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廣州到武漢,無座補票,你怎麼看?

南寧衛校青年志願者


鍾南山院士,廣州到武漢乘車無坐補票,像樣八十多歲的老人,是人民忠心的服務者,是為人民腳務,不過自身的模範領導幹部。


老龔166916589


致敬英雄鍾南山院士!您手握站票,讓我們仰望!

近日網絡上瘋傳出一張關於鍾南山院士到武漢的站票,透過這一張動車票,出發時間為1月18日,起點和終點分別是廣州南站、武漢站。二等座,票價465.5元。除此之外,它還傳遞著兩個更重要的信息:無座、補票;身份證號顯示1936,已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正是這樣緊急趕往武漢的。

人們對此議論紛紛,說國足比賽都是包機,而鍾老卻是無座票,我並不奇怪,而且非常理解他。鍾南山院士手握站票,體現了他的高風亮節,讓我們仰望。

因為這一張站票,正是彰顯了鍾老這一代人的規則意識很強,任何時候都不搞格特式化,他的做法展示了個人處事風度和人格魅力。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疫情初期,武漢的局面讓人們恐慌沸騰,84歲高齡的鐘院士挺身而出,無畏無懼,一心一意為人民健康出征,為抗擊疫情奮勇而戰,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敬佩,讓我們仰望。

正是鍾南山院士的這一張站票,讓我們記住了英雄高大的模樣,讓我們記住了國家的困難,記住了英雄的勇敢。而這張車票的目的地——武漢,處在水深火熱中的武漢,最是渴望鍾院士這樣的大救星,給予武漢光明和星火。

這張站票,讓我們永遠記住了鍾院士的醫者仁心和大愛擔當,讓我們永遠記住了請戰書上的紅印,讓我們永遠記住了那些讓人心疼的勒痕……正是它們所承載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守護著我們的平安;正是它們背後的初心使命,成為戰“疫”最強大的武器。共克時艱,眾志成城,這是困難時期最好的“疫苗”和“救命稻草”。

“每一個微笑背後,都有一個疲倦的哈欠。”1月18日,鍾南山院士手握一張站票,第一次出現在武漢,這是英雄的抵達,這是光明的抵達,這是真相的開始。他在餐車上疲憊不堪地睡著了,可見乘務人員對種老的關心,不違背規則,竭盡全力,解決老人的疲憊。那張照片記錄了他奔波勞碌的身影,讓我們深深感動,讓所有人民感動。

他這一張站票,揭穿了“人傳人”的真實面紗,告誡人們“沒有特別重要的事不要來武漢,武漢人也不要離開武漢”,提醒人們“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他的這一趟武漢之行乾貨滿滿,人氣爆棚,成為中國14億人心中的英雄。

人民永遠記住了——那張鍾南山院士在高鐵餐車上滿面倦容的照片。那天是星期六,他從深圳搶救完相關病例回到廣州,當天下午開會時接到通知趕去武漢——航班已無機票,高鐵票也非常緊張,臨時上車的他被安頓在了餐車的一角。兩天之後,“肯定存在人傳人”“14名醫務人員感染”“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截了當的回答,真正拉響了抗擊疫情的戰鬥,徹底改變了武漢乃至湖北混亂不堪的局面。

疫情已經好轉,轉眼間兩個月的時光飛逝,這張小小的車票,依然讓人十分觸動。它,是一扇窗口。透過它,我們看到了英雄的低調為人和高調處事,彷彿能感受到當時時間緊迫,這位84歲老人匆匆趕車的焦急身影,看到他直奔武漢的堅定信心。

這張站票,真的很普通,他就是可以把英雄送達武漢。但又不普通,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載著鍾院士肩負使命,拉開一場抗擊疫情戰鬥的序幕。這張車票,寫滿了鍾院士的人格魅力,那就是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展現了他奔赴武漢的堅定決心。

這張站票,讓我們看到了一代人骨子裡不屈不撓的意志,任何困難都難不倒真正的英雄,無所不能的處事能力,不管多難都可以承受的勇氣。沒有飛機票 ,沒有坐票,站票也一樣可以抵達。即能承受生命之重,也能承受生活之艱。

這張站票 ,還讓我們懂得了:困難時期,有人伸出一隻胳臂摟著你,跟你聊天時,你一定要學會伸出兩隻胳臂摟著他,和他共度。擁有愛,付出愛,回報愛。人啊,“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和自由。”

人,生而為人,就要有一點高貴的精神,那就是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困難面前心繫人民,不忘初心為人民奉獻。像鍾院士這樣的科學家專家們,作風低調,誰還有理由搞特殊化呢?

中國是個法制社會,有法可依,守法高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如果制度真正落地,社會將更加和諧美好,國家將更加繁榮富強!



斑影清晨


從鍾南山院士的這張無座車票上,反映出以下2點:

1. 當時是緊急出差,沒有辦法安排辦公室行政人員去提前訂票,臨時買的只能是無座票。

2. 鍾院士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1位,根本不苛求去改乘飛機或去訂商務頭等座,這才是我們的國士風範。


笑談口腔


國士無雙說的就是這樣的人,84歲的高齡在疫情情況不明還直奔武漢,願鍾老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