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其中有啥緣由

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呢?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玄機呢?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中醫本身的無窮魅力。那麼,究竟是中醫的哪些魅力,讓古人們熱衷於中醫的學習呢?

一、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其中有啥緣由

俗語“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句話來源於1000餘年前的北宋名相范仲淹。在古代,很多人如果沒有考取科舉,然後就去學醫了。為什麼呢?是為了養家餬口嗎?非也。

在古代,大部分學醫的人都不是窮人家庭,比如李時珍,如果家境太差,他能27年如一日的研究中藥嗎?若如此,他也寫不了《本草綱目》,他也震驚不了世界。

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其中有啥緣由

這正如古代科舉一樣,古人考科舉,求功名,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而是為了作為一個“士子”應有的遠大抱負。當然,古人考取功名之後,自然也就吃穿不愁了。

古代的醫生只要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即便沒有人發工資,自然也不會餓肚子的。也正是由於古代的科舉與古代的醫生有著某種共同之處,才有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

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其中有啥緣由

學中醫的人都是文化人,一般都是秀才考科舉失敗之後才學醫的,所以他們的文化功底十分深厚,又加上他們能夠將中醫學與傳統文化相互滲透。如果能夠在醫學水平上大有增益,那麼他的文化修為也會提高。

倘能做個好醫生,上可以療治君王和父母的疾病,下可以救治天下蒼生,中可以教人保健養生,益壽延年。身處底層而能救人、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還有比當醫生更好的職業嗎?

二、這其實也是文人的無奈

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其中有啥緣由

在古代,不僅官貴民賤,職業也被分為貴賤不同等級:士、農、工、商。士為四民之首,而醫生則被排在四民之外,往往與巫連在一起,合稱巫醫,一向為社會所輕。

然而,古代士人的就業門路是很窄的。說是讀書做官,其實能做上官的畢竟是少數。做不上官怎麼辦?除了一部分人恪守儒道,繼續修身齊家、過他的耕讀生活之外,多數人還有兩種職業選擇。

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其中有啥緣由

首先是當先生,設館授徒或受聘私塾,教書育人,繼續傳承儒家薪火;其次便是當醫生,“秀才學醫,籠子抓雞”古代文人學醫是很容易的事,差不多一半的書生最後懸壺濟世,走上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之路。

范仲淹對後世的影響頗大,不僅提高了醫生的社會地位,而且鼓勵了一批立志經世濟民的讀書人。正是自范仲淹以後,良醫始被尊為儒醫,醫術亦被稱為仁術,許多的讀書人最後棄官從醫。

為什麼古人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其中有啥緣由

做官,就應施行仁政;行醫,就應施行仁術,這也是文人的無奈也是中醫人的無奈和悲哀,以此自我安慰、起碼在精神上是富足的、能安慰自己的。從此,歷史上便有了兩句勵志名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正如《國語》中所說,“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正因為如此,大唐藥王孫思邈才感慨道,“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從這個角度來說,醫者與宰相,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