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關係有那麼鐵嗎?有一天會翻臉嗎?

澧河釣魚人


如果熟悉國際關係的朋友,會了解傳統國際關係分析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那就是:國家之間的關係基本上是利益關係。


所以別看美國和日本如今關係非常好,這只是利益相契合。利益散失,關係就會出問題。

先舉個例子吧——

烏克蘭和俄羅斯如今是什麼樣大家都清楚,原因是什麼?

就是利益之爭嘛。

但是要知道烏克蘭和俄羅斯在人種上是最親密的國家。他們同屬東斯拉夫人,全球只有三個東斯拉夫人主體國家,除了俄羅斯烏克蘭之外,那個是白俄羅斯。

因此這三國實際上就等於一個國家,在蘇聯時代除了俄羅斯作為蘇聯主體之外,蘇聯在聯合國還有兩個代表席位,就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可見這三個國家關係的不一般。

包括當年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給了烏克蘭,其實也是從這個“不分彼此”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

但是目前呢?

烏克蘭是和俄羅斯矛盾最大的國家了吧!

俄羅斯不僅佔領了烏克蘭土地,還策動烏克蘭東部的動盪,烏克蘭則要脫離俄羅斯的同文同種的兄弟,反而加入歐盟和北約。

這真是兄弟鬩牆,世事無常。

原因就是利益之爭。

從這個角度而言,美國和日本的關係當然有可能有一天翻臉,而且很可能還存在再次兵戎相見的風險。

不過美國和日本目前看不到兵戎相見或者翻臉的跡象。

日本和美國目前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

他們的共同利益在於在亞太地區維護彼此政治、經濟和軍事優勢,同時遏制可能威脅到彼此的俄羅斯等方面的壓力。這是兩國能夠維持同盟關係的基礎。也是看起來比較鐵的基礎。

就如同二戰期間蘇聯和美國也能結盟共同反法西斯一樣,任何兩個國家只要共同利益大於彼此分歧,他們就是關係好,就是好夥伴。

某一天這個共同利益消失了,那麼分歧暴露了,關係的蜜月期也就結束了。

比如納粹被消滅了,美蘇立刻就進入到了冷戰的鐵幕時代。

美國和日本未來也會從利益角度出問題。目前還看不到。


木春山談天下


日本不會跟美國翻臉,並不是因為兩國關係有多好,而是因為它們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即使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美國也不會給日本翻臉的機會。

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在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算是扯平了,二戰結束之後,日本與美國沒有領土問題,反而是與周邊的韓國、俄羅斯和中國有領土爭端,除了領土以外,其他問題都是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的,美國和日本之間無非是經濟問題。



日本與韓國和俄羅斯有島嶼爭議,無論是與韓國的獨島,還是與俄羅斯之間的北方四島,實際控制權都在對方手中,根據《和平憲法》,日本雖然沒有發動戰爭奪取島嶼的權力,但是賊心不死,而日本想要奪回島嶼,不管採取什麼方式,都離不開美國的支持。


日本是二戰戰敗國,而美國則是戰勝國,同時也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因此在日本留有5.2萬人的軍隊,防止日本東山再起,再次禍害東亞地區。

駐日美軍幾乎可以控制整個日本,從最北端的北海道到最南端的沖繩(琉球群島),都處於美國的管控之下,隨時監視日本的一舉一動。而日本最重要的東京地區,美國佈置了橫田和厚本兩個空軍基地,而橫須賀是美國第七艦隊總部,東京地區的防空識別區由美國管轄,即使是日本自己的客機穿過也必須駐日美軍批准,日本敢跟美國翻臉,美國隨時可以炸平東京。

由於刑事案件屢禁不止,魚鷹又隔三差五墜機,當地民眾強烈要求美國在普天間和嘉手納的駐軍撤走,但是美國無動於衷,因為駐日美軍不是日本請來的,而是看管日本的,不過近年來美國有所鬆口,願意把軍隊撤往關島,但是什麼時間沒有確定,而且也不可能全部撤走。



日本和美國之間是奴僕與主人的關係,並非貶低日本,事實確實如此,誰見過奴僕跟主人翻臉的?除非是不想活了。


視野新觀


短期內不會翻臉,日本肯定會能忍盡忍,但是長遠來看,也必然翻臉,因為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本來就是這樣的,日本和美國可以在二戰中成為主要的敵人,也能在現在成為主要的盟友,今後也肯定會繼續翻臉的,畢竟利益上是有衝突的。

日本和美國現在之所以維繫著不翻臉的盟友狀態,實際上是日本對美國的各種壓制作出不斷的隱忍獲得的,當美國指出要平衡和日本的貿易逆差時,日本能接受每年多進口美國貨物700億美元的協議,當美國指出日本應該為美國駐軍掏錢時,日本承擔了駐日美軍的經費,當美國要增加對日本的鋼鋁關稅時,日本也無可奈何的忍了下來。

美國操控了日本的軍事、外交和政治經濟,一旦日本顯露了要在某一個領域達到或者超過美國水平的時候,美國就會出手收割日本的成果,比如用廣場協議讓日本經濟冰凍至今已達20年時間,一舉解除了日本在電子產品、機械製造上對美國構成的衝擊,美國用美日安保條約規定了日本軍事發展的空間是多大,日本只能在這個框架內發展。

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的基礎上的,是美國用絕對的實力換來的,其實日本並不服,日本是一個崇拜強者的國家,也曾經對英國言聽計從,為了英國的戰略打了一場日俄戰爭,現在也只是換了一個盟主而已,但是一旦美國從第一大國的寶座上滑落下來,對日本的控制力減弱,比如駐軍減少,經濟控制放鬆,那麼日本必然會是第一個站出來不服美國的。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被核彈攻擊過的國家,而且還是兩次,而且都來自於美國,這一點日本很難徹底忘懷,歷史的、最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都因為美國的實力高壓一直忍而不發,但是一旦這種實力優勢不復存在,那麼所謂的美日鐵哥們狀態也就到頭了。


海事先鋒


曰美關係是一種非正常關係。日本是被美國打趴下的,美國好不容易獲得了這個機會,實現了百年殖民日本的夢想。所以,美國不想離開日本。嚴格地講,日本是在美國的刺刀下生活。美國想把它改造成什麼樣,就改造成什麼樣。二戰後的日本是“和平憲法”,現在根據美國的需要有了修改和平憲法的可能。一切做的天衣無縫,象日本的願望一樣,其實是矇蔽別人的眼睛。日本想用籤和平協議與俄羅斯交換回北方四島,俄羅斯自然不答應。有一次普京有意無意露出一句話,認為日本是一個沒有主權的國家。這麼說來,日本與俄羅斯籤和平協議,能否很好的執行都會受到美國的影響。


二戰後的日本作為美國的僕從,在日本海擔任著圍堵俄羅斯的任務,也分了西方世界一杯羹,經濟上還是很不錯的。但如果脫離了東亞及東南亞的兩場戰爭,日本也不會富的流油。所以,日本發的是戰爭財,是不義之財,是美國扔給日本的一塊骨頭。後來日本膨脹了,居然聲稱要買下美國。美國找了幾家在廣場旅館簽了個廣場協議:三年內美國兌日元下降了50%,從此日本跌入坑中怎麼也爬不上來了。據瞭解日本當時也是不想籤的,但經不住美國的威脅利誘。最後籤協議的5家中別國都恢復了生機,只有日本被抓了“大頭”。看來在盟友體系內,日本的地位還是很可憐的。


日本並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國家,對美國的不滿只能強壓在肚子裡,委曲求全是日本政府的一個特色。另一方面,日本又固執又強橫,只是因為被美國打敗,受相關條約限制不敢露出牙齒。如果有一天美國不再能拴住日本,日本與其反目是一定的。所以,美國也不怕日本尷尬,常在外邊講:要不是美國在日本駐軍看著日本,日本軍國主義早已復活了。這個話倒是道出了日本社會存在的暗流湧動,看看日本議員們集體“拜鬼”就知道。美國人在日本駐軍不敢離開,就是怕有一天靖國神社的鬼跑出來,找美國算帳。但,美國人常常不顧一切,利用日本充當馬前卒的做法,說不定某一天會自食苦果。


天太2


要分析日本和美國的關係,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二戰之後的國際秩序,在二戰之後形成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而當時的法西斯軸心國德國和日本,分別被美國和蘇聯控制,德國被一分為二,變成了東德與西德,而日本基本上由美國完全控制,在上個世紀西德由美國控制,東德由蘇聯控制。不過後來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德國最終獲得了自主權。而現在的日本,就等同於當年的東德,由於美國依舊是強大的國家,所以現在的日本政府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親美政府,因此他們的關係確實非常鐵。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和美國開戰,最終選擇了投降,而美國也沒有攻上日本本土,對日本實行了一種半殖民統治,這可以說是一種恩賜。畢竟是日本先偷襲珍珠港向美國開戰,自己戰敗了應該也毫無怨言。戰後形成了在經濟和軍事上依附美國的政治體制,美國產業鏈的外遷首先就想到了日本,這也使日本的經濟發展起來,現在的日本電子產業和服飾文化產業,都是歐美低端產業外遷之後,日本通過借鑑學習發展起來的,當下日本的軍隊被限制在和平憲法之內,所以不能對外發動戰爭。美國在日本設有軍事基地,所以說在軍事上日本是依靠美國保護的。

在二戰之後日本的經濟曾經一度超過美國,在那個時期,日本非常想擺脫美國控制,不過最終日本和美國簽訂廣場協議,陷入了幾十年的經濟倒退期,而且政治也不斷的發生動盪,日本更是世界上更換領導人最快的國家,這當然是美國的一種策略,目的是阻止日本的壯大,讓日本作為自己的一顆棋子。

日本要想擺脫美國的控制,除非美國出現蘇聯當年的情況,否則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日本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島國,而且經濟自主權也不在自己手裡,所以擺脫美國十分困難。或者美國喪失了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日本則可以在經濟上依附中國,尋求和平發展壯大的機會,不過無論美國和中國哪個國家壯大,都不會允許日本再一次窮兵黷武。因為中美兩國都是在二戰中和日本敵對的國家,現在日本著重發展與歐洲的關係,不過歐洲這幾年來一體化進程失利,導致日本利用歐洲崛起的計劃付諸東流,可以說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日本仍然會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所以近幾十年日本和美國翻臉的可能性不大。


四十五度歷史


美國地緣政治大師級人物亨廷頓在1994年出版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對於日本的描述是這樣的:


日本的結盟行為“基本上是搭車而不是均勢”,並且總是“與支配力量結盟”。一位在日本居住多年的西方學者說:日本人“比大多數人都會更快地向不可抗拒的力量卑躬屈膝,並與被認為在道德上佔有優勢者合作……也會最快地怨恨道德上軟弱和正在退卻的霸主濫用權力”。隨著美國在亞洲作用的下降,中國成為最強大者,日本的政策也會作出相應的調整。事實上它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基肖爾·馬赫布巴尼指出,中日關係中的關鍵問題在於“誰是老大?”答案正在變得明朗。“儘管不會有明確的聲明或協議,但日本天皇選擇了在1992年訪問中國,當時北京在國際上仍受到相對的孤立,這是意味深長的。”


亨廷頓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物,聰明到什麼地步?亨廷頓1927年出生於紐約,高中畢業進入耶魯大學,這年他菜16歲,畢業後服役於美國陸軍,退役後又獲得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而在1950年,也就是亨廷頓23歲的時候,就在哈佛大學政治系獲得了教學職位,並且在1959年,也就是亨廷頓32歲的時候,就成為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


中國能有幾個人在23歲能在清華或者北大獲得一個教職?他獲得教職那可是在哈佛大學,23歲,怕是很多人連本科剛剛畢業吧。


亨廷頓對於日本人的描述一針見血:

比大多數人都會更快地向不可抗拒的力量卑躬屈膝,並與被認為在道德上佔有優勢者合作……也會最快地怨恨道德上軟弱和正在退卻的霸主濫用權力


在亨廷頓的筆下,當時的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正如同亨廷頓所說的:“基本上是搭車而不是均勢”,這是什麼意思?


英國搞的就是均勢政治,英國認為在歐洲大陸上不能出現一個過於強大的國家,因此英國人在法國崛起的時候打法國,在德國崛起的時候打德國,在俄國崛起的時候打俄國。

而同樣為島國的日本,則是“搭車”,誰贏了,誰勝了,誰優勢了,它就跟著誰。


他接著寫到

日本人思考本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時,往往根據其國內模式來類推。他們傾向於把國際秩序看作日本社會內部的文化模式的外部表現,而這種模式是以垂直組織結構的相關性為特徵的。日本對國際秩序的這種看法,受到了它在現代以前與中國關係(進貢制度)的長期經驗的影響。


也就是說迄今為止,日本依然沒有擺脫所謂的“朝貢思想”,其實韓國也一樣,所謂朝貢思想,指的是當年中國所建立的一套朝貢制度,在這個朝貢制度之下,周邊小國對中國進行進貢,日本有朝貢思想,韓國也有所謂的“事大主義”,本質上是和日本一樣的。


日美是否鬧翻,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夠維持世界第一霸權的存在,在美國越疲弱,GDP佔據全球GDP總量越低的時候,則日本擺脫美國控制的慾望就越強,如果有一天美國被某些國家所超越,則日本會毫不留情的拋棄美國,去追隨大流。


而且日本在拋棄美國的過程中,絕對不是某些人所想象的“和平分手”,甚至連今天英國脫歐的級別都達不到,演變成暴力衝突也不奇怪,亨廷頓說的非常清楚“也會最快地怨恨道德上軟弱和正在退卻的霸主濫用權力”,當年中國就吃過這種虧,記得不記得當年日本怎麼對待已經衰落的清朝的?


日本改革家教育家福澤諭吉,也就是被印在日元上的這位


這位福澤諭吉在早先寫文章的時候,多少對於中國還有點念舊之情,結果越到後來,越位暴戾,在甲午中日戰爭後,福澤諭吉到最後徹底成了個軍國主義分子,這就是典型的。


而亨廷頓作為美國重量級智庫,很早以前就已經對此有所預言了。


李建秋的世界


日本和美國的關係非常特殊,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打敗之後,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美國陸軍中將麥克阿瑟踏上了日本的領土,對日本進行一番精心的改造,並未成為日本的太上皇,讓日本天皇成為一個擺設,並讓美國政府凌駕於日本政府之上,日本很像是美國的一個殖民地,美國才是日本真正的統治者!

第一個問題,日本和美國的關係真的很鐵嗎?日本和美國的關係沒有那麼好,日本並不想被美國統治,但是日本沒有任何辦法,日本是戰敗國,美國在日本有駐軍,駐軍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日本,只要只要企圖擺脫美國的控制,或者是日本想超越美國,美國就會先解決日本。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財政開始赤字,日本的經濟位居世界第二,很有可能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美國就逼迫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讓日元升值,讓美元貶值來提高美國的出口量,日本就這樣在美國的陰謀中失去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

美國刻意打壓日本,就是要阻止日本的崛起,日本就是美國的敵人!其次,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友,日本也是美國的棋子。美國在日本駐軍,不止是防止日本崛起,重要的是遏制周邊國家的發展,並對日本週邊國家形成軍事威脅,既保證了日本的安全和利益,也保證了美國在亞洲的利益。

第二個問題,日本會不會和美國翻臉?答案是肯定的,日本一定會和日本翻臉,但是日本現在打不過美國,被美國的原子彈大轟炸給打怕了,在美國霸權沒有結束之前,日本一定會小心翼翼對待美國,在美國面前卑躬屈膝,為美國鞍前馬後。當美國霸權徹底衰落之後,日本就會和美國徹底翻臉,日本還要報仇,找美國算賬,像特朗普對待安倍晉三那樣對待美國,騎在美國的頭上撒尿。

日本雖然是彈丸之國,但日本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民族,日本今天的對美國的忍耐就是為了將來可以打敗美國,日本不想被美國控制,更不想被美國殖民,日本想做自己的主人!日本當年敢偷襲珍珠港,今後也敢偷襲珍珠港!


老鱷魚觀天下


現在不過是面和心不和而已,日本現在對美國是敢怒不敢言。德國和意大利早已擺脫二戰桎梏,日本現在還是被美國所束縛,是一個“非正常”國家。應該說, 自二戰戰敗以後。日本徹底丟失自明治維新以來獲得的各種國際政治利益和海外領土。領土範圍僅限本土四島。日本政府現在最大的目標與最核心的戰略就是如何徹底擺脫美國給他帶的枷鎖,同時還要保持與美國的戰略盟友關係。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個事對日本太難。

我們也可以確定,日本如果真的解脫美國的控制,拿下套在日本脖子上的枷鎖成為正常國家的時候,原因只有兩點,一是美國戰略利益從東亞地區撤退的時候,東方大國完全崛起,美國唯有退避三舍、第二點就是日本戰略擎天大逆轉,日本導向東方大國 。美國只有退出。一言以蔽之,日本能否擺脫美國控制,就在於東方大國。現在美國的利益就是維護 他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現在東亞已經成為新的世界經濟中心,在此情況下,美國必須要加強控制日本。而日本現在處於戰略矛盾狀態,日本既希望加強與美國的關係提升“價值”。又想“獨自立戶”。處於左右為難的地步。如果日本僅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安全。自身的能力就能做到,但日本肯定不會這樣做,恢復昔日 榮光是日本最大的嚮往。


日本要想再次發達,必須要和東方大國徹底和解和聯合,而美國又把日本當作施壓東方大國的一顆棋子,而日本絕不甘心作為棋子,日本對美國當年的兩個“山藥蛋”一直是銘記肺腑,日本肯定要報復。70年的管束讓日本憤恨不易。美國可以讓日本經濟 強大,但絕對不會 允許日本成為政治和軍事大國,美國雖然不 懼日本,但也不會放鬆對日本的控制。即便美國和東方大國徹底決裂,日本也未必站在美國一邊。應該說,美國日本的關係就是 塑料花關係,一旦戰略平衡打破,美日必然翻臉,美國和日本,地緣政治上有矛盾,(兩國戰略利益點不一樣)歷史有血海深仇。兩國的關係不可能一笑泯恩仇的。兩國未來要麼一戰,要麼狼狽為奸”欺負人”美日兩國和平共處的可能性不存在。日本可定要報復美國。

日本和美國的關係很像宗主國和殖民地的關係,現在兩國不過是互相利用,現在不過是利益趨同罷了。一旦美國國力衰退,日本一定會狠狠咬上美國一口 。但日本肯定 現在根本無法擺脫美國的控制 。再加上東方大國的關係。美國日本的翻臉可能性不大 。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日美關係是一種特殊的奴隸與主人,互相利用的關係!二戰時期美國賣給日本很多武器石油等戰爭資源,美國發了戰爭橫財,日本取得了戰爭的硬需求!1943年日本偷襲珍珠港,與美國撕破臉皮,美國也脫下戰爭橫財的商人外衣,直接對日本宣戰!在隨後的中途島古今最大的海戰中一舉擊潰日本海軍主力,另日本進入收縮狀態!1945年的兩顆原子彈,徹底打敗了日本的自尊心和戰爭行為能力!隨後美國佔領日本,打破天皇神的傳說!而此時北方強大的蘇聯舊了日本的命運!美國免去了日本絕大多數的戰爭賠款,並大力扶植日本的經濟,作為美國在東亞的戰略橋頭堡,美國常期在日本駐軍!

日本也是利用了美國,在戰敗初期,日本的經濟跟當時的新中國相差無幾,破敗不堪!依附於美國,取得美國的經濟援助是日本戰後迅速崛起的必要條件!日本苦心經營幾十年,中午在八十年代中期稱為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這才引起美國的警覺,直接一個“廣場協定”擊潰了日本的經濟,失落了三十年!

美日關係一直很微妙,日本一直想成了一個正常國家,但是美國不允許!日本想成為亞洲領袖,因為中國的快速強大也落空!想融入亞洲經濟圈,一個釣魚島事件直接粉碎了中日的貨幣互換!現在日本又稱為美國遏制中國的橋頭堡,成了美國東亞的重要棋子!日本是一個很頑強和卑略的民族,值得我們時刻警惕!


尋浪飛


無論是因為戰略誤判,還是日本發動亞洲戰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了美國太平洋基地珍珠島,惹怒了在二戰中隔岸觀火的美國,隨後日本的國運鉅變。


被“閹割”,成為了一個非正常國家,直到現在。

自從美國“重塑”了日本之後,日本就成了美國在亞太最忠誠的盟友,尤其是新千年之後,無論是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中,還是當前升級版的印太戰略中,日本都是和美國亦步亦趨,有時候甚至比美國還走在前面。

迴歸話題,美日關係真的那麼鐵嗎?有一天會翻臉嗎?

我們和日本有著千年的恩怨,這個話題,或者說對日本的瞭解,還有哪個民族或是哪個國家比我們更有發言權呢?

中國人制定一個路線或是一個戰略,動輒就是百年,這是歷史底蘊決定的,同樣的,處於東亞文化圈的日本,也有著這樣的底蘊。

  • 早在公元663年,也就是距離現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和中國發生了一場戰爭——白江口之戰。

當時日本、百濟聯軍和唐朝、新羅聯軍在白江口進行了一場海戰,結果是日本打敗。


隨後,便是日本持續幾百年的對中華稱臣,學習的過程。

  • 1100多年後的1592年,日本捲土重來,欲飲馬於黃河,狩獵於長江。隨後戰爭爆發,七年後,由於當時的幕府將軍,日本實際控制者豐臣秀吉意外病故,日本撤軍。

隨後,又是日本持續幾百年的對中華稱臣,學習的過程。

  • 再然後便是又一輪輪迴,300年後的一個甲午年,日本捲土重來,這次,當然國運輪替。

亦如我們一樣,日本也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而且因為島國、歷史因素,所以心胸狹隘,也更為隱忍,曲意迎合。但當勢已經蓄夠,勢力已經可以再次一戰時,絕對會崛起予以征服者猛烈一擊。

美國奴化日本才多少年——70年,日本動亂的戰國時代是它的兩倍,屈服於華夏的時間是70年的十倍都遠遠不止。
◎日本戰國時期。

對於一個動輒一個民族戰略是以百年來計劃的民族來說,70年只是記憶的一瞬而已。

所以日本和美國撕裂,是一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