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所謂股評家都不敢公開晒自己的炒股賬戶?

撒錢高手j


首先,股評家只瞭解股票某一方面的信息,並不見得多厲害。其二,一個正規的股評家,也就是執業分析師,是不允許炒股的,所以他們也就沒有自己的股票帳戶。而那些公開股票帳戶的,都不是正規的分析師。


時光2020


我想我是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我曾經就是一名官媒的股市評論員

提出這個問題的動機,無非是懷疑所謂的股評專家,大咖到底有無能力在股票市場賺錢,如果有能力賺錢會把賺錢的絕招教給散戶的疑問。其實這沒啥好疑問的,我可以明確告訴你,股評分兩類,一類被邀請是有絕招也不告訴你的,只對大盤市場經濟評論人家指說概念。另一類是站到檯面上,先把自己吹噓一通,然後講什麼操作技巧的,讓你花錢學習的。

一、所有官媒的評論員都是從業人員,證券法明令禁止從業人員開立股票賬戶

一般來說,所有的官媒的評論員必須都是從業人員,而中國的證券法是限制從業人員開戶並投資股票的,不過除股票以外的基金期貨不限制。所以即便有些從業人員用親戚朋友的賬戶有股票的投資即便做的再好,也不敢公開自己有投資股票。因為違法投資股票的處罰有可能是終身禁入證券市場。另外官媒對評論內容有嚴格的要求不是評論員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的,並且不得從事商業活動,我原單位就是因為不能接廣告現在節目組都撤銷了,頻道番號都撤了,唉!

二、非官媒的黑嘴多半是以開培訓班或賣軟件為目的的,所以真要有好的收益也就不至於靠培訓和賣軟件餬口!

所有非官媒的財經類節目,包括自媒體已老師自居的股評人員多半是靠培訓和賣軟件餬口的。如果真有賺錢的絕招人家也不至於靠賣嘴來餬口,所以這類股評理論上不可能真的有賺錢的絕招,更別提曬自己的交易戰果了。行業內比較知名的殷保華就是一個例子。不過好像被抓了。

最後善意的提醒一下,凡是以老師自居,或是在你面前展示自己能力的磚家多半是對你有所圖謀,人家真有絕招的藏都藏不住,憑啥免費交給你!


投機大拿


真正有錢的,生怕你知道他有錢,藏著掖著的,比誰都低調。我父親公司以前有個一把手,在未當頭兒之前,老婆穿衣很正常;等當了經理,那穿衣風格沒法看:外面穿著過時的舊衣服不說,裡三層外三層的,還露出裡面衣服的邊兒。見了人別提有多熱情,簡直就一個“和藹可親”的典範。後來,翻船了,貪汙受賄。而沒錢的,出門才裝大款,因為沒底氣,只能靠衣裝來撐著。

  一些業內人士做出解釋,做股評家是要有從業資質的,而證券從業人員是禁止股票交易的,雖然現在有所放寬,但證券交易者從事股票交易必須進行報備和審核,這類監管是比較嚴格的。更何況,股評們為了客戶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私下也不應做任何股票交易的,所以,也無所謂敢不敢公開曬自己的炒股賬戶。不過,我告訴大家,真正的股評家,即使國家放開炒股限制,他們也不願意親身到二級市場上去炒股,因為風險實在太大,弄不好就會輸錢,炒股不能當作一份職業,而圍繞著與炒股相關的領域,卻是真正賺錢的好場所。比如賣股票軟件、給莊家做託,做股市演講,以及出炒股書籍,這些圍繞著股市周邊的行業,卻在牛市中很賺錢。

  其實股評家屬於一個高級職業,這種個人投資賬戶亮出來對於那些粉絲有一定的影響力。假如亮出來後對於股票市場影響力過大,這是會引火上身,搞的自己一身麻煩。所以這些股評家也不輕易亮賬戶的,不管是虧錢還是賺錢只有自己知道。

  總之股評家不敢曬自己的賬戶都會不同的原因,不同的顧慮。相反我個人認為真正敢曬自己賬戶的99%都是假股評家,這些賬戶大概率就是誘餌,所以即使股評家把賬戶曬出來你又敢跟嗎?


泉天財經


中國的股評家都是馬後炮!都是事後諸葛亮,要是先知先覺早就享受人生,揮金如土了。還會浪費這時間上網。我這些股票都是自己看的!相信自己



憤怒的大茄子521


很多股民一直很疑惑,現在的股評家評論行情頭頭是道,有理有據,彷佛市場每天漲跌盡在掌握,可是為什麼就不曬炒股賬戶?其實深入瞭解了這些人,你會發現,他們並不是靠炒股賺錢。


那股評家為什麼不曬炒股賬戶?

1、賺服務費

這類股評家就是賺服務費,收取股民的費用生存,看似炒股很精通,卻不能在股市賺錢,通過寫各種分析來獲取收益,股民交費用或者合作生存。


2、賺名氣

這類股評家就是賺流量費,每天喊頂背離,底背離,牛市來了,熊市來了,吸引更多人關注,最後可以接更多廣告費用來生存,這類股評家不炒股,理論派居多。


以上兩種後還有一種就是比較惡劣的。

3、作假股評家

現在很多軟件可以修改股票賬戶成交單,這類股評家就是拿假的圖來迷惑股民,在當天收盤後選擇某些形態好的股票製做賬戶圖,以此來取得股民信任,之後收取會員費或者誘導做非法平臺。

總之,如果是從業人員是不允許炒股的,不曬賬戶很正常,謹防一些非法平臺的人士欺騙行為。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股評家如果炒股能夠盈利賺大錢,還用得著販賣股評賺錢嗎?

像一些炒股大家但斌王亞偉很少對股市指手畫腳,就是犯了罪的徐翔也頗為神秘,難識廬山真面目。

股評家天天推薦牛股漲停股翻倍十倍牛股,真的有這種股票十拿九穩,hui推薦給你,你是他兒子還是老爺子,你跟股評家就是素不相識的人。

某些人自己投資虧的一塌糊塗,做私募基金也是虧的慘不忍睹,做股評倒是風生水起,獲得頗為豐厚的回報,股票不僅可以獲得平臺收入,還可以帶大家炒股獲得某些說不清的收入,還可以增加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獲得更多的管理費,曾經跟某些股票評論家交流過,希望帶越來越多的學生炒股,與我的觀點截然不同,我的底線是不帶學生炒股,不給別人做股票分析,我千方百計找到一個好股票絕對不與人分享,賺也是賺我的,虧也是虧我的。

對股評家要客觀看待,大家可以從中學到一些分析方法,找到一些價值判斷能力,而不是妄圖找到一個炒股捷徑,有的股評家思維清晰,邏輯嚴密,數據翔實,這種股評是值得大家很好閱讀分析的。

作為股市中人,我不是股評家,只是小散一枚,每天也會看看很多名人大家的宏觀分析、貨幣政策評論、研報和一些走勢分析。希望獲得一種投資機會。


杜坤維


炒股票的目標是什麼?賺錢!

中國人自己能賺錢的路子,為什麼要無償告訴陌生人?你有見哪個地產商會告訴你怎麼空手套白狼的玩地產嗎 ? 有哪個賣服裝的會跟你講生意經嗎?告訴你怎麼賺錢去分薄他的利潤?是不是覺得告訴別人賺錢是腦子進水了?

股民都戲稱自己是韭菜,那割韭菜的是不是種菠菜的人類似?利用你的貪婪,讓你贏了稱讚自己的智慧,輸了怪莊家。其實股票市場說的好聽是投資,說的不好聽是賭博。

股評是什麼人?他們是社會學家,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能跟你掰的頭頭是道。預測未來?呵!有這本事會缺錢去當股評嗎?槓桿炒期貨他不香?一個順風行情1個月10到100萬不成問題。(我爹以前的老朋友在2007年這麼成功過,但是也爆過好幾次)我家老頭30年股齡老油條說:“能命中80%預測,早貓哪角落逍遙快活去了!誰跟你談股票!”

人家也就是混口飯吃,別當真交智商稅了。

說個我家炒股趣事,90年我家老頭每天炒股好激動,2000年交易單據堆成山,2010年後跟我講波段。2020年左右我覺得炒股當老頭老年娛樂生活打發時間。我被薰陶30幾年不僅沒子承父業。我連P2P等理財產品都沒信[捂臉]


踏破賀蘭山榷千堆雪


看了問題,也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碩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提問的朋友用“所謂”“股評家”,這樣得定義不知道怎麼得來的?自己認為的?還是貼吧寫的?

“所謂”這個已經暗示,提出問題的朋友抱有懷疑甚至否定的觀點或心態。咱們就不討論(不認同不否定)。

但“股評家”這個稱呼說實話很有點搞笑了,如果自己說自己是股評家還是自吹自擂。“家”是一般人可以稱呼的嗎?

如果,別人這麼叫這麼稱呼的,那關乎當時人什麼事情呢?

別人喊我小姚明,但我身高只有一米六,你非要問我憑什麼叫小姚明?靠!我哪裡知道別人要幹嘛!

剩下的一些觀點,我看一些朋友也說了,什麼政策啊、規定啊,我就不說了。補充說下一個朋友的觀點,他說

“這裡就以李大霄為例,雖然網上對於李大霄的爭議有很多,但是不得不說,“拒絕黑五類,擁抱藍籌股”的操作思路相當正確。如果真的能夠按照李大霄的思路來操作,這幾年絕對是獲利頗豐。”

本人不是打擊任何人,只想和大家說冷靜!“這幾年”“李某人”說獲利的,但不代表他是厲害的。

找個二愣子天天喊漲,也會對幾年的,這種不叫分析師,更談不上股評家,說是大愣子、三傻子...我覺得更貼切!




陳曉銳


很簡單拉,人都是利益驅動,如果炒股很賺錢,他何必化大精力為股民服務,早就在家悶聲大發財。

廢話多了,傷身傷神傷元氣,會破財,如果自己很賺錢,又願意為大眾服務,我們叫這種人活雷鋒。只要看看這人是不是活雷鋒,就知道他賬戶情況了。

大多數股評家走的是為挖金採礦人服務的路子,因為挖金子風險太大,為採礦人提供服務,雖然不賺大錢,但是小錢可以持續。股評家憑著口才賺點辛苦費,這個和吃開口飯的沒區別,他們是財經界的相聲演員。

當然最怕這類股評家,有人請他幫忙,利用股評家的身份,揚手一招,把大家帶到坑裡,然後接受相關方給的一大筆錢,這個雖然不如炒股大神賺得多,但是安全無憂,比開口飯多多了,只是每次都要用良心抵押一次,未來還是不樂觀。

總之股評家的賬戶,多少和良知有關,和智商沒太大的關係,因為有智商有良心的評什麼呢?一般不摻乎。


維清weiqing


隨著股市行情的走暖,各類股評家也紛紛閃亮登場,很多股評家既講基本面,又分析資金面,而且還把未來股市趨勢講得頭頭是道,彷彿整個股市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不過,也有股民提出,股評既然對股市如此瞭解,為啥不曬曬自己的炒股賬戶,以向大眾顯示自己的實力呢?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做出解釋,做股評家是要有從業資質的,而證券從業人員是禁止股票交易的,雖然現在有所放寬,但證券交易者從事股票交易必須進行報備和審核,這類監管是比較嚴格的。更何況,股評們為了客戶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私下也不應做任何股票交易的,所以,也無所謂敢不敢公開曬自己的炒股賬戶。

不過,我告訴大家,真正的股評家,即使國家放開炒股限制,他們也不願意親身到二級市場上去炒股,因為風險實在太大,弄不好就會輸錢,炒股不能當作一份職業,而圍繞著與炒股相關的領域,卻是真正賺錢的好場所。比如賣股票軟件、給莊家做託,做股市演講,以及出炒股書籍,這些圍繞著股市周邊的行業,卻在牛市中很賺錢。

第一類股評家是為了賺取服務費,這類股評家講得頭頭是道,主要是叫股民來聽他講課,並收取股民的費用而生存。看似炒股很精通,卻沒有經歷過幾次牛熊輪迴,也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他們也深知,自己進股市短線博弈肯定是凶多吉少。不如在股市外圍行業賺點罕澇保收的錢,又何苦去二級市場上博弈呢?

第二類股評家就是為了賺取流量費,這樣可以接到更多的廣告費用來生存。於是隔三差五的唱多股市,而股民們也喜歡聽到“股市上漲,大家發財”的吉祥話。而且在股市即使評錯了方向,一直喊多也不會遭遇太多指責,相反喊空就不會是這類股評家的選擇了。

第三類股評家,除了講股票趨勢外,還喜歡推薦個股,凡是他推薦的個股,第二天該股票必有不俗的表現,這樣股民們對其深信不疑,就會成為該股評推薦股票平臺的會員。事實上,這些股評是股票非法平臺的託,他們在前面推薦股票,後面由機構或莊家拉昇該股,這樣股民們都相信這類股神了,事實上,他們是騙取股民信息,誘導大眾加入非法平臺的罪魁禍首。

中國的股評家絕大多數是不炒股票的,甚至有的人連股票賬戶都沒有開設。這既有政策規定股評是不能炒股票的,炒股票是要受處罰的,也有股評家把股評當作一項職業,在這個職業中翻雲覆雨,可以賺取不少收益,他們才不想在二級市場上炒股冒這份風險呢。更有些股評家,是非法平臺的託,先是騙取股民信任,後面再來坑害大家,這樣的股評也從不抄股,他們為非法平臺做托兒的收入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