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年代》:勇氣失去一次就是永久,然無對錯

一位氣質優雅的男士,在花店,分別訂購了一束白百何與一束黃玫瑰,給兩位不同的女性。明明,他愛的是送黃玫瑰的女士,卻堅持娶送白百何的姑娘……

彈幕飄過:渣男…….
看到一半兒,彈幕依舊是這男人壞了…….

《純真年代》:勇氣失去一次就是永久,然無對錯

《純真年代》這部1993年上映的電影,純粹因為微瑞納·瑞德我才看的,看到一半兒我還沒看懂。小說在許久以前,久遠到可能是我小學五年級就讀過了,所以內容忘了百分之九九,人真是遺忘的機器。於是邊看電影邊翻書,直到最後,我才明白故事的含義。
阿切爾與艾倫是兩個來自美國上流社會的青年,一位是未婚的優雅男士,一個是準備離婚的貴族太太,兩個人彼此傾心,然而卻迫於家庭及周遭的壓力,就算痛不欲生也不能在公開場合表達這種感情,甚至於要想盡一切辦法去掩蓋。到了最後,就算自己下定一千個決心去衝破周遭的限制而追逐內心所想,還是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以至於再次有機會在巴黎相見,阿切爾已經失去了所有再見的勇氣。
這個故事十分耐人尋味,一方面說明愛情從古至今都是一種很獨特的存在,但卻有時代性;另一方面也道出了一個事實,一件在你年輕的時候沒有勇氣去做的事情,在你年老以後,就更沒有勇氣了。

《純真年代》:勇氣失去一次就是永久,然無對錯

以我們現在的角度去審視男主阿切爾,一開始我也會覺得他腳踏兩條船的態度實在讓人難以忍受。後來我明白,出身上流社會的他,雖然行為舉止優雅、氣度不凡,可也深諳那個時代美國上流社會的種種規則,稍有不慎就會被千夫所指,跟一個打算離婚的女士結婚,別說自己家人的態度,就是整個上流社會也不答應。於是為了兩個人的家庭和周圍人的評價,男主阿切爾也好,女主艾倫也好,都用盡一切可能的心思去避免這場災難,哪怕用一生去煎熬這種痛苦。

最後男主阿切爾的兒子已經快結婚了,他的妻子梅也去世,按照常理,他完全可以去尋找單身的艾倫,重續前緣。然而兒子說出媽媽臨終前的話:說他是一個靠得住的男人,關鍵的時刻懸崖勒馬。這樣的話,又一次遏制了阿切爾本來重燃的熱情,他失去了尋找從前的勇氣,固守在原地,只能風雪中轉身往回走。

這個表面看似為尋求真愛而不得的故事,其實是在說人生一旦放棄了尋求自己理想的勇氣,那這種勇氣也就一去不返,再也不會回來了。可到底是冒著眾叛親離、身敗名裂的危險去追求自己所想,還是在世俗的眼光中過中規中矩的生活,是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題。

尤其當你下定決心,對著一個純淨典雅又漂亮的姑娘說:雖然你很好,好的無可挑剔,可我卻想跟一個已婚女士浪跡天涯。姑娘用清澈見底的眼神看著你說:對不起,我已經懷了你的孩子,你不可以走了…..別說那是19世紀的事情,就算放在今天恐怕也不會有幾個人還會堅持跟情人天涯海角雙宿雙飛吧。

多少人不滿自己的現狀,想要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也只能想想,只是說說,發個微博,或者發個朋友圈表達一下。如若真的放棄已然熟悉的環境和優越的生活狀態,過雲淡風輕的日子,卻沒幾人能真的做到!

有人說:有勇氣的人,不考慮結果,考慮結果的都是懦夫。可勇氣是否正確,有時我真不知道。

《純真年代》:勇氣失去一次就是永久,然無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