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想讓中國接管重疫區的ICU?胡錫進:積極施援,量力而行

大疫當前,各國被迫各自為戰,像意大利這樣的國家陷入了極度困難。截止到3月23日8時,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達到59138例,累計死亡病例達到5476例,成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

中國已向意大利派出兩個醫療專家組,有報道說,意大利北方的倫巴第大區的衛生部長和紅十字會代表還希望中國醫療隊接管當地的ICU,中國應該以及有能力那樣做嗎?

意大利想讓中國接管重疫區的ICU?胡錫進:積極施援,量力而行

浙江省17日組建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共12人赴意大利,送行者揮手致意(中新社)

老胡提幾點建議,希望國家在做相關決策時參考。

第一是量力而行。大家知道,中國的大規模醫療戰役告一段落,暫時騰出了一部分醫療資源,但中國並非高枕無憂了。現在天天都有幾十個境外輸入病例在衝擊中國的防線,我們的醫療隊伍仍需枕戈待旦,防備疫情再起,因此我們不可能把從湖北撤出的醫護人員大批派向國外。我們只能量力而行。

第二,不能讓意大利等國有過高期待,我們只能是意大利舉國抗疫的外部支持力量,而充當不了扭轉抗疫形勢的決定性力量。我們自己不能把話說大了,拍胸脯,以至於對方期待高了而我們又做不到,援助了反而落下埋怨。中國有老話說,升米恩,鬥米仇,還有說,大恩若仇,都是這個意思。

比如,如果中國醫療隊接管了倫巴底大區一家醫院的ICU,別的醫院怎麼辦呢?中國醫療隊接管的ICU如果死亡率高了,意大利人又會怎麼想呢?這些都需要考慮進去。

意大利想讓中國接管重疫區的ICU?胡錫進:積極施援,量力而行

中國抗疫專家組在意大利帕多瓦紅會行政與培訓中心

第三,我們中國自己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對意大利及其他國家提供醫療援助,這是純人道主義援助,它會增進中意和中國與有關國家的情誼,但僅限於此。咱們不能多想,美國輿論已經將中國對外醫療援助描述成中國削弱美國領導地位的地緣政治行動,我們不能為他們提供把柄。

意大利是歐盟國家和西方陣營的一員,疫情改變不了意大利人的這種身份認同,中國的援助消除不了意大利社會與我們的基本意識形態分歧。因此我們的對意援助一定要保持在人道主義的質樸層面上,不扯別的,不做引申。

第四是,前面說了那麼多,但中國畢竟是大國,在考慮各種利弊因素之後,還是應該在他國遭難時採取積極的援助態度,為全球抗疫做貢獻是我們的義務。

特別要考慮到,意大利在中國困難的時候多次幫助過我們。

上世紀80年代,意大利援助中國在北京建立了急救中心,意方提供了800萬美元贈款,捐贈了42輛救護車。之後還援助中國建立了多個醫療急救中心,它是第一個這樣做的歐洲國家。2008年汶川地震,意大利的救援團隊在西方大國中最先抵達災區,並且派專機送來大批救災物資,建立了流動醫院。這一切中國社會不應該忘記。

在中國困難的時候很多其他國家也幫助過我們,今天當它們遭遇困難而我們有餘力時,我們要真誠地施以援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