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7個精彩故事,一生記得住的經典故事,回味無窮!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記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整部小說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受到歷代讀者的歡迎,它的故事和人物家喻戶曉,老少皆知。


《西遊記》7個精彩故事,一生記得住的經典故事,回味無窮!

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是白骨成精,潛靈作怪。她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又懼怕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便用計迷惑唐僧。

三次變身

她先變成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子,巧言哄騙唐僧,卻被孫悟空一眼看穿,一棒打去,妖精使出“解屍法”,預先化作一股妖氣逃走,將假屍留在山路之下。第二次她變成一個年邁的老婦,又被孫悟空認出,舉棒照頭便打。那妖怪又出化元神,脫真而去,再把假屍留在山路之上。最後她又變成一個老公公,仍被孫悟空識破。這次,孫悟空念動咒語,喚來當地土地、本處山神,在雲端照應,終於真正打死了這個變化多端的妖怪,救護了唐僧。

告誡凡事認清真相

這個故事很有哲理意味,其告誡人們要善於識破偽裝,認清真相。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都受到了不辨真偽的唐僧指責,以至懲罰。孫悟空知其不可(指唐僧不准他殺害人)而為之,越發表現了他的忠誠和除惡務盡的堅定。

烏雞國救主

國王枉死

烏雞國國王與一個全真道士結為兄弟,不料那道士是個妖怪,在遊園時,趁國王不備,將其推入井中,自己搖身一變,化作國王模樣,篡位奪權,而且霸佔了王后。

孫悟空的救世熱忱

當唐僧師徒路過烏雞國時,國王的鬼魂在夢中謁見唐僧,請求唐僧派孫悟空替他斬妖降魔,辨明邪正。孫悟空得知此事,欣然答應,滿懷信心地對國王說:“這棍子在我耳朵裡跳哩,如今決要見功。管取打殺妖魔,掃蕩邪物。這江山不久就還歸你也。”他先變作一個名叫“立帝貨”的小人,向太子說明真相,令其配合行動,又指使豬八戒下井背出國王屍首,用從太上老君那裡要來的金丹救活他。最後當眾揭露妖怪行為,正要將其打殺時,文殊菩薩前來勸阻,說明因果。原來這妖怪本是文殊菩薩座下的一隻青毛獅子,因當初烏雞國國王曾開罪文殊菩薩,故青毛獅子特奉如來佛旨,下凡懲戒國王。

這個故事鮮明地表現了孫悟空的救世熱忱,也說明他確實是歷代君王所盼望的能臣干將。

西梁國留婚

英雄難過美人關

取經路上,唐僧師徒不僅受了很多磨難,也遇到不少誘惑。中國古語有“英雄難過美人關”之說,因此,女色的誘惑也成了取經人多次碰到的挑戰,西梁國留婚就是其中的一次。

女兒國留婚

西梁國是個女兒國,國中純陰無陽,盡是婦女。女王傾慕唐僧風度,有意招他為夫,並讓出王位。豬八戒極為羨慕,而唐僧卻不為所動,表現出他堅定的意志,經孫悟空巧妙安排,女王只得以禮相送。

喜劇情味

看上去這一段故事平淡無奇,在進入西梁女國之前,作者別出心裁地描寫豬八戒與唐僧誤飲子母河水,有了身孕,不得不找落胎泉水打胎,充滿喜劇情味。而在他們將離未離女兒國之際,突然又有一個女妖跳了出來,平空把唐僧攝去成親,這使原本平淡鬆弛的情節陡然轉為離奇緊張。


《西遊記》7個精彩故事,一生記得住的經典故事,回味無窮!

三調芭蕉扇

早有嫌隙

唐僧師徒路過火焰山,須得芭蕉扇搧滅山上八百里火焰方能通過。此扇在牛魔王之妻鐵扇公主手中。而在此之前,孫悟空與牛魔王之子紅孩兒作戰,並請來觀音將其降服;又與牛魔王之弟如意真仙大戰一場,因而更增加了雙方的仇恨。

一調

果然,孫悟空前去借扇時,鐵扇公主挾恨不予,還將他煽出五萬裡外。孫悟空從靈吉菩薩處討得定風丹,又變作小蟲子,鑽入鐵扇公主腹中,迫使她交出扇子,這是一調,這一調所得是把假芭蕉扇,煽得火光更旺百倍。

二調

這次孫悟空變作牛魔王,從鐵扇公主那裡騙得寶扇,得意中一時大意,卻又反被牛魔王所變的豬八戒奪回扇子,這是二調。

三調

三調更為緊張,孫悟空與牛魔王各施神通,變化賭鬥,不分高下。最後,在佛祖和玉帝所派來的四位金剛、托塔天王父子和火焰山土地等眾神的協助下,孫悟空才將牛魔王降伏,化解矛盾且取得芭蕉扇,永遠煽熄了火焰山大火。

三調芭蕉扇寫得波瀾起伏,環環相扣,這是《西遊記》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滅法國難行

殺一萬個和尚

取經四眾經過滅法國時,那國王發誓要殺一萬個和尚,已殺了9,996個,加上唐僧師徒四人,正好湊成一萬。因此,形勢從一開始就很嚴峻。

情節詼諧輕鬆

為了躲過這一劫,他們化裝成販馬商客,並睡在客店的一個大櫃子中,沒想到這個櫃子被盜,又為官兵所獲,抬到官府。孫悟空使出奇招,拔毫毛變作瞌睡蟲,佈散皇宮五府六部各衙門大小官員宅內,使有品職的官員都昏睡過去,又用分身法,把他們的頭髮也都剃光,也成了和尚模樣。

第二天早上,國王、皇后、大小官員發現自己都成了光頭,幡然醒悟,從此再也不敢殺戮和尚,滅法國就變成了欽法國,一場殺身大禍也神奇地化險為夷了。

這個故事在《西遊記》中很有代表性,它以詼諧輕鬆的筆調展現了一場殘酷的宗教迫害,這種宗教迫害是以歷史上屢見的滅佛為背景的。


《西遊記》7個精彩故事,一生記得住的經典故事,回味無窮!

通天河落水

取經四眾過通天河,事見第47至49回。通天河裡有一個妖怪靈感大王作祟,專吃童男童女,孫悟空答應陳家莊民之請,為他們降妖。

魚籃觀音

孫悟空和豬八戒一起,變作童男童女,在妖怪來吃人時,突然襲擊。妖怪逃入河中,封凍河水,在唐僧師徒踏冰過河之際,妖怪迸裂冰凍,致使唐僧落水被擒。孫悟空無奈,只得到南海去請觀音,觀音攜竹籃前往營救,並用籃子從水中撈起一條金魚,原來這妖怪是觀音蓮花池裡的金魚成精。

在觀音傳說中,魚籃觀音在民間有多種說法,小說戲曲中也多有表現,如在著名的“馬郎婦故事”中,觀音幻化為提籃賣魚的美女,忽然暴死,屍體糜爛,以此警示世人,不可貪色。《西遊記》卻沒有突出這種勸化世人的寓意,而是著重表現觀音收妖除害的功績。而在這一過程中,作者更為她點染了親切感人的品格。因此,《西遊記》的描寫是極富獨創性的。

豬八戒形象突出

在這個故事中,豬八戒的形象表現得很突出,作者具體描寫了他豐富的生活常識與勞動經驗,如用稻草包裹馬足以防冰滑等,這是豬八戒平時不為人知的長處。

首尾呼應

在這一段故事的結尾,作者又描寫一個老黿自告奮勇負載唐僧師徒渡河,並請唐僧到西天后幫他問壽,但在取經完成時,唐僧卻忘了詢問此事,老黿怒將取經歸來的唐僧再次沉入水中,因而湊足了八十一難。由於作者前有鋪墊,後有照應,相互映襯,使結構顯得十分完整。

比丘國救嬰

小兒心肝為藥引

唐僧師徒路過比丘國,見到每戶人家門前都放一個鵝籠,籠裡藏著小男孩,非常奇怪。一打聽才知,此處的國王貪愛一位道士所獻美女,以致身體衰弱,又聽道士之言,欲以1,111個小兒的心肝為藥引。

降伏妖怪

孫悟空識得那道士是妖怪,令土地、社令等諸神先將小兒藏起。而道士對國王說唐僧的心肝強過丟失的小兒,孫悟空又化作唐僧,自己將胸腹剖開,滾出一堆心來,但並無道士所言的黑心,接著孫悟空現出原形,與妖道苦戰20餘回合,妖道不敵化作一道寒光投東而走,卻被壽星在空中罩住,現出壽星坐騎白鹿的本相。孫悟空又將化為美女的狐狸精打死,回城令諸神送歸小兒。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