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房企剛裁完員,就拼命拿地

◎私信小編回覆“加群”,可加入“城市更新 舊改說 交流群”!(可注意文末或者點擊主頁哦~)

疫情後的復工復產的進程,才緩緩開始,但是土地公開市場的熱度,再度刷新了大家的認識。近期廣州、成都、南寧、寧波等多個城市的土拍大戰,競爭異常激烈,很多土地的溢價率都在30%以上,甚至刷新了以前的地王價。不禁讓人產生了一種錯覺,房地產的春天又來了。

難道房企們已經完全克服了疫情的困難,沒有傷筋動骨?很多公司都是剛剛完成了裁員,經營上的困難問題都還沒完全解決,吃瓜群眾無法理解,這樣瘋狂拿地原因在哪裡?

最核心的訴求,是穩住現金流!現金流!現金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現金流,對房企意味著什麼?毫不誇張地說,意味著生存,意味著發展,意味著一切。

房企的現金流,由現金流入和流出組成,其中現金流入的組成,主要分為經營性現金流入,融資性現金流入兩種。在疫情持續情況下,售樓部有限制開放,看房都要保持距離,限制人流量。房企的正常銷售行為受到干擾,回款金額大大減少,經營性現金流入受到極大影響。

但是現金流入的另外一種,融資性現金流,並沒受到太大的影響。目前社會經濟已恢復正常,項目在繳清土地款之前,即可做前融(雖然前融現在受限制較多,但是還是有做的空間)。土地款繳納後,還可以立即辦理項目開發貸,只要四證齊全後,達到條件即可放款。

融資性現金流,在房企的現金流量表裡面,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融資做得好的項目,在項目開盤後即可實現現金流回正。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房企剛裁完員,就拼命拿地

通過對比發現,拿地的現金流情況,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好於不拿地的情況的。而在現金流為正的時間段,賬戶裡盈餘的資金,都是屬於房企可以自由支配的範疇。這部分盈餘資金,除了少部分滿足公司日常經營活動和應付賬款,其中的大部分,都是被輾轉騰挪用於再拿地投資。這就是很多高週轉房企,規模擴張的秘訣所在,資金一直在路上,高效率利用,從未停歇。


現金流是否充裕,對於當下的眾多房企,更是意味著生死存亡。

不斷到期的中短期債務,是房企頭上一直無法喘息重壓。特別是未來五年,是房企償債的高峰期,預計將有3萬億左右的債務到期。其中2020年總的償債規模接近5000億元,很多房企不得不尋求更多的發債渠道,甚至不惜接受更高成本的融資。

為什麼房企剛裁完員,就拼命拿地

為什麼房企剛裁完員,就拼命拿地

如果不拿地,不進行新的融資,很多房企都沒有像樣現金流,來應付這些到期的債務。

所以,房企們沒有別的辦法,不得不拼命拿地。

除了現金流這個最重要的因素外,房企當下積極拿地,還有一些綜合因素導致:


一是上半年是傳統的房企拿地高峰期。上半年拿地,下半年即可開盤銷售,做得好的甚至可以當年清盤,下半年再拿地投資。這對追求擴張業績的房企高管們來說,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機會。大部分房企,都會在年初給各大區域設置年度經營目標,能否完成這些目標,甚至能決定一個區域的去留問題。

上半年是必須拼的一個拿地窗口期,年底就能直接在年報裡面,體現出銷售業績。高管們可以完成年初的經營目標,拿到自己的那份年終大獎,老闆們也可以給股東和投資者們一個好的交代。

這是房企們錯過不起的拿地機遇期。


二是疫情對房企的影響,只是局部的。雖然疫情下不斷爆出有房企破產,裁員,合併區域,優化組織架構等消息。但不代表所有的房企都活不下去,一些經營穩健的大型房企,在春節前就有了不錯的銷售回款金額,疫情發生後也開展了大量的線上促銷活動,有力克服了疫情對銷售的影響。還有就是一些融資渠道通暢,現金流充裕的房企,比如國有房企,承壓能力也更強。

大家看到的,很多房企在人員上的變動,更多是一種主動的舉措,疫情下很多工作都停滯了,人員相對就富餘了。畢竟企業是以經濟利益為第一目標的組織,市場出現風吹草動,做出適時的調整,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經濟現象。

至於拿地,只要公司還有能力,就會繼續堅持去做的。畢竟,對於大多數房企來說,除了拿地開發銷售,咱啥也不會啊,其他的領域也幹不了,就會開發房地產這件本事。


三是房企對疫情後的土地市場判斷撞衫。2月份以來,各種研究機構的疫情後的房地產政策分析,都紛紛講到土地供應會增加,溢價率會降低,這不僅僅是一家的觀點。整個地產行業,對於這種觀點,已經是一種共識,房企也不例外。

不少房企對疫情後的拿地,還進行了專門的策略研究,把這兩個月當作一個“抄底”拿地的重要機遇期。大家紛紛鼓足一口氣,集中資金拿地,想在這一波相對低價地行情中,拿到一些相對低成本的土地,擴充土地儲備。

但是有這個想法的房企,不是少數,你家房企能想到的,別家也能想到。大家的想法疊加碰撞到了一起,最終導致土拍市場拿地競爭激烈程度,並未降溫,甚至局部不降反升。


四是房企區域公司生存需要。很多區域公司的土地儲備不多了,甚至是沒有土地儲備了,再不拿地只有撤掉整個區域,退出當地市場了。對於很多區域總來說,生存是第一位的,不管有沒有疫情,地都得拿的。所以這類房企,是不大會受到疫情影響的,只要還有資金。

不拿地整個團隊就沒事可做了,需要有一塊地保住自己的團隊,保住自己的江湖存在感。

不過,就經濟層面來講,房企們積極拿地是一件好事。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牽動了龐大的上下游產業,地產行業動起來了,今年的經濟就不會太差。

關注公眾號“舊改說”加入城市更新行業群,和小編分享交流舊改 、房產開發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