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鐵們,你們當地的美食是什麼?覺得如何?

學會江湖論英雄


你好,老鐵!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義烏糖烊”,也叫“糖釀”這是一道用梗米和義烏正宗的紅糖做成的傳統民間涼食甜點,味道清涼,口感順滑軟糯,特別適合夏季食用。被列為義烏非物質文化遺產。

聽老人們說起,這是以前農民夏季農忙時的飯食!也是許多70年後童年記憶中的美味。

我不是義烏本地人,來到義烏也有許多年了。對於義烏美食,最讓我喜愛的就是“義烏糖烊”了。

下面我來為你隆重介紹一下這道美食的製作流程:

義烏糖烊用料:梗米、紅糖

1.將梗米用清水浸泡三個小時,撈起用石磨磨成米漿。(沒有石磨也可用豆漿機打成米漿)

2.將紅糖融化成糖漿,倒入米漿桶內,攪拌均勻。(這時候米漿會變得濃稠)

3.鍋內鋪一塊蒸籠布,將米漿捯在蒸籠布上,大火燒開蒸一小時。

4.最後將蒸好的糖烊冷卻,晾涼後就可以切塊吃啦!

(許多來義烏採購的外商也非常喜愛這道美食,可見“義烏糖烊”風味獨特。有機會你一定要品嚐一下它的味道!)








蘇蘇小廚


你好! 我是土生土長武漢人,這次疫情讓很多人隔離在家,幾天的時間,就很想吃,本地小吃和美食。很多人外地的朋友首先想到的是熱乾麵,豆皮,牛肉粉面,燒麥,湯包,煎包(煎餃)面窩,油條,涼麵(夏天),烤串,炸炸,[舔屏][舔屏][舔屏]還有很多。大多數武漢人吃早餐(過早)這些都是必備的,有些早點還是老字號的味道更棒👍🏻。






仰望明天的星空805


我們河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就是胡辣湯和燴麵了。胡辣湯是早點,大多鄭州人早上都會喝碗胡辣湯,這樣可以精神一整天。燴麵是正餐,中午或者晚上都可以食用,最多的是羊肉燴麵,也有三鮮燴麵。河南各地的燴麵口味也不太一樣,比如說方城的熗鍋燴麵等


勇往直前V笑對人生


我是重慶的,當地美食太多了,重慶味道尤其是以辣著稱。

重慶小面。小面是重慶的一款特色麵食,對於重慶人來說,早晨第一件事便是來一碗熱騰騰的小面。佐料是小面的靈魂,一碗麵的好壞全憑調料,按照配料的不同重慶小面主要有素小面、雜醬麵、牛肉麵、肥腸面、豌豆麵等多個品種。

江湖菜。尖椒雞、火爆肥腸、乾癟耗兒魚、牙籤肉、盤龍黃鱔、泡椒雞雜、等等

還有家常豆花飯,烤魚、毛血旺、串串香、當然必不可少的火鍋最霸道!!


雜雜17


老陝的美食當首推牛羊肉泡饃👍先不說它的來歷、輝煌,僅就吃法做法不但超前,還將繼續引領餐飲文化。您瞧:邀上三五好友,一落座先掰饃,這一碗泡饃可是您和廚師共同完成的美食,饃掰的大小廚師就能看出您是不是一位老吃家。掰饃時聊著天,談著事,無論是聚會還是商務統統搞定[ok]再說廚師的操作,這饃可是一碗一碗煮出來的,決對的VIP待遇,提前煮好的高湯,加上切配好的牛羊肉、粉絲等輔料,而且還要按照您的要求,口清口重、湯多湯少、饃要硬還是要軟等等,煮出水圍城、口湯、幹刨、單走等不同樣式,絕對的私人訂製[大笑]這泡饃吃起來更有講究,要像蠶吃桑葉溜邊一樣的蠶食,再配上糖蒜解解油膩,吃完後喝一小碗清湯,那叫一個舒坦👍






小車童縱橫四海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就在這分享一味土家族的“蓑衣丸子”吧。這是生活在鄂西之南大山裡的人們,過年過節家家戶戶必做的美味之一。它最特別的地方有三點:

第一:名字特別。

“蓑衣丸子”源起什麼呢?原來是因為這種丸子的最外層裹有糯米,在上屜蒸至軟爛後,一個個米粒又黏又傲然翹立,好像是披了一件蓑衣,這道菜由此得名。

第二:做法特別。

首先內裡的丸子,食材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搭配,瘦肉、胡蘿蔔、蘿蔔、山藥、木耳、蔥頭、老薑等都可以,但是需要手工剁成丁,而不是用攪拌機攪碎,這樣才能保證丸子蒸熟後仍有顆粒感,嚼頭十足。

再者,外面裹的糯米,需要先用水泡2—3小時,再均勻裹上去,如此這般,才能讓丸子蒸出來後,糯米不會幹巴生硬,軟糯綿綿。

第三:特殊的時間才有得吃。

土家人對這道美食有著特別的情感,在我們看來,它寓意著團團圓圓,你黏著我,我黏著你,一家人相愛相親。所以這道美味,通常是在過年,或者特別喜慶的日子,如家裡辦喜事的時候,才有機會吃上。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能帶給您另一種土家風味,也由此認識一下大山裡的人們,怎樣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大頭和她的黑妹


你好,佷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做為一個北方人現居廣東潮州,潮州是沿海一帶的地方,因為海鮮豐富,煮粥時以海鮮為原材料,加入當地獨特配料(冬菜),做出的美食在全國各地都頗受歡迎。個人覺得大潮州的美食,囗味清淡,養生。吃時講究一個字"鮮"字。所謂鮮,就是食材是新鮮的,現吃現殺。還有一個口味鮮,放調料只放最基本的鹽,保證原汁原味。

下面介紹一款超好吃的。砂鍋粥

潮州砂鍋粥,特點是用砂鍋煮的鹹香粥。粥是主料,配料可以是海鮮類、名種禽類等, 屬於粵菜系。

1、洗米——洗米時,兩手要輕搓米,使米的髒物被水沖洗掉。米洗好後,需要點食用油,與米一起拌勻(生米拌油後更容易煮熟,且不易粘鍋)。

2、處理海鮮,蝦最好去掉蝦線,(把蝦從背上剪開就很容易去蝦線了)其它海鮮就正常處理

3、煮粥——煮粥最好用砂鍋,溫度持久,均衡。米下鍋的同時,放入少許,冬菜是這道粥的精髓。待粥煮開後,放入處理好的海鮮,然後溫火煲,大約20分左右

4、起鍋——起鍋前放些鹽,香菜或香蔥就可以了


丫丫27138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一說到美食,我就流口水就想起自己肚子餓了。我們當地的美食有……

第一個,就是我們貴港有名的豬腳粉,8塊錢一大碗。方便又實惠,味道鮮美,我感覺我天天吃都不膩。

第二道,是我婆家人做的豬血灌腸,剛開始我也吃不慣,總覺得腸子沒洗乾淨。但是看過她製作方法後,是我多慮了,乾淨的不行。而且這道美食是我小姑的最愛,它味道鮮美,軟糯的米飯可以光吃這個都不用吃別的菜了。她一回來就想著從哪裡能吃到。哈哈

第三個厲害了,大人小孩都愛吃,就是我們街邊,也可以自己製作的酸野,各種水果口味的都有,8塊錢一斤。剛吃飽飯,嚼幾塊有助消化喲。主要是好吃,酸酸甜甜的,我的最愛。

以上就是我們廣西美食了,希望你喜歡。


夢比歲月暖很多


煎烹大蝦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餚,屬於天津菜。由於採用“煎烹”技法,可使主料直接與炒鍋接觸受熱。保持大蝦的原汁原色原味,使其色澤更為豔紅,味道更加鮮醇。尤其是用蔥、姜、蒜熗鍋爆香,更突出體現了津菜擅烹河海兩鮮的特色。其成品形、色美觀,油汁明亮,鹹鮮而甜,香美無比。

獨麵筋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天津菜。將油麵筋劃一個小口,在溫水中泡20分鐘。製作方法:蔥切成蔥花,大蒜切瓣備用。油溫六成熱時,下入蒜片和蔥花爆香。將泡好的麵筋倒入鍋中,一同再把泡麵筋的水倒入少許。蓋上鍋蓋,小火燜2分鐘。倒入醬油、蠔油、鹽、糖,並翻炒均勻。大火收汁即可出鍋。

酸沙紫蟹是一道天津市的傳統名菜,屬於津菜系。此菜色澤金黃,芡汁明亮,形狀齊整美觀,是天津特色深秋冬初的季節時菜名品。其滷汁酸甜略帶鹹辣,蟹肉鮮嫩清香,滋味醇美殊特。據已故津菜大師楊再鑫講:“這種菜餚講究酸、甜、沙口,略鹹微辣,故稱酸沙”在酸沙系列菜品中獨以酸沙紫蟹最為著名。此菜色澤紅潤,似朵朵彩雲。味酸甜,略鹹微辣,溢香醇美。

高麗銀魚又名炸銀魚,是天津地區的地方傳統名菜。以高麗糊(又稱發蛋糊,是由蛋白加工而成,與韓國無關)將銀魚裹而溫炸,再蘸以花椒鹽、辣醬油、鹹口白汁進食。其色呈淺黃,外酥鬆內鮮嫩,魚肉雪白。上桌後,滿堂飄有秋黃瓜般的清香。

扒通天魚翅是天津市的傳統名餚,屬於津門傳統風味高檔筵席大菜、頭菜。因使用一隻自上至下的完好上等整魚翅(而不是由散魚翅拼擺而成),故名“通天”。扒通天魚翅是天津傳統風味高檔筵席頭菜,堪稱“大菜之王”。此菜是早年天津飲食業公認的“魚翅大王”王恩榮的代表作。

八珍豆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屬於天津菜。此菜盒豆腐入口即化,八珍鮮美可口。每個天津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盤八珍豆腐。先把豆腐劃成塊下鍋煎成脆皮豆腐,外焦裡嫩,再將八種原料連同煎好的豆腐一鍋燴。“八珍”的說法不一,烹飪名師們選用鮑魚、刺參、乾貝等高檔原料,可由於不同地域的人們飲食習慣差別很大,原料也受到各地域的限制,基本上只要是家人愛吃的食材都可以做成"八珍",就地取材做成有各家特色的"八珍"。

老爆三是在天津地區極為流行的一道菜,下飯下酒都非常適宜,原料有羊心,羊肝,羊腰等,特點是色澤紅亮,口味鹹鮮,蒜香味濃。老爆三在天津地區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木須肉並稱為四大家常菜。

炒青蝦仁是一道菜品,主料是蝦仁;配料有雞蛋清,溼澱粉等;調料有食用油、食用鹽、蔥末等,該道菜通過將菜放鍋內煸炒製作而成。成菜後,青蝦呈自然杏黃色,外微脆而內柔嫩,細品後有蝦肉的鮮甜本味。菜餚色形,喻人,清汁無芡,鮮鹹爽口,操作、口感均異於其他風味的炒蝦仁,是地方傳統特色季節名菜。

鍋塌裡脊是天津漢族特色小吃,以豬裡脊、雞蛋、蔥薑末、料酒、鹽、麵粉、香油、小蔥沫等為原料,製作而成,色黃鮮豔,清口鮮嫩,鹹香適口。

罾(音zeng)蹦鯉魚是一道傳統名餚,屬於天津菜。以帶鱗活鯉魚炸溜而成。因其成菜後魚形如同在罾網中掙扎蹦躍,故名。特點是鱗骨酥脆,肉質鮮嫩,大酸大甜。尤其是上桌後趁熱澆以滾燙的滷汁時,熱氣蒸騰,香味四溢,熱魚吸熱汁,吱吱聲不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俱佳,格外增添食趣。


孔祥鯤


我是東北人,我們當地的美食,酸菜白肉首屈一指!在東北,入冬醃酸菜是一種傳統:家家戶戶的酸菜缸更是北方冬季的標誌,雖然現在用缸做酸菜可能只在東北農村看得見了,大多數已經被小體積儲藏箱所取代,但還是阻擋不了東北人醃酸菜的熱情。

在寒冷的冬季,做上一鍋熱乎乎的酸菜白肉(來點血腸更好),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滿屋散發著特殊的香氣,看著不斷生起的熱氣,給了人們大快朵頤的衝動。狠狠地吃上一鍋,汗流浹背的同時,補充了身體大量流失的熱量,真是大大的滿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