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燕太子慕容寶領兵討伐北魏,結果被拓跋珪在參合陂打的大敗。“參合陂”到底在哪兒?

神舟六


參合陂的位置眾說紛紜,主流說法有四個,一說是位於內蒙古涼城附近,一說位於內蒙古豐鎮縣北境,還有人認為在山西大同境內,最後一種說法認為在大同東北的陽高縣境內。

考察參合陂的地理位置,首先要搞清楚“參合陂”三個字的地理含義,因為中國古代的地名一般都會沿用。“陂”在古漢字裡面是一個描述地形地貌的名詞,指的是山坡、長坡地形,也可以指代池塘,湖泊。因此可以初步斷定參合陂這個地方應該是在山地地區或者在大面積的水域旁邊。

那麼“參合”指的又是什麼呢?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設置了“參合縣”,這個縣治的所轄範圍在今天大同市陽高縣的東北部,治所在陽高縣莫家堡。隨著時間向前發展,原本的參合縣很可能經歷了行政級別的變化,不過按照地名沿用的傳統,“參合”兩個字得以保留,因此,後來的參合陂很有可能就是西漢時期的參合縣附近。

通過上面的推論,我傾向於相信“參合陂”就是今天大同的陽高縣。


星空史話


關於參合陂的地理位置,迄今有數種說法。一說在內蒙古涼城附近,分涼城西北說和涼城東北說。王仲犖持涼城西北說,韓國磐持涼城東北說。二說在內蒙古豐鎮縣北境。丁謙雲:“豐鎮縣北境曰奇爾泊者,與參合陂地相符。”三說在山西大同市境內。呂思勉認為“參合陂,今山西大同縣東南,或雲在陽高縣東北。”。馬長壽認為“代郡參合陂,今山西大同市東。參合,今山西陽高縣北”。嚴耕望、田餘慶等認為在今山西大同東北的陽高縣境。

不過我覺得北魏前期的“參合陂之戰”戰場,是在今天的大同市陽高縣一帶,而非內蒙古涼城一帶。酈道元之所以在《水經注》中有“逕參合縣南,魏因參合陘以即名也。北俗謂之倉鶴陘。道出其中,亦謂之參合口。陘在縣之西北,即《燕書》所謂太子寶自河還師參合,三軍奔潰,即是處也。魏立縣以隸涼城郡也。西去沃陽縣故城二十里。縣北十里有都尉城”的記載,與北魏中期(具體時間已不可考)“參合縣”的移置有關。當酈氏之時,參合縣已經由今天的陽高一帶移置於內蒙涼城一帶,酈氏又誤將“參合陂”認為是山中的一道斜坡路,遂附會為“道出其中,亦謂之參合口。陘在縣之西北,即《燕書》所謂太子寶自河還師參合,三軍奔潰,即是處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