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金融投融資圈裡的水有多深?

乾點啥會比較賺錢?這是很多金融圈的朋友一直思考的問題,金融行業賺錢的方式無非兩種:一種是金融投資,一種是金融中介服務。從概率上來說,通過金融中介服務賺錢反而會比通過金融投資賺錢的概率大,因為金融中介賺的是確定性小錢。比如天使投融資,投融資的居間方往往能夠穩穩地賺1-3個點的融資服務費用,而天使投資人承擔的風險只能自行承擔。天使投資人既有可能賺好幾倍的利潤,也有可能有血本無歸的風險,但這些都與金融中間方無關!

談談金融投融資圈裡的水有多深?

天使融資

長期混跡於金融圈的朋友會發現,但凡是項目越大的,個體從中能賺到錢的概率極小。很多大的項目往往週期長見效慢,經歷的流程極為複雜和繁瑣,除了國有企業大平臺可以承受這種時間成本的消耗,任何民營企業和個體都是消耗不起的。當然國有企業做大項目,參與的人員會有一定的政治和業績收益。這一點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談談金融投融資圈裡的水有多深?

清代老牌資本家和珅

談到金融投資,不得不說各種形形色色的金融產品了,總之收益越高的金融產品,其風險就越大,收益在20%以上的金融產品可能都會有跑路的風險。但凡是金融機構無論大小,都會弄的富麗堂皇,彰顯其不凡的實力。但往往這些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都有著數不清的債務糾葛和風險。在金融行業中,你要說自己有10%以下成本的資金可以貸款放出去,立馬有各色人等會密集聯繫你。他們會豪氣地說”10個點以下利率成本的資金,有多少我們要多少。“大家都認為拿到10個點左右的資金,就可以創造20個點以上的利潤!對於低成本資金的趨之若鶩是金融行業的食物鏈本性。

談談金融投融資圈裡的水有多深?

富麗堂皇的金融機構

然而最終我們會發現,那些拿到10個點以上資金成本的民營金融機構,拿了好幾個億。最後的故事畫面往往是這樣的:公司租賃著最豪華的辦公大樓,配備著頂配的奔馳、保時捷等,極高的薪水招聘著哈佛耶魯牛津清華北大的研究生,完後3億資金可能就剩下2個億拿來做金融投資。結果你懂的,2個億最終能剩下一個億就很不錯了。最終的結局除了跑路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談談金融投融資圈裡的水有多深?

跑路的平臺

金融圈普遍存在著這樣的認知,我要是能夠融資到十個億甚至一百個億,我一定能像馬雲馬化騰那樣成功。融資原本是用來賺錢的目的,到後來融資成為了賺錢的唯一手段!如果他們經營虧損,那就繼續擴大融資,沒有融資搞不定的事情!更有甚者,有些企業沒有別的主營業務,唯一的業務就是到處融資。經營成本就是為了融資而付出的費用。融資就是其主營業務收入來源,那麼償還融資的收入來自於繼續擴大融資。想想真的很諷刺!

這樣的案例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是時候該靜下心思考了!如果不能夠創造任何的剩餘價值,全社會的財富總量如何能夠增加?金融中介如果對於全社會財富的創造有所促進作用,那麼金融中介是很好的經濟增長催化劑—辛勤勞作的小蜜蜂!如果金融中介僅僅是分享社會財富蛋糕的食利者階層,那麼與韓國電影中所說的寄生蟲又有何區別呢?

談談金融投融資圈裡的水有多深?

韓國電影-寄生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