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界圍棋大賽從不用國際象棋常用的瑞士制規則?

柯北道爾


瑞士制是介於單循環和淘汰制之間的一種賽制。瑞士制不太適合圍棋國際大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瑞士制要求每個選手都下同樣輪次的棋。國際大賽重競技,重商業,基本只在乎冠軍和前幾名,不在乎後面選手額具體排名,

所以主辦方沒必要養著所有選手下完所有輪次,這樣費用過高。而淘汰賽人數越比越少,使得比賽可以多個階段進行,拉長比賽用時間更利於宣傳效果。(想想如果用瑞士制,後面幾輪,還要讓排後面的選手坐飛機來下完最後幾輪?有意義?)

2.瑞士制的有冠軍可能提前就決出了,也沒有嚴格的冠亞軍決賽,這從商業上看,明顯不夠刺激,也懸念不足。淘汰賽最後一輪就一盤棋,可以聚焦所有的資源。

3. 淘汰制每輪不允許以平局結束,必須決出勝負,而瑞士制可以接受平局輪次。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平局很多,而且還涉及先後手利益不公平的因素,用淘汰制成本過高(要先後手各下一盤,如果打平加賽也要加2局),更適合用瑞士制。而圍棋沒有和棋,用淘汰制成本低。

4.瑞士制有小分因素,這意味著只有所有選手每一輪都認真下,比賽結果才公平。但這對於國際大賽顯然是不現實的。一來到了後面選手如果沒機會爭取好名次,可能不會盡全力(又沒有錢拿,不如出去旅遊了)。而且國際比賽涉及國籍,為了照顧本國選手奪冠,選手可以選擇合力阻擊別國選手,而對自己國選手放水,想想都能亂成一鍋粥。

暫時想到這麼多。



沒好用的名字


採取什麼制度,是取決於那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而非取決於其他制度的任何屬性。

圍棋賽機制採取現在的制度,是因為現在的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因為其他什麼制度的不合理性。你想要讓圍棋賽機制採用什麼瑞士機制,需要你將你所擁戴的機制的相較現在圍棋機制的更合理性論述清楚。若你說的機制更好、更有利於圍棋賽本身,那自然應該用啊。

對了,你那國際象棋比賽,為何不採用圍棋賽制?

對了,說說這個“瑞士制”。這個“瑞士制”就跟那個“禁弩”一樣,是為了降低“不可控”、“突發”現象,是為了“保護”既有的“舊貴族”,減少新生力量的爆發機會。就是個垂垂老矣行將就木的“機制”。

——無陳詞濫調,無不知所云,無酸腐雞湯,無繽紛喧囂,唯有一點赤誠真意,一點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輕落玉指點贊、高抬貴手轉發;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見,請評論中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