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只有6個掛載點,且沒裝機炮,導彈打完就只能轉身跑嗎?

範柯左


別說殲20這種重型戰鬥機,就是殲10c這種中型戰鬥機所搭載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也能在150公里的距離察覺目標,在90公里的距離捕捉鎖定並直接發射導彈攻擊。

現代最新的空空戰術導彈已經發展到飛行速度5-6馬赫,可承受的g值在25個g,一旦被導彈鎖定,基本上逃脫不了。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戰機進入超音速狀態,縮小和導彈之間的相對速度差,從而獲得儘可能多的反應機動時間。最後在導彈擊中戰機前10秒內發射干擾彈。

實戰證明,這樣的逃脫戰術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二十。

所以現在的空戰已經不再是動不動就貼身狗鬥,而是轉變為“100公里鎖定目標-發射兩枚導彈-擦屁股走人”的模式。

這也是為什麼未來戰鬥機的發展重點在雷達,導彈,隱身性能和無人機這幾個方向的原因。


青椒肉絲23


殲20戰鬥機是我國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他有一個容納4枚PL12導彈的腹部彈倉和2個容納1枚PL10格鬥導彈的側單艙,從彈倉佈局來看,殲20是考慮過面對格鬥空戰的情況的,畢竟他還是保留了格鬥空戰中發揮作用的側單艙和格鬥導彈,不像美國F35戰鬥機那樣,只有腹部彈倉,沒有側單艙,那就是純粹沒有考慮過要格鬥空戰。

圖為殲20打開彈倉,展示他滿掛的空空導彈。

那麼當殲20在中距離打完4枚PL12,近距離格鬥中打完了2枚PL10導彈後,依然沒有擊落敵機,該怎麼辦呢?那當然就是扭頭就跑了。像殲20這樣高價值的戰鬥機,如果陷入了機炮格鬥,顯然是不划算的。不過話說回來,美國的F35戰鬥機雖然沒有考慮過要進行格鬥空戰,但是他卻使用了一門機炮,這主要是因為他對地打擊需要用到這門機炮,而非是格鬥空戰。

圖為殲20打開彈倉飛行,殲20的腹部彈倉內可以容納4枚導彈,但是有擴大為6枚的可能性。

現代空戰已經越來越沒有機炮的位置了,不但是第五代的殲20沒有機炮,很多第四代戰鬥機就已經沒有機炮了,比如歐洲的颱風戰鬥機,一開始也設計了機炮,後來給取消掉了,因為這種機炮不但沒有用,還會增加飛機的造價,因此被替換為水泥配重,當然,後來因為水泥配重價格過高,又把機炮替換回來了,不過替換回來也不會用。

圖為F35戰鬥機測試機炮,F35有機炮,但是主要為了對地攻擊,而不是空戰。

可是殲20的掛載能力確實無法和四代機機翼下動輒10多個掛點比,那怎麼辦呢?其實殲20也可以外掛導彈,而且是重載掛點,他可以攜帶4枚大副油箱進行轉場飛行和快速部署,也可以攜帶更多的導彈在機翼下,只是這樣做就破壞了隱身,所以殲20很少外掛導彈進行測試。對於殲20這樣的戰鬥機而言,一般也很少有飛機能夠和他對抗進入格鬥距離,而一旦出現了這樣的戰機,殲20最好的辦法就是跑。

圖為殲20戰鬥機和殲16、殲10C戰鬥機在一起,他們具備聯合作戰的能力,格鬥空戰有四代機承擔,不需要殲20這樣的五代機自己拼。殲20的機腹彈倉如今可以容納4枚PL12導彈,但是這並不是他的極限,如果對導彈的尺寸略作縮小,那麼殲20也是可以掛6枚導彈在腹部彈倉的,殲20也曾經展示過一種彈翼收縮起來的“鉛筆”導彈,如果有需要,殲20可以在機腹掛6枚這樣的導彈。最後,殲20在實戰中也不會單獨行動,他們在中距離打完導彈撤退後,自然會有殲16和殲10C、殲11B等四代戰鬥機前來進行格鬥空戰,畢竟術業有專攻,沒有必要讓殲20上去拼刺刀。


海事先鋒


打完就跑,我們沒有這個傳統。6枚導彈看似有點少,只能從技術角度去分析。在沒有消滅對方敵機之前,它不會打光彈藥的。最最重要的是,對方數量有多少,殲-20升空,每要量敵從寬,不會單打獨鬥。

自從開啟五代機空戰,變得複雜而容易。複雜的空戰是說遠距離互相看不見,必須加入更多的支援保障飛機,如預警機和電子干擾機等,從最遠的距離上去爭奪空中戰場優勢,比如天空的衛星,地面的遠程預警雷達等,是全面的空天電磁網的對抗。容易指的是,空戰還沒有開始,有了體系支撐,勝負已定。

從這個意義上說,五代機空戰,不只是隱身優勢一項,更不能只以彈藥多少來定乾坤。

就是單論攜帶彈藥,也不能只以數量來分定呀,如空空彈的射程很重要,正能先下手為強,互相發現了又如何?後下手的遭殃。

在交戰空域,力有未逮,莫可奈何,所以彈藥的射程至為關鍵。殲-20可以攜帶4枚霹靂-15空空彈,因為技術限制的原因,我們做不到AIM-120D那樣小,彈體直徑大一些。彈徑大燃料足,增加的是射程和威力,真是讓人感嘆之東隅,收之桑榆了吧。

再有就是,殲-20的彈艙本來就不小,不比任何人的小,隨著導彈技術的進步,我們也會做得越得越小,亦可根據需要加裝更多的導彈,導彈數量不足的問題自可迎刃而解,因是用不著更多擔心。

致於有無機炮,仍然關係空戰概念的討論,把五代機空戰的事琢磨透了,就可理解機炮取消,非關狗鬥,而涉及五代機的定位問題。

五代機制空的大幕,不過剛剛展開,多一層理解,即能多一份勝算。歡迎網友們踴躍討論,魂舞大漠的看法,不過一家之言。


魂舞大漠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殲-20高調展示彈倉,在隱身狀態下能夠攜帶近距格鬥彈×2+中距導彈×4,但是殲-20並沒配備有機炮。也就是說,殲-20打完這6枚導彈之後就沒啥可以攻擊敵人的武器了,這時候再不跑路就挨敵人地對空導彈追著打。

對於隱身戰機殲-20來說,主要任務是和殲-10、殲-11、殲-16等三代機打配合。殲-20打頭陣,依靠隱身性能擔負起“踹門”的任務,幹掉敵方的空中預警機、地面雷達、防空系統等重要設施,為其他戰機掃清障礙;而後殲-16這樣載彈量大的戰機進一步擴大攻勢,對其他設施進行攻擊。

殲-20作為一款隱身機型,在某些性能上必定有得有失。既然追求了隱身性,那麼就必須放棄一些載彈量,畢竟載彈量可以由殲-16、殲-11來彌補。現在裝備隱身戰機的國家也並不多,即使有數量也是較少的;殲-20遇到同級別的對手的幾率還是比較小。如果遇到其他戰機,殲-20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

殲-20並非只有一架。前段時間中國空軍公佈的一張殲-20的照片顯示,中國空軍已經裝備相當數量級別的殲-20戰機。如果這是戰機一次性出動,帶給敵人帶去的打擊也是毀滅性的。一架不夠我去兩架,再不夠去四架,這樣來算的話,有沒有機炮已經無所謂了。

現代以及未來的戰爭都是打炮,超視距攻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能在最遠的距離將敵人幹掉絕不會等近了再打。特別是空戰,有空中預警機在高空偵察指揮,能夠引導戰機發射導彈攻擊,這樣一來機炮就沒什麼用,還不如多裝一些燃油,增加隱身性。

如此看來,眼睛都看不到的地方,要一些炮彈還有何用,殲-20沒有機炮對作戰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相反,用機炮和炮彈省下來的重量,還能提高其他方面的性能。(圖片來源網絡)


軍見


資訊所長為您解答問題。J20是世界上第三款正式服役的標準第五代戰機,所以關於J20的話題一直都很多。題主的問題應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分析:

J20的掛點

從報道出來的消息來看,J20採用的是內置武器掛點,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隱身的需要,但是J20的真的只有六個內置掛點嗎?答案是否定的,它有十個。J20同樣擁有普通戰機的外掛點,從流傳出來的圖片來看,J20可以外掛副油箱,比如說下圖:

J20既然可以外掛副油箱,就可以外掛武器,所以J20的武器掛點應該說至少十個。

J20的機炮

這應該算是關於J20的最大懸案了,到目前為止,沒有肯定的消息說J20到底有沒有裝機炮。按照道理說J20需要裝機炮的,畢竟世界其它五代機都裝了機炮,比如F22和F35戰鬥機。我個人覺得J20肯定會裝機炮,可能目前的早期機型沒有,應該預留了位置,其實不管是多先進的戰機,可能都需要近距離交戰的,這就和軍艦需要裝火炮一樣。

J20的作戰方式

J20的作戰方式,主要是利用它的隱身特性、雷達優勢和機動性等特點,進行偷襲突擊,一般不會進行近距離的空中格鬥,在執行對空作戰時候,J20會利用其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探測到遠距離的目標,在中遠距離就會發射導彈進行攻擊,由於J20不擅長近身格鬥,會在敵機近身之前,會脫離戰場。

以上為所長原創回答,大家有問題可以在下面評論,一起交流,歡迎關注資訊所長。


資訊所長


殲20屬於一款制空型戰機,主要任務是進行空戰,空戰的關鍵點從不是掛在的導彈多才行,多掛幾枚導彈對空戰沒有什麼決定意義,更不是決定因素,不管怎麼樣,6枚導彈足夠用了,而且在理論,殲20應可以掛8枚。

殲20可以完成任務,掛六到八枚導彈沒有區別,已經完全夠用,這個規模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效率,一架戰機一次出動,擊落一架敵機就不錯了,從歷次實戰的統計來說,戰機的出動一架次可能擊落二架以上敵機的機會相當低,可以不計的水平,往往多少架次才擊落一架敵機,即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空張王牌兒,實戰當中一次擊落2架敵機以上的機會也少之又少。

這個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相關的資料,這是歷史實戰統計的結果,不是憑空編造出來的,也因此殲20加掛多少導彈,都不是缺點,其實不等發射完,戰鬥就結束了。


麥田軍事觀察


四代機的特點就是打完導彈跑得掉。這是本事,不是膽小。

二代高速機和三代跨音速機基本是不具備超音速逃跑能力的。以幻影2000為例,在1.8馬赫左右,只能拉2g的加速度,最大轉彎角速度只有3度每秒,也就是說不減速掉個頭要一分鐘。一分鐘什麼概念?3馬赫的導彈可以飛60公里。你在超視距開始掉頭,轉過身剛好對方中距彈到達。

不是說飛機可以做9g的機動嗎?對不起把速度降到亞音速才行。你低速高g掉個頭,人家高超音速衝過來,你還沒完成加速,還是跑不了。

因此二代機和三代機打完中距彈基本就進入格鬥距離了,理論上還要再混戰一番。

四代機憑藉矢量噴口或者優異的氣動佈局,可以完成超音速機動,這和航空表演中原地翻跟頭的超機動——過失速機動可不一樣。f22在1.5馬赫附近可以做6g機動,在兩馬赫附近還可以做5g機動,因此可以在發射中距彈以後幾乎不減速地完成掉頭迅速撤離,不給對手留下進入格鬥距離反擊的機會。

在歷次演習中f22超音速中距離作戰幾乎沒有敗績。隱身是一方面,超音速機動,佔據有利勢態,是另一個方面。至於f22被擊落的記錄,基本是在格鬥中,屬於導演部強行加戲,實際作戰中會盡力避免進入格鬥的。

殲20的飛行員也說過,進入超音速,就是殲20的天下了,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進入格鬥,不是因為你有超機動,是因為你傻”。殲20在演習中曾經按保守戰法,先後發射4枚導彈打擊對方預警機的護航編隊,結果進入格鬥距離被擊落。後來總結的戰法就是充分發揮裝備性能,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一次把導彈打光——跑。

因此,沒有導彈了,能跑得掉,就是極大的戰鬥力。

當然實際吊打低技術水平的對手時,具有雷達電子戰優勢的戰機耗盡彈藥也不會馬上退出戰場。會憑藉自己的信息優勢通過數據鏈為友機友軍提供信息支援。

阿富汗和伊拉克地區的治安戰有戰例。當空軍的飛機臨空時,地面部隊也能收到完整的敵情通報。空軍燃料耗盡拍屁股走了,老陸就兩眼一抹黑了。因此空軍即使沒有彈藥,也會盡量延長滯空時間,甚至發起俯衝,嚇唬地面敵人。


味冷


先說明一下,殲-20主彈倉有最多6個掛載點,它還有兩個副彈倉各能掛載一枚導彈,也就是說殲-20是有8個掛載點的,這在五代戰鬥機中是掛載數第一的存在。

殲-20是我國第一款成熟的第五代隱身制空戰鬥機,同時也是世界一流的第五代戰鬥機。五代機主要體現在其4s的作戰性能,即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超隱身性、超視距打擊能力。超機動性和超音速巡航,這兩個能力的作用的確體現在來去快、逃跑快、躲閃快的優勢,但殲-20作為一款優秀的五代戰鬥機,特別是以隱身性和航電系統(即超視距打擊能力)為突出,它幾乎就不會遇到需要逃跑的時候,超視距也就是說,在敵方戰機遠遠看不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並鎖定發射導彈攻擊它。隱身性就很容易理解,就是擁有之後對方根本很難發現殲-20,即使發現了也未必能鎖定打擊它。

所以,殲-20本身具有很強的載彈能力,而且在一般戰機對抗中,能夠佔據絕對的戰場主動。這樣下來,它把導彈發射完了,距離實際近身交戰空域還非常遠,機炮用不上(所以沒有設計裝備機炮),也就只是理所當然地飛回基地,而不是逃回去的啦。

(圖片所示主彈倉掛載4枚導彈並非最大掛載量)



沙林小聞


空戰不是一對一的單挑,殲20的載彈量在實戰中不是大問題。

在去年珠海航展的最後一天,中國空軍的殲20以四機編隊出現在觀眾面前,而且在飛行表演中打開了內置彈艙,用這種自信的方式展示了自身強大的作戰能力。

老實說,向來以低調、神秘面貌示人的中國空軍在珠海航展上的公開表演堪稱驚世駭俗,要知道即便是美國的F22、F35和俄羅斯的蘇57也沒有在公開航展上進行如此風騷的操作,這顯示了中國軍隊在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後,已經越來越自信。

但是,對於殲20展示的掛載能力,很多軍迷卻有這樣一種擔心:殲20在主彈艙內可以掛載4枚PL15雷達制導遠程空空導彈,進氣道側面的格鬥彈倉可以掛載2枚PL10近距紅外格鬥導彈,總共6枚的載彈量是否在空戰中有不足之虞?

美國F22機腹主彈倉可以掛載6枚AIM120D,比殲20多2枚。多出2枚就意味著在空戰中比殲20多出1-2次開火機會,這更讓某些軍迷上火。

其實殲20的機腹彈倉尺寸比F22還要大一些,殲20目前彈倉內載彈量少於F22的原因是兩國空空導彈領域的差距。由於固定火箭發動機和雷達導引頭領域的差距,PL15必須以更大的彈體才能獲得與AIM120D相似的射程、以更大的直徑來攜帶口徑更大的雷達導引頭。

AIM120D直徑178毫米,彈長3650毫米,重量152千克,射程超過160公里。

PL15彈徑203毫米,長度3850毫米,重量超過180公斤,射程約150公里。

誠然,在技術水平相當的情況下,載彈量越多越好。但是殲20目前4中2近的內置載彈量在實戰中也夠用了,原因如下:

1、在實戰中,戰機的載彈量並不是越多越好,載彈量越多,機動性能受影響也大。

雖然現代戰機都設置10個左右的掛點,但是為了不影響機動性能,一般不會滿掛。上圖是我國為轟6K護航的殲11戰機,在這種類似實戰的任務中,殲11只掛載了2中2近。

在敘利亞戰場上為圖160護航的俄羅斯蘇30SM也是2中2近的掛載。

所以,殲20在實戰中4中2近的掛載已經足夠完成任務。

2、現代空戰不是1對1的單挑,而是以編隊、甚至是數個編隊的形式進行體系對抗,單機載彈量不足可以通過飛機數量進行彌補。

現代空戰都是以編隊的形式開展,最少也是長、僚機的雙機編隊,而正常情況下是數個四機編隊。殲20近年來在我國的內部軍演中都是以編隊形勢參戰,曾經對三代機打出10:0的戰績。一個殲20四機編隊可以攜帶16中8近共24枚導彈,足夠殲滅對方一箇中隊。

而且,殲20不但自己組成編隊投入空戰,而且還會與殲16、殲10C等戰機相互配合。殲20憑藉隱身性能好、態勢感知能力強的特點在前沿充當信息節點,將地方數據分發至後面的殲16等,讓殲16在後方安全位置發射導彈擊落對手,達成所謂的A導B射,掛載能力更強的殲16成為殲20的空中武庫,這樣的配合將各自優點充分發揮。在這樣的協同作戰中,殲20的掛載能力更不是問題了。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在相同條件下還是載彈量越多越好。由於PL15尺寸較大,確實在客觀上限制了殲20的載彈量。好消息是,我國專門為隱身戰機內置彈倉量身定做的新一代兼具中距攔射和近距格鬥的空空導彈不日就會裝備部隊,徹底解決殲20載彈量不足的問題。

FC31宣傳片中在機腹掛載的6枚空空導彈,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新一代空空彈,但是外形估計不是這樣的光桿。

這張於今年1月公佈的照片顯示新型導彈已經掛載在殲20上進行了測試,大家耐心等待就好了。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在現代戰爭中,戰鬥機的作用已經不僅僅侷限在空中近距離纏鬥。目前我國的殲20的官方數據資料透漏的很少,很多都是軍迷網友的猜想和推斷。美國F22戰鬥機的馬赫數是2.25,換算成公里是大約2410公里/小時,F35戰鬥機的最高速度是1.8馬赫,換算成公里是1920公里/小時。殲20的時速是3120公里/小時,為2.92馬赫。如果將來換裝我國的大推力渦扇15發動機,激動性能會更強,比甚至比美國最先進的空空導彈還快。再加上我國殲20佈滿全身的合成孔徑雷達,可以起到先發現先打擊的作用。在戰場上提前0.1秒就能決定戰爭的走勢。而我國最新的空空導彈配合殲20的雷達系統,可以做到超視距外遠程打擊。在敵人發現我們之前就能直接對敵攻擊。完全避免了近距離的纏鬥,所以我國發現了機炮這種弊端,就果斷放棄它。再說殲20一架攜帶6枚,一箇中隊呢?所以在綜合作戰能力上,殲20的性能比F22和F35都要強。再者說設6個掛架已經完全夠用。也能滿足殲20的隱身和氣動佈局。是不是非常完美的設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