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年入30萬後,生活就會充滿詩和藝術

以前經常會聽到別人說年入百萬的人過的是什麼日子,實際上呢,現在的社會月薪在2千多,三千多,四千多,五千多的人佔據著龐大的數字佔比,他們又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很多月薪兩三千的羨慕年入30萬的人,覺得他們可以活得很自我,可以有房有車有存款,可以每年1-2次旅行,可以買很多自己都想買而不敢買的東西,可以出入高檔餐廳會所,可以結識更多的資源和人脈。

誰說年入30萬後,生活就會充滿詩和藝術

如果是這樣,那完全就錯了。

年入30萬,看起來很多,但是如果家裡沒車沒房需要自己購買,這個30萬就是杯水車薪。

年入30萬,看起來很多,但是放到任何一個二線車上,這個30萬能夠開一個店面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何況一線二線城市還有那麼多家店面,這個30萬其實無濟於事。

年入30萬看起來很多,當你有一個孩子,每年的昂貴的教育也要10萬左右,還不算上一年的吃喝,這個30萬就是滄海一粟。

其實年入30萬的常態是這樣的:他們動不動就焦慮、不滿意,覺得不幸福呢?

雖然年入30萬這批人已經碾壓了下面99%的人,但是他們的上面還有數量不少的收入高很多的人,對比之下自然沒有優越感。

年入30這批人平時接觸和交往的人群也是跟我們在收入、學歷、家境上相差不大的一個群體,收入的對比主要也是跟他們比,如果每個人都拿自己的收入跟鄉下的窮親戚比,那絕對的充滿幸福感。

現在的網絡話語權主要掌握在收入高的那些人手裡,那些處於平均收入水平以下的群體的聲音根本不會在網上出現。從人的心理角度分析,沒什麼錢的人也不願意整天在網上哭慘,反而是有錢人天天在網上顯擺、做作,這就造成一個錯覺,在網上幾乎沒發現窮人,全是高收入的有錢人。處於這樣網絡環境,很難不焦慮。

誰說年入30萬後,生活就會充滿詩和藝術

年入30萬但是實際上改變不了什麼。更不會讓生活充滿詩和藝術,因為大部分情況下,無論你賺錢多少,其實我們的生活軌跡都是一樣的。人的慾望、需求是會隨著個人經濟水平水漲船高的。最近看到一句話,深有同感:隨著財富值的增加,之前認為是奢侈品的東西,慢慢就會變成必需品。

年薪30萬有30萬的過法,兩三千月薪有兩三千的過法。總的來說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無論怎樣,人總是要生活的。人生,重要的不是從哪裡開始,而是你距離出發點,跑了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