在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農村的生活習慣還是沒有改變多少,依然在秉持著幾千年來的刀耕火種的狀態,留守的老人依然只會用柴火煮飯,對電氣化和煤氣不會操作,也不敢操作,心怕出現什麼問題,總感覺不是很安全,沒有少柴火那麼方便。在農村燒柴火煮飯的老人大有人在,你的家鄉還有多少人在燒柴火呢?如果你去農村會發現每到做飯的時刻,農村的大部分家庭的煙囪還是冒出一縷縷青煙,在遠方的你還記得這種情景嗎?

隨著國家對環境治理的力度加大,勢必要留住農村的青山綠水,先是城市環境汙染整治,後又是農村的磚廠的停頓整改,勢必要達到環保要求才能開業,並且控制一定的數量,這些還不算什麼,最離譜的是一旦發生霧霾的天氣,一些所謂的專家就建議禁止農村燒柴煮飯和燃燒秸稈,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農村不燒柴火,那麼農村的那些果樹枯枝和農作物秸稈,該放在哪裡去。

就目前農村的現狀,以及農村煮飯的方式和農村的家庭經濟收入情況,還不能禁止那麼燒火煮飯,現在農村的家庭收益都比較低,年輕人在外打工的工資也只能維持一家的基本開支,剩餘的不多,而且農村的房屋都比較分散,安裝天然氣比較困難,費用高,有人說用電呀,不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可能不知道,農村的電費雖然低,但一個家庭全部用電的話,一個月至少也要幾百元,這對你們也是一種不小的開支,顯然這也行不通的。

這些年市場上的物價什麼都在漲,唯獨糧食產品還在原地踏步,農民一年種地的農產品如果折算成錢,幾乎都沒有什麼收益,還讓農民去交其它費用,真不知怎麼過。熱天還好,要是冬天怎麼辦,山區的農村冬天很冷,老人喜歡坐在灶前烤火,如果禁止燒柴火的話,寒冷的冬天,讓老人和兒童怎麼去度過呢?

如果是經濟發達的農村,禁止燒柴火可能沒有什麼,經濟上去了,可以享受一下生活這也無可厚非,但對於貧困落後的山區農村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了,身為農民的你會接受農村禁止燒柴火煮飯的建議嗎?

千百年來農民都是用柴火燒水煮飯做菜的,環境汙染可以降低汽車尾氣,工廠排汙排煙,工業廢水進行技術改進。專家們請不要打農民的注意好嗎?如今你們建議禁止農民燒火煮飯?是不是要為農民免費安裝天然氣呢?還是成為你們賺錢的工具。


只可遠觀了


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幾句話想說說。

我想你問這個問題是從環保的角度考慮的吧。現在政府確實禁止農村使用散煤而改用清潔煤了,今年我們這裡是第一年,具體的環保效果怎麼樣咱也不清楚,只能等一些專家來解答了。我們這裡大田的秸稈也是禁止燃燒,一是環保,二是怕引起山火,雖然是有些不方便但我也沒啥意見,地裡那麼多秸稈一起燒確實不好,好的是現在秸稈能賣錢了,價錢不高也總比燒了的好。

不過你說這個燒柴火灶的問題還真沒考慮,我覺得禁止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從古到今不都是燒的柴火灶嗎?哪朝哪代有汙染了,還不是到了現在隨著工業的發展,汙染越來越嚴重了,沒有哪個企業是用柴禾做燃料的吧?

其實,就從我們老家這裡來說,現在燒柴火灶的並沒有以前那麼多了,地裡的柴禾好多都沒人要。主要原因就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農戶家裡都是各種電器,電磁爐,電飯煲,多用鍋還有煤氣灶等等,做飯乾淨省事,燒土灶的時候並不多,除非是冬天要燒火炕,人睡在上面暖和。還有現在農村的居住條件也是越來越好,建了新房子總想保持乾淨點,燒土灶灰塵太多,新房子很容易弄髒了,所以燒的人也不多。

現在我不擔心燒土灶被禁止,我倒是擔心有一天大家都不燒了。我是八零後,從小生活在農村,記憶中很溫暖的一幕就是傍晚下地幹活回家,遠遠看到村裡升起的炊煙和燈光,心裡就迫不及待的趕回家吃飯,那真的是很美好的記憶。

最後我想說,農村燒火灶的現象不該被禁,但是肯定會越來越少,這也是時代發展的一種結果吧。




老家老爸老媽


作為農村人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我堅決反對這樣的亂禁止現象。理由如下:

1.自古以來人們都是燒柴火灶做飯,若是以汙染空氣不環保等的大旗來禁止,我覺得是不是先禁止汽車再來說這個問題更合適呢?

2.農村柴火灶的炊煙,相對工業汙染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幾千年來炊煙對環境究竟危害多大?人們眼睛是雪亮的,都看得見。

3.中國總有些所謂的“專家”,提各種不合理的“對策”,致使專家的威信在老百姓心中大為降低。甚至有些“專家”為了個人利益不惜在公眾面前說假話,誘騙老百姓。





鄂東北阿峰


那些專家如果沒有祖先的燒火做飯,估計都長不大。現在居然說禁止🚫。難道你們開的汽車尾氣不是汙染?你們排的垃圾不是汙染?既然每天拿著高高工資,就應該好好動動腦子,想想怎樣治理環境汙染,而不是每天去呻吟那些不是根本的東西。捫心自問,這樣的理論依據在哪裡?


GMRPLH


農桔柴火灶現象不該被禁止,柴火灶火煙汙染有限,且農戶分散,柴火本身就是一種資源,不用便浪費還可能成為汙染環境的垃圾;無論煤氣、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經有用完之日,我們不可將可用之燃料變垃圾去消耗不可再生資源,這是對自然對後代的犯罪。


雲開山夫


現在農村沒人燒的柴都放火燒的,沒辦法,沒人要,不燒又攔路。很多沒人管的地方已經一點火就能燒很久了。每年長很多又沒什麼野生動物。除非人都搬走,否則柴火灶不燒就放外面燒。不能堆哪裡等火災吧


斤斤計較了開流量


我認為柴火灶現象,要看什麼區域,象小區就不能燒柴火灶,但要提唱不要燒柴火灶,但不可以禁此,因為有的地方沒有條件。


木驢1


現在的技術還不能在可以接受的成本範圍內解決秸稈轉化問題,也是無奈,如果能將秸稈轉化為清潔能源,誰還肯選擇充滿汙染的生活方式?


用戶藍天下


農村燒柴火灶不會有很大的汙染,有些專家故意誇大其詞,真正汙染大氣的是汽車及工業排汙。


滄海濤聲178


一切決定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從實際出發,農村燒柴火灶現象看似會對大氣汙染造成影響。但實際上這種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柴火灶在我們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經也構成了無數代人的兒時回憶,許多人應該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小的時候放學之後揹著書包飛快地跑回到家中。晚上要吃的飯菜還沒有做好,便守在廚房的灶臺前看著媽媽做飯,幫著媽媽往鍋底下添幾把柴把火燒的旺旺的。剛剛從地裡摘來的蔬菜在熱油鍋裡滋滋作響,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兒…



近些年我們國家為了改善大氣環境狀況,採取了許多強有力的措施禁止各類有害氣體進入大氣,並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比如說出臺更為嚴格的氣體排放標準。提倡使用更為清潔的新型能源,比如說用電能、風能、太陽能代替傳統的火電能源。

另外近些年更是對煙花爆竹等物品也進行了嚴格的控制要求。許多地區更是設置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和範圍,提倡老百姓綠色過節,平安過節。多關注節日本身的意義和內涵,減少比拼誰家燃放的煙花爆竹更好看、更壯麗等攀比心理。



這些舉措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響應,人們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夠換來一個綠水藍天和新鮮清新的空氣。同時使用清潔能源和減少燃放煙花爆竹,也可以為老百姓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降低生活成本。

然而如果禁止農村使用柴火灶則並不符合當前農村的發展階段和現實需求。中國農民大約佔了一半左右的人口。而且全國各地的經濟水平發展不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仍然存在著許多貧困落後的山區農村。



大部分農村地區的老百姓主要的經濟來源包括在家務農和外出務工。而如果家中不幸喪失了年輕的勞動力,只有老人和兒童一起生活,那麼老人外出務工根本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則只能靠自己分攤到的幾畝薄田在家務農。而農村地區的老百姓則有幾項主要開支壓在身上。包括老人看病、子女教育、親朋往來和日常生活支出。

而如果只靠在家務農種地,靠變賣糧食換錢根本無法維持上述幾項開支。畢竟即使是風調雨順的年份裡,一畝地的一季糧食去掉耕田、灌溉、薄膜、農藥化肥和種子成本後能夠賺500塊錢已經是幸運的事,根本不能夠填補上述幾項開支。但是老人看病、子女教育和親朋往來的開支幾乎無法減少。這幾項開支一般由不得自己做決定。



因此許多人便在日常生活支出上不斷壓縮成本,省吃儉用。夏季捨不得開電風扇,冬季捨不得生煤爐取暖,一年四季捨不得看電視,晚上不敢熬夜太晚怕電燈亮太久浪費錢。三里二里路能走路就捨不得騎電動車。

自然,如果能夠使用自家糧食作物收穫後剩餘的秸稈,或者利用農閒時去山上撿來的樹枝樹根燒火做飯。儘管使用傳統的柴火灶會髒點累點,但是可以很好的減少家庭支出。因此老百姓捨不得使用昂貴的煤氣灶做飯。



誰都想擁有好的生活和更高的生活品質。出門有豪車車接車送,回家後有空調暖氣熱水器等各類現代化家電。飯菜可以一個月不重樣,換著法子每天都是嘗試新鮮花樣。但是客觀條件和農村老百姓的經濟收入水平不允許。

所以奉勸那些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並且有著豐厚的收入和一應俱全的物質生活的專家學者們,不要再“因居廟堂之高而忘江湖之艱辛困苦”。多考慮一下中國底層老百姓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