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縣:“五抓五到位”確保扶貧資產管理有序推進

作為全市扶貧資產管理試點縣之一,扶風縣把扶貧資產規範管理作為提升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果、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和有力抓手,立足縣域實際,結合本縣扶貧資金、扶貧項目、扶貧資產管理的現狀,在加強調研的基礎上,深入分析、認真研判、全面規劃、科學部署,以“五抓五到位”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步驟、夯實工作基礎,確保扶貧資產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扶風縣:“五抓五到位”確保扶貧資產管理有序推進

一抓組織領導,確保工作安排部署到位。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扶貧資產規範管理重要性認識。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主動擔當,加強調研指導,及時成立扶貧資產管理中心。根據扶貧資產管理的流程和環節,中心內設“一綜五組”6個專責工作組(即綜合協調組、資產摸評組、資產確屬界定組、資產管護組、資產運營組、資產監督組),負責組織部署、統籌推進和督促指導全縣扶貧資產管理工作。同時,指導各鎮(街)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扶貧站、農業組、財政所等部門人員參加的扶貧資產確權工作領導小組;縣級相關部門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各鎮(街)相關人員參加的扶貧資產確權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組織建設,確保工作安排部署到位。

二抓制度建設,確保資產規範管理到位。強化制度保障,完善頂層設計,細化、深化、分化各項制度,確保制度的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扶貧資產管理長效機制,確保扶貧資產規範管理。結合縣域實際,制定印發《扶風縣扶貧資產管理辦法(試行)》(扶辦發〔2019〕13號)明確扶貧資產管理的範圍類別、責任分工、資產摸底、權屬界定、檔案管理、資產管護、資產經營、收益分配、資產處置、監督管理等內容。根據關鍵環節和步驟分別細化制定了《扶風縣扶貧資產管理中心責任分工》、《扶風縣扶貧資產管理中心資產經營制度》、《扶風縣扶貧資產管理中心收益分配製度》、《扶風縣扶貧資產管理中心資產處置制度》;制定印發《扶風縣扶貧資產摸底指導意見(試行)》、細化經營性和公益性扶貧資產的具體類型,明確規定各類扶貧資金可形成兩類資產具體的範圍,建立資金可形成資產項目目錄。制定扶風縣扶貧資產臺賬目錄索引、扶風縣三級扶貧資產管理臺賬模板等,提高各項制度的系統性及可操作性,確保各項工作規範管理到位。

三抓關鍵環節,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堅持目標導向,強化責任落實,嚴把時間節點,緊緊圍繞“管好扶貧資產,發揮長期效益”的總目標,狠抓關鍵環節,在“管好、用好、用活”扶貧資產上下功夫,確保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地。一是上下聯動摸清資產底數。從1月份開始,全縣統一安排部署17個部門、8個鎮(街),依託全國扶貧信息開發系統和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上下聯動,運用“一上一下”工作法,對2016年至2019年度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財政涉農整合資金、行業扶貧資金、蘇陝協作資金等投入脫貧攻堅的資金形成的經營性和公益性兩類扶貧資產進行全面摸底、系統梳理,確保“資產清,底子明”,為後續扶貧資產規範管理夯實了基礎。二是把好三關明晰資產權屬。釐清扶貧資產權屬是扶貧資產挖潛增效的關鍵,3月5日,全面啟動全縣扶貧資產確權登記工作,通過把好扶貧資產確權登記“程序關、規範關、精細關”,紮實推進扶貧資產確權登記工作。三是分級分類建立臺賬。在前期明晰產權的基礎上,引導鎮村、縣級相關部門對已形成的扶貧資產分級分類登記造冊,明確每項扶貧資產的身份信息。登記內容包括資產名稱、類別、購建時間、預計使用年限、數量、單位、原始價值、資金來源構成、淨值、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收益權人、收益分配及資產處置等信息。建立完善“一總四類”(全縣扶貧資產總檯賬、縣級部門、鎮、村、到戶四類)扶貧資產管理臺賬,為扶貧資產檔案管理和動態管理奠定基礎。

四抓探索創新,確保管護運營到位。在前期權屬界定、臺賬完善的基礎上,確定“2鎮4村”為扶貧資產規範管理的試點鎮村,積極探索創新多層次、多樣化的管護、經營模式。公益性扶貧資產主要採取農村公共基礎管護“1+7”模式,其他類型公益性基礎設施運營維護由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優先聘用貧困群眾。扶貧資產由資產所有權者負責經營,鼓勵創新管理方式,探索自主經營、委託經營、合作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管理模式。力促扶貧資產“管好用好長受益,保值增值不流失”。

五抓規範管理,確保資產監督到位。積極探索多主體參與的監督管理體系,將資產建設運營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審計部門、資產受益群體、社會各界及廣大群眾積極納入監督主體,發揮監督職能,應參與扶貧資產日常監督。根據扶貧資產性質、類別進行針對性確定監督重點,重點監督資產權屬界定、資產經營、收益分配、資產處置、資產管護等扶貧資產管理關鍵環節。探索制定和完善落實公開公示、定期巡查、審計監督、績效考核、第三方評估等監督體系。確保讓“扶貧資產在陽光下發揮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