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政,為何到了明朝便銷聲匿跡了呢?

wangjutao


外戚與宦官兩大集團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的毒瘤,在兩漢表現的尤為明顯,而到了明朝,外戚卻好像一下子銷聲匿跡了,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平民皇帝朱元璋

眾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貧苦,能夠在亂世中奪取江山,完全是自己一刀一槍一兵一卒打出來的,而他的髮妻馬皇后也是一路和他共患難、創立帝業,所以他對於后妃的高貴出身並不感興趣,更沒有要門當戶對這種想法。


相反的,為了防止後宮干政,他還頒佈組訓,從根本上遏制了后妃以及外戚專權的可能性。


“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凡天子及親王、後、妃、宮人等,必須選擇良家子女,以禮聘娶,不拘處所;勿受大臣進送,恐有奸計。”


皇室選妃,需從良家婦女中選秀,這就扼殺了皇室子弟和大臣聯姻的可能,故而明朝歷代的后妃大多都出身一般,沒有強大的母族支持,難以形成威脅皇權的政治集團,從源頭上杜絕了外戚干政篡權。


架空外戚實權

  • 無封地 無實權 爵位少

明朝對外戚爵位的授予非常謹慎,“凡爵非社程軍功不得封”,而即便授予了爵位,也都是隻給錢不給權的空架子,而且外戚沒有自己的封地,沒人沒錢也就沒有發展壯大的可能了。


  • 科舉和內閣制度

自隋以來,歷經幾代的發展,到明代科舉制度已經非常成熟,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進士-庶吉士-翰林-內閣,這個路徑已經成為文官晉升的主流程序。這就使得外戚子弟直接入朝為官成為泡影,而退一萬步講,就算外戚子弟考中了進士,也會被扼殺在這條晉級之路上。


不過,雖然清除了外戚集團,但政治的天平始終是需要相互制衡的。明朝為了更好的監視官員,設置了東西廠、錦衣衛,首領大多是皇帝的心腹太監,直接對皇帝負責,久而久之,宦官集團日益壯大,皇帝也需要他們來制衡文官集團。明朝後期,雖然宦官集團的首領不斷更迭,但始終都大權在握,極受寵信,甚至可以左右皇帝,像是“九千歲”劉瑾,“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的魏忠賢。


陌上女公子


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專權,是因為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而選擇跟權貴聯姻所造成的。還有就是來自於後宮干政。

至於明朝為什麼沒有外戚干政?

筆者認為有三點:

一、在明朝立國的時候,明太祖就因中國曆代的外戚專權而使國家滅亡。以史為鑑而制定了皇室子女婚嫁,必須要找平民子女的祖制。

二、廢除丞相制,使用內閣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讓文官相互牽制,和促使後宮不得干政。

三、設立東西兩廠和錦衣衛,監管天下和百官,使他們相互牽制。只要一有風吹草動皇帝就能知道。





凱凱趣說歷史


需要像題主說明的是,自唐以後,宋、元、明、清街不曾有過外戚專政。這裡主要講明朝沒有外戚專政的原因。

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講究的是聖天子垂拱而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內閣和皇權相互制衡,而內閣人數不定,且內閣人員需要皇帝認可,因此內閣也不能因此做大,威脅到皇權。而明朝特有的特務制度使得皇帝若是對內閣不滿,都會直接使用特務機構與之對抗,也就根本輪不到外戚登場。因此明朝只有宦官亂政,沒有外戚專政。




皇帝的選妃制度

明太祖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定下了皇室選妃只能從小門小戶中選擇,不得與權貴結親,且定下了後宮不得的干政的規矩。這就導致了明朝的外戚勢力弱小,甚至於完全沒有家族勢力,且多數學識淺薄,皇帝就算想要提拔,也無從下手,更何況有著內閣的制約,更加無處著力。這也是明朝沒有外戚專權的直接原因。


總結:唐朝之前的外戚專權的嚴重後果,使得後來者對於外戚十分警惕,自然會從各處著手,消滅外戚的隱患。因此明朝無外戚專權十分正常。



達達說歷史


明朝為防外戚專權,制定出了“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武大臣子弟干預”的律法。規定駙馬須從平民或低級官吏家庭中選取,而且子弟被選中的人家,近親中便不能再出仕為官,即使已經做著官的也得退休回家,駙馬終生只拿俸祿而不能為官,這一制度就從根本上杜絕了駙馬出身貴胄的可能。駙馬出身一般,家中無權無勢,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外戚專政。

明朝已經廢除了宰相,內閣也不過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而已,朝廷的政治格局是皇帝,宦官,內閣三足鼎立的時代,三角關係是最穩固的,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可能超越其餘兩方,所以真的出現不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關河南望


外戚政治一直是中國君主專制裡的一大特色。

如果我們細分中國古代王朝的政治集團,大體上可以分為外戚集團、宦官集團、文官士大夫集團。自古以來中國政治鬥爭的主線,一般是兩條:中央與地方權力的爭奪,君權與相權的抗衡。

中央與地方權力的爭奪,在宋代以中央完勝而基本劃上了句號。而君權與相權的抗衡,從西漢開始,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絞盡腦汁,先是撤銷丞相這個職位,然後分相權以達到文官之間的互相制衡,但事實證明,文官士大夫們在對抗皇權的時候,往往都比較齊心,不因相權被削弱而各自為戰。

由此,皇帝就不得不引入其他勢力來制衡文官集團,外戚最初便是皇帝們用來壯大自身力量的工具。但外戚也是一把雙刃劍,強勢的帝王活著的時候還能壓制以下勢力日漸盛大的外戚集團,然而等下一代帝王上位後,它就變成比官僚集團更加難以控制的力量。

西漢呂氏、東漢霍氏、唐代武氏、皆是專權一時的強勢外戚集團。

明太祖朱元璋特別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先是消滅了相權,覺得自己可以把文臣們治得服服帖帖,之後便對宦官、外戚干預政務事做好預防工作。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

雖然朱元璋給大明朝立了宦官外戚不得干政的祖訓,但在沒有法律精神的古代社會,這兩條祖訓並不具備憲法的性質,後世想要“修憲”,其實有很多辦法。所以,後來這兩條祖訓的命運截然不同,有明一代,君權控制下的宦官勢力強橫一時,然而外戚勢力卻十分平淡,幾乎沒有干政。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明代外戚干政較輕的呢?

一、完善的后妃駙馬制度

1、在後妃的選取上,嚴格皇室婚選,奉行從民間選取良家女入宮的選秀女制度,禁止皇室成員組建家庭時與大臣通婚。

“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導等,必慎選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進。”

明代皇室推行的選秀女制度的政治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從民間選取的后妃,這些后妃孃家人一沒有社會背景、二沒有社會地位,很難形成危及皇權的政治力量,這也就從源頭上杜絕了外戚亂政的威脅。

另一方面,出自民間的后妃,從一般情理來說,對民間疾苦了解更深,對皇家教育也有所裨益,“本朝後妃多出民間,勳戚大臣皆不得立,亦戚勢使然,顧於國家有益。”

除了后妃選取奉行選良家女子制度外,作為外戚重要組成之一的駙馬,在明代也徹底被排擠在了中樞權力之外。在靖難之前,洪武朝的駙馬多是勳貴子弟,這是朱元璋拉攏安撫諸將的手段,這些駙馬們有很大一部分都擔任重要軍職。靖難之役後,尚公主的駙馬多選自民間良家子。

“本朝公主,俱選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許文物大臣子弟得預,為慮甚遠。”
“高帝(朱元璋)時駙馬尚主多以公侯子弟充之,而不甚拘年貌,易代以後漸選之民間,而甚至駙馬之父,若職官則進級而稗令致仕,此大不可曉也。”

2、對后妃和駙馬,嚴格規定皇族家規,限定參與政治活動。 《明史》載,某日馬皇后問朱皇帝“今天天下民安乎?”朱元璋以“此非爾所宜問也”為答,以示內外有別,不可逾越。不僅如此,朱元璋還下旨修《女誡》,強調:“皇后旨尊,止得治宮中嬪婦治事,即宮門之外,毫髮事不預焉。”

總而樣子,明代來自民間的外戚勢力十分薄弱,不管后妃還是駙馬的選拔還是對他們參政的干涉都做了最大程度的限制,從源頭控制了外戚專權的發生。畢竟,外戚原本就來自於后妃駙馬等人,限制其出身,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便限制了外戚專權的源頭。

二、科舉和內閣對外戚的排斥

科舉制度和內閣制度的存在使得外戚很難深入統治高層,自然就難以興風作浪。同時名店對外戚很少授予爵位,只授銀錢不授實權。這樣一來,外戚便不能像之前干政嚴重的朝代一樣擔任軍事或中樞機構關鍵職務,也就不具備干政的平臺。


1、明初規定:“凡爵非社程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與”。

翻查明史,外戚是沒有封土、也沒有爵位是公爵的。僅有的特例是朱元璋追封自己死掉的外祖父、岳父。明初時,外戚爵位可以世襲,到嘉靖八年,規定外戚封爵一律不許世襲,嘉靖後外戚雖也有世襲一、二世的,但一般均出自皇帝的特恩而並非制度。

“本朝外戚世爵,至世宗(嘉靖)盡革至,即如玉田伯蔣氏,為上生母孝慈後家,亦僅許其子終身。泰和伯陳氏,為節宗原配孝潔後加,其子已不得襲,惟孝烈後父安平方氏,以中宮擁衛大勳,得延一世,此特恩,非例也。”

2、科舉和內閣對外戚的排斥。

外戚當政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先控制宮中內朝,對皇帝決策起重大影響,然後逐漸插手外朝,進退官吏,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二世直接擔任外朝丞相、上述、成為百官首領,輔佐帝王;三十出任地方軍重鎮,手握兵權,以地方挾持中央,或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後明代的科舉制和內閣制度天然排斥這三種專權局面的形成。明代科舉取士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他是主要選拔官員的制度。進入內閣的官員多以從翰林院詞臣中選拔,而翰林們又是從錄取的進士中的佼佼者庶吉士中產生。通過層層篩選,漸漸形成了固定的程序。

因此,想從其他途徑進入最高權力機構——內閣,希望十分渺茫,更何況明代后妃多選自民間,這些人家大多非達官貴人,其子弟考中進士的爵位僅有,公主子弟亦然。換句話說,縱然外戚子弟有個別科場得意者也未必准入翰林,即使進了翰林也未必能人閣。這就使得外戚子弟遠遠地被排斥在權力核心之外。

總而言之,明代的一整套制度,從內廷到外朝,從皇帝到內閣、從部堂到言官都是排斥外戚勢力的,這使得外戚沒有了生存的土壤,自然沒有干預政事的能力。


江畔初見月


外戚干政和宦官擅權,一直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過程中的兩大痼疾,二者往往如影隨形,緊密相連。然而到了明朝時期,前者似乎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了囂張跋扈的宦官們。這是為什麼呢?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與明朝皇后的出身有關。明朝皇后的出身大都不是很高,並不像其他朝代一樣都是世家門閥或者是重臣的女兒。例如,仁宗的張皇后,父親是普通官吏;孝宗的張皇后,父親是國子監的普通官員;熹宗的皇后是選美選出來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皇后大多都是出生於普通官員甚至是百姓的家庭。這樣的出身,就提前避免了外戚坐大的可能。



第二,與朱元璋的祖訓有關。說起來朱元璋還算是個比較有遠見的皇帝。他早早的在祖訓上加了一句這樣的話——後宮不能幹政,皇后要從中下層裡面選,皇家子孫沒有緣由不能擅自更改祖訓。而這條祖訓被明朝的龍子龍孫們執行得很是到位,從此明朝的皇后就都從平民或者是普通官員那裡選了。


第三,與明朝的制度有關。這個朱元璋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和門閥勢力過於強大,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了。他在建國後不久,就創建了錦衣衛(特務組織),錦衣衛不但對朝裡的官員有監視的職能,而且還能直接向皇帝彙報。後來的明朝皇帝們繼續擴大了這些特務組織,又建立了東廠、西廠等情報機構(主要成員就是宦官)。這些機構的權力非常大(直接對皇帝負責),對大臣及官員們的一舉一動掌握的非常詳細。在這種情況下,外戚干政的行為,哪怕剛有苗頭,就會立即被撲滅!


所以,明朝雖然避免了外戚干政,但宦官擅權這顆毒瘤,卻一直伴隨到其滅亡也沒能消除。


神都布衣話歷史


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滅亡,總離不開兩個角色。一個是太監,一個便是外戚。

比如東漢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源於外戚和宦官專政奪權。太監咱們都知道,一個只存在於中國歷史中的特殊群體,由於其皇帝近臣的特殊關係,往往會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於凌駕於皇權至上。

換句話說,就是皇帝養條狗,結果被狗給咬了。

而外戚則是憑藉其皇家姻親的特殊地位,以及其背後強大的家族勢力,來達到左右朝政的目的。

相比於太監,顯然外戚更麻煩。太監畢竟是仰仗皇權,再怎麼過分也不會取而代之。但外戚則不一樣,一旦時機合適,那便是改朝換代啊。而歷史上最為出名的便是隋文帝楊堅了,他不就是搶了自己外孫的位置嗎?

而儘管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在吸收外戚干政的教訓且一直想辦法下條令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外戚干政的情況終究還是屢禁不止。畢竟是老丈人,總得照顧。

當然,也有例外,我國曆史上就有一個朝代立朝的幾百年內幾乎都沒有出現過外戚干政的現象。

這個朝代就是朱元璋創立的明朝。縱觀大明朝數百年的歷史,幾無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身不高,家族勢力不大。

因為有感於前朝外戚干政的種種弊端,為了加強皇權,減少外戚干政的可能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了一條規矩。這規矩就是凡是他朱元璋的子孫,天子也好,諸侯也罷,他們的配偶都要從中下層尋找。

明初規定,凡天子、親王的后妃宮嬪,均通過選秀女方式,從家境清白的低級官員或平民百姓家選取,絕對禁止大臣以各種理由進獻美女。

所以這也造成了皇帝所娶的皇后出身不高,家族勢力不大,而縱觀整個明朝歷史,除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出身功勳之家,家族勢力龐大。明朝的皇后們幾乎都出身中下層人家,她們的父兄不是小官吏,就是窮書生,根本沒什麼權力,在朝中威望也不高。

而外戚要形成干政的巨大能力,就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成為外戚,也就是說他們的女兒或者妹妹能成為皇后或者熬成太后。

第二,他們本身要擁有足夠大的勢力,繼而憑藉女兒或者妹妹的身份進行干政。就拿漢朝的霍光王莽來說,霍光本身就手握重兵,而王莽把持朝政,也同樣是靠著王家的巨大勢力。所以他們能利用外戚的身份進一步把持干預朝政。

但是,顯然明朝的外戚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而不具備第二個條件,所以明朝的外戚想幹預朝政也難。

明朝皇后的出身到底有多低呢?

舉幾個例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孝恭章皇后孫氏是鄒平人,其父僅為永城縣主簿。

明英宗朱祁鎮的孝莊睿皇后錢氏,其父為都指揮僉事(後封安昌伯)錢貴。

明憲宗的孝穆皇后紀氏,是廣西少數民族土官的女兒,被俘入宮中。

以此觀之,不難發現明朝的皇后大多出身低微,她們的父兄也不是什麼手握重權之輩。因此,他們也就無力去幹預朝政,所以明朝很少會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

當然,縱觀歷史,不乏有後期發力的外戚家族,他們開始家族一般,但能憑藉著皇后的關係而崛起。這一點朱元璋也想到了,其早早的立下規矩,後宮不可干政。

“皇后之尊,止得治宮中嬪婦之事,即宮門之外,毫髮事不得預焉”

第二,明朝皇帝登基時年紀都基本已經比較大了,有了處理政事的能力。

外戚要想幹政還有一個很大的機會,那就是當小皇帝登基時。就比如說吧,先皇駕崩了,而此時繼位的皇帝如果如果年紀尚小,那麼外戚就有充足的理由干預政事了。所謂“主少國疑”,便是如此。

試想先皇駕崩,而原來的皇后晉升為太后,而此時的太后是一介女流,帶著自己還沒長大,不能處理政事的兒子,所以太后就需要找個可靠的人幫助自己代替兒子先處理政事,而毫無疑問,太后的孃家人,太后的父兄會成為這個人選。所以這時候外戚就能名正言順地干政。然而,明朝的皇帝登基時大都已經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不需要依靠外戚來理政。

看看那些明朝的皇帝們,明仁宗朱高熾登基時46歲,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時27歲,明憲宗朱見深登基時17歲,明穆宗朱載垕登基時29歲。也就是說這些皇帝登基時都已經是大老爺們了,哪裡還會需要外公舅舅這些外戚來幫助自己處理朝政呢?所以,明朝的外戚也就很難有機會能趁皇帝年幼初登基不識事為由,干預政事。

綜合種種原因,是故明朝相比於其他朝代,鮮有外戚干政的現象發生。


白話歷史君


我是專注歷史的天楓說,下面我來說說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外戚是歷朝歷代都不能避免的一個問題,或者說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外戚問題歷朝歷代都比較重視,明朝也不例外,但是明朝卻沒有外戚專權,這也是明朝所採取的措施決定的。

下面小楓將帶著大家從,中國古代的外戚、歷朝的外戚干政、外戚專政的兩面性、明朝之前對外戚的防範、明朝針對外戚所採取的政策以及這些政策所產生的影響,來闡述一下,明朝為什麼沒有出現外戚干政。

中國古代的外戚

外戚亦稱“外家”、“戚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這在中國古代是一支龐大的力量。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司馬遷在史記中直接用外戚左傳,給了外戚以名分,所以唐朝的劉知幾在《史通·題目》中說:“如馬遷撰皇后傳以外戚命章,按外戚憑皇后以得名,猶宗室因天子而顯稱也。”

外戚在古代根本不能避免,帝王不可能是一個人,他有母親,也有妻子妃子,帝王的母親孃家也有不少的親人,妻妾家中也少了兄弟姐妹,這些人是外戚,他們和帝王有著親戚關係。古代講究以孝治天下,所以順帶著帝王母親的親人,妻妾的親人也會被帝王優待。

所以會形成一個外戚集團,這個集團十分龐大,卻又不得不重視。

歷朝的外戚干政

外戚一般都和帝王有親戚關係,雖然講究任人唯賢,但是更多的還是任人唯親,誰不想任用自己身邊的人,這樣就十分容易出問題,容易出現外戚干政。

所謂的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無能把持朝廷政權的現象!

外戚和皇帝有著天然的聯繫,而且外戚也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所以外戚干政在歷朝力代都十分常見。

在秦國時期秦昭襄王時期的宣太后和他弟弟先後把持朝政,掌握著秦國的大權。西漢時期呂雉更是大權在握。

到了漢朝外戚專政的現象十分嚴重,呂后開啟了漢朝外戚干政的先河,呂氏家族掌握著朝政。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有竇氏家族專權、漢昭帝和漢宣帝有霍光專權,西漢後期有王莽專權。

在東漢時期外戚干政更是家常便飯,由於東漢時期的皇帝大多數在繼位的時候年紀都比較小,所以在東漢外戚干政最為嚴重。

章和二年漢章帝死,年僅 10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聽政。其兄大將軍竇憲乘機操縱朝政,“威權震朝廷”(《後漢書·竇憲傳》)

和帝死後,鄧太后立出生 100 多天的殤帝即位,殤帝2歲夭折,再立13歲的安帝。鄧太后臨朝,外戚鄧騭兄弟又出面把持朝政。鄧氏死後,漢安帝啟用他皇后的哥哥閻顯等掌管樞要。

延光四年漢安帝死後,立幼童北鄉侯為帝,閻太后臨朝。閻顯得勢,獨攬大權,幼帝去世,11 歲的順漢順帝帝上臺。順帝死後,2 歲的衝帝即位,梁太后臨朝。太后兄大將軍梁冀掌權。

漢衝帝死,梁冀主謀立 8 歲的質帝。質帝少而聰慧,被梁冀毒死。梁冀把正準備和自己妹妹結婚的蠡吾侯立為皇帝,是為漢桓帝。

漢桓帝死後,竇太后立劉宏為帝,就是漢靈帝,竇太后臨朝,竇武升為大將軍,以其輔政。

東漢少帝時期何進專權。

所以說整個東漢王朝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個外戚專權的王朝,可以說東漢是外戚專權的鼎盛時期。

北周靜帝宇文闡統治時期,外戚楊堅專權,楊堅不見專權最後還取代了北周,建立隋朝

唐玄宗天寶11至14年6月15日(舊曆)、外戚楊國忠繼任宰相兼文部尚書,並身兼四十餘職。

南宋宋理宗時期,外戚賈似道專權。弄得南宋烏煙瘴氣的,後來的王朝雖然也有外戚,但是已經不能獨攬朝廷大權了。到了明清時期外戚專政基本上已經不見了。

外戚專政的兩面性

外戚專政也有兩面性,也就是說外戚專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個積極和消極主要是從國家的穩定和帝王權力方面來講的。

首先說積極的一面,有些外戚專權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朝局,比如秦昭襄王是在母親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支持下,才順利登上王位的,也是宣太后和魏冉等幫助他穩定了朝局。再如西漢漢武帝繼位年幼,竇太后掌權,保證皇位的穩定和國家的穩定性,這些在當時都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可以說是積極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消極,這主要是針對帝王權威方面,以及一些外戚專政後,囂張跋扈,甚至謀權篡位。

比如西漢呂氏專權,呂氏家族子弟封王,並且大肆屠殺劉氏子弟,這本身就是對皇帝權威的一種挑釁。王莽專權,直接終結了漢朝。東漢那些外戚專權,動不動就殺掉皇帝,擁立一個聽話的皇帝。還有北周的楊堅專權,直接奪取了北周宇文家族的皇位,建立了隋朝,這對當時的皇帝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而且不少皇帝為了對付外戚專權,任用身邊的太監,由此造成了宦官專權,這些都是消極的影響。而那些專權的外戚,也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下場。

《漢書·外戚傳贊》:“夫女寵之興,由至微而體尊,窮富貴而不以功,此固道家所畏,禍福之宗也。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後四人而已……其餘大者夷滅,小者放流,烏噱!鑑茲行事,亦已備矣。”

比如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最後被逼去職,“身折勢奪而以憂死”。西漢呂氏一族最終在呂雉死後被徹底剷除。霍光專權,在他死後,霍家被清算。

外戚竇憲最終被皇帝賜死,東漢和帝時期外戚竇憲專權,漢和帝長大後將其逮捕賜死。東漢漢順帝、漢衝帝、漢質帝、漢桓帝時期,外戚梁冀專權,梁皇后逝世後被漢桓帝藉宦官之力誅殺。東漢漢少帝劉辯時期,外戚何進專權,但很快被宦官設伏殺死。

唐朝的楊國忠最終也被士兵所殺,所以外戚專權的下場基本上都十分悲慘。

但是權力的滋味讓人著迷,即使有不少的外戚因為專權被殺,下場不好,依然有外戚想要獨攬大權因此,歷朝歷代對外戚採取了不少的防範措施。

明朝之前對外戚的防範

外戚干政,是任何一個皇帝都不能忍受的,特別是在西漢,漢武帝為了防止外戚干政,在立幼子劉弗陵為繼承人的時候直接殺了劉弗陵年輕的母親,就是為了防止以後外戚干政,簡單粗暴卻又有效果。

在東漢外戚專權達到了巔峰,東漢時期也意識到外戚的嚴重威脅,所以不少皇帝利用宦官和外戚奪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最終導致的宦官專權,所以在東漢不僅有外戚專權也有宦官弄權。

要說歷代對於外戚專權防範最有效的當屬於宋朝,宋朝首先是在行政機構上的改組,中央政府設有三司、宰執、樞密使三官,從一定程度上達成三權分立,使除大權獨掌的難度大大上升。此外建立各種監察機構,根本不能讓一個人大權獨攬。

還有就是宋朝實行的是以文御武,武人的地位很低,即使有外戚掌握軍隊,也不可能真正的干政,我們可以看出來之前朝代外戚能夠專權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掌握了軍隊,但是在宋朝你掌握軍隊也沒有用,因為權力相互牽制,軍隊你也不可能掌握。

外戚在宋朝一朝十分老實,已經沒有了能夠專權的土壤。

明朝對外戚專權的防範措施以及所產生的影響

明朝是朱元璋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此人對外戚十分警惕,他當然也知道外戚干政帶來的影響,所以他針對外戚可能幹政採取了措施,首先規定皇后等人的出身。

據《明史·后妃傳》記載:朱元璋登基後即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后妃的“家法”,他在其中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

皇帝和親王想要立一個皇后或者正妃,都不是隨心所欲的,基本上都要在民間找,朱元璋不用說了,他的馬皇后自然來自於民間 。明仁宗和明宣宗等以後的皇帝,他們的皇后都是普通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皇后家族勢力過於龐大,能專政。


一旦皇后冊立,也要給皇后家人一些甜頭,比如封個爵位啥的,但是沒有實權,等於是圈養了,不參與政治,所以根本不能幹政。

不僅如此,明朝中後期,文官當政,他們不僅防止武人,對於這些外戚也十分警惕,即使皇帝想要外戚參與政,也過不了官員這一關。

所以明朝防範外戚干政的手段主要是選取家世不彰顯的人為皇后,這樣外戚的勢力不大,而且外戚即使有爵位也沒有實權,更加不能參與政事,這樣的結果就是,從明朝建立到滅亡,外戚基本上沒有干政,算是杜絕了這一現象。當然一些有才能的外戚也不能參與政事,對朝廷來說也是一件損失。

總結

總的來說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在很多朝代有外戚專權,東漢外戚專權達到頂峰,還有一些外戚能夠篡位比如王莽和楊堅,所以外戚專權是歷朝統治者所警惕的。但是真正採取有效措施的當屬宋朝和明朝,而明朝似乎更加徹底,在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根本沒有外戚專權存在。


天楓說


我認為,之所以明朝外戚專權幾乎銷聲匿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明朝對於防止外戚專權出臺了一定的制度,制度體制限制了外戚專權的可能。二是明朝建立了內閣制度,輔助皇帝治理國家,不用依靠壯大外戚來制衡權臣勢力,也也就沒有了外戚專權滋生的土壤。

接下來,我仔細分一下其中的原因。

為何會出現外戚專權?

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外戚專權,不在乎有幾個原因。

一個是皇帝年事已高,還有很多資歷深的老臣健在。這時候,皇帝怕大臣功高蓋主,自己的接班人又年幼,政治經驗不足。肥水不流外人田。為了怕自己死後防止權力被外人所奪,就把權力暫時給了皇后,希望以後歸於兒子。畢竟,年幼的皇帝也是她的兒子嘛。典型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將呂后的權力做大。唐高宗李治,也是當時這樣把權力給予了武則天。

二是皇帝為了制衡權臣,故意將部分權力主動給予外戚,藉此使外戚與權臣制衡。唐中宗李顯為了對付發動神龍政變擁護自己的五大權臣,故意將給予韋后垂簾聽政的特權,進而增強了外戚的權力。

明朝為何無外戚專權?

明朝朱元璋奪取天下之後,為了給自己的接班人創造所謂的好的環境,大肆誅殺功臣,幾乎將有功之臣殺盡。這也就不需要用外戚來幫助接班人治理天下的必要。

同時,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限制了外戚專權。外戚享受榮華富貴可以,但是想奪得一定的政治權力不可以。另一方面,還規定皇家子弟只允許與普通人家的女兒結婚,這也有效避免了外戚專權。

明朝還建立了內閣制度,由內閣制度來幫助皇帝治理天下。這套機制對於治理國家發揮重大的作用,因此也不需要外戚還治理國家了。

總之,我認為外戚專權這種歷史產物的的出現,主要由於每個朝代特有的政治結構所決定的。明朝的政治結構,剝奪了外戚專權滋生的土壤,因此明朝外戚專權便沒有產生外戚專權。


峰哥談史


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這一現象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才的選拔問題。

1,從君主制產生之日起,如何選拔人才治理天下便是帝王最關心的事情,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帝王不需要時時操心,但卻能完全掌控朝政,所以在君權誕生之時,相權便同時產生了。

相,便是輔助,佐天子治天下。

那麼誰來做宰相和大將?

當沒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時,外戚便是最常見的人選,因為他們是皇帝的親戚,同時又不同姓,更適合輔佐皇帝。

同時,東漢後期世家大族開始形成,之後世家大族不僅與皇族聯姻,還掌控了朝政,而這顯然不是皇帝們想看到的。


漢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霍光都是外戚,唐朝時期的長孫無忌也是外戚,所以外戚當然有人才,但同時也有野心,能力不足的皇帝極易成為傀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不斷篡位便是明證。

2,如何限制外戚?如何限制世家大族?科舉制的產生便解決了這一問題。

唐朝,是世家大族與科舉取士的拉鋸時期,唐後期的牛李黨爭便源於此。

從宋朝開始,趙宋官家為了防止武人奪權,大興科舉,從宋朝開始幾乎所有的官員都由科舉產生,皇帝有了足夠的人才來使用,所以外戚便不是必然的選項了。

以文抑武,以文統武,都是因為科舉創造了這一條件,科舉使我國產生了世界史上最早的文官社會,皇帝不必只在親戚中選輔政之才。

所以,嚴格來說,從宋朝開始便沒有了外戚專權,同樣清朝也沒有。

科舉產生的人才足夠統治者使用,而且這些人是天子門生,敬畏皇權,很難對皇權產生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