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问你个问题。

假如你要给一百个朋友邮寄格式统一的邀请信,邀请对方参加你举办的一项活动。

问题来了,现在有一百个信封,一百张信纸,一百个邮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邮寄速度最快?

现在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将信纸塞进信封,然后封口,再贴邮票,完毕;第二,先将一百张信纸集中塞进信封内,接着再统一封口、最后集中完成贴邮票工作,完毕;这两种选择,你觉得哪个高高效?

我相信,有人肯定会选择第二种方法。理由是集中先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可以集中自己精力、不分心,这样速度肯定也就加快了。

不是有句话,熟能生巧,不就是说的如此操作嘛?

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法,需要一封一封的来回操作,反应速度肯定会慢了许多。

如此一听,有些道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我们集中批量的去折信封、封信口,最后贴邮票看着蛮快,但是忘记了一个前提:在做这些工作之前,你需要先把信封、信纸、邮票依次摆好,才能才能开始集中统一做某一项动作。

另外,你如果先把100张信纸都叠好完毕,需要先把他们整齐码放到一起,如果没有适合的放置区域还需要花时间寻找,当把这些完毕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接着,当你把100张信纸塞进信封时,你会发现不是有一些信纸或许叠得大了一些,不得不重新返工……

这些都是前提要准备花去的时间以及进行中出现的意外时间。

如此一算,其实真正高效的做法是第一种,单个信封封口张贴要比批量信封封口张贴快很多。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这是一个实验,来自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身处创业领域,一封信一封信的去操作,要比大批量的重复做高出很多。

换句话说,创业之初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去试错,先去上一个非常简单的产品,这个产品只有一个核心功能,然后围绕着大家的反馈进行完善,再反馈、再完善,一直让它成为一个成熟、伟大的产品。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在互联网行业经常听到一个词: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这个词的背后,就是说当我们去创业之初,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市场,然后根据市场的反馈,快速调整迭代,寻到适合自己的创业成功模式。精益创业的方法是创业从0到0.1最稳妥的路径。

这个方法不是只针对平台型的创业公司,也适合个人创业时参考借鉴的方法。

在我看来,这个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和怎么科学做事的方法,让你真正明白自己到底如何正确从零开始。

比如,创作短视频。

太多人问过我,看了一些短视频相关的课程,也看了很多相关的内容,觉得自己也懂得了创作各类短视频的能力,准备放手一搏,迎接大好前途时陡然发现,要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如何从0到1这个阶段,而是如何从0到0.1缓缓起步,掌握正确的方法永远要比只是一腔热情重要太多,而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你要明白,短视频创作并不是不知道如何去拿手机拍摄,也不是不懂什么是美食或者搞笑,你也不是不会写短视频的标题文案……不要忘了,这些东西都有成功的案例,当你看完之后你会去模仿,你真正不懂的是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那就是属于通过精益创业中提到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一步步确立自己的表演风格、自己的优势所在,用户喜爱、信任你的独特之处等等。

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一次次的试错与迭代之后,最终形成的理想结果。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继续完善,不管是拍摄手法还是叙事风格都会越来越让用户喜欢,切记!不只是让自己满意,而是用户喜欢!

刚开始创作,别妄想拍摄一两个短视频就能爆红全网,自己对于背后的运营规则完全不知,只是凭借运气红极一时,之后完全无人问津。别忘了,真正的高手,不是总是夺人眼球,而是每一次都是高水准、稳定的输出。

而且,刚开始创作时只围绕一个核心点对外做内容输出,先圈定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种子用户后,在做完善迭代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进化阶段,自己学习到了,你才能一直持续不断走下去。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你想创作短视频,开始的第一步是什么?


当我们谈从0到1时,其实真正要做的是如何从0到0.1,然后再到0.2、0.3,真正到1时,表明你的创作模式已经成熟,商业变现已凸显苗头,可以说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短视频创作之路。

在我看来,“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背后的方法集中有三方面:

进行“微创新式”的二次创作,通过反馈不断迭代

俗话说,先入为主。当某一种短视频内容受欢迎时,注定会有太多人跟风而上,认为自己也可以照样成功。

其实,一种短视频类型受欢迎,只能说明这类内容受众用户多而已,不代表你具有别人同样独特的竞争力。

作家凯文·凯利在作品《必然》中说,“大多数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组。”

我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模式,“微创新”其实很合适。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何为微创新?

不是让你另辟蹊径或是完全颠覆开创一种全新模式,而是在别人成功基础之上,以微创新式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具体来讲,当你看到服装类短视频受欢迎时,你就要分析得出:美女+服装,还是帅哥+服装,还是情侣+服装,还是老人+服装。分析完毕,你就可以进行微创新,是否可以孕妇+服装,是否可以胖人+服装等等。

我要提醒你,这里的+是要有一样是你的主打,然后通过与不同的人群需求、场景消费、特殊需要、表达方式等,最后打造属于自己的微创新方法。

如果用公式可以表述为:个人主打(产品、优势)+人群需求、场景消费+表达方式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第一个个人主打不要替换,而是通过后面不断的替换、更新,以及用户的反馈,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


理想的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凝结而成

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懂得做短视频一定要主打人设,只有鲜明的人设才能够吸引属于自己的目标粉丝,进而蜕变成个人IP,影响巨大。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但是,太多创作者都觉得我把自己或打造的对象定义成什么人,他(她)就是什么人,用户就会喜欢什么样的人。

显然,这太自我了,千万别把自己的喜欢当成别人的满意,这是大忌。

在人设的设定上,我们也要不断去试错、迭代才能找到用户喜欢的地方,继而深耕之后才会个性明显、影响深远。

怎么做?

首先,可以先预设人设一个到两个特点,通过具体的内容,请注意,我这里提到的具体的内容,就是人设是高冷,不是单纯只是让她不苟言笑就够了,而是在内容中充当什么角色,通过什么样的事情来体现出来。

记住,刚开始时不要给每个人物预设太多特点,不要让他(她)高大全、不要让他(她)完美无瑕,通过每一次的内容看到大家对于人物的反馈,再集中调整,迭代或是加大。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在别人眼里并非如此。

其次,内容要围绕人设服务。

当用户越来越喜欢你的人设特点时,其实就是彼此建立信任感的开始。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但是,请记住,刚开始别想着自己创作的内容让用户都非常喜欢,你需要通过点击率、完播率、互动量清晰认识到什么样的内容可以让人设特点在用户心中“种草”,然后慢慢去加大这方面内容,就够了。


视频从量变到质变的迭代创新需循序渐进

当你进入短视频的创作之路时,刚开始对于如何拍摄、剪辑短视频会一头雾水,毕竟如果没有学习的基础,一下子就想拥有高质量的短视频绝非易事,除非你找专业的短视频团队。

但是,我给你的建议是,刚开始拍摄、剪辑肯定有难度、有瑕疵,但不怕,你只要把握好每次能输出好内容就够,可以在剪辑上稍微弱一些,这没关系。

一旦有用户关注你,不是因为你炫酷的剪辑手法(技术流除外),而是因为你真实的遭遇、真诚的态度或是有价值的输出,与屏幕外的用户产生共鸣,才会建立彼此的信任。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而且,用户关注你之后,他们会主动关心你,给你提出很多改进的建议。听从他们的建议,要比自己闭门造车好上一千倍。

在互动之中,彼此有了陪伴,产生依赖,也就有了价值。

还有一点,这也是你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阶段,你收获的更多,一定会做得更好。


结尾


短视频从0到1创作很难?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这三个方面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做短视频如同创业一样,前期都是通过小细节胜出,才有了未来的大有可为。另外,前期的小步快跑、不断迭代既可以让我们在少投入的前提下,少犯错,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当下,最贵的是时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正确的方法走上正确的道路,就是最好的捷径。那背后,就是通过一次次的迭代懂得自我、懂得对方,最后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这世间最好的事莫过于此,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一路上有你我的见证。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