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文學對人類與社會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凌梁


文學即人學,是人類文明的啟蒙,把一群遠古人猿從矇昧引向文明。無論圖騰崇拜、宗教起源,還是城邦設計、道德律法,一切都從一個個口耳相傳的故事開始,在西方是荷馬史詩、希臘神話,在東方是盤古開天、三皇五帝,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並用這種神話傳說把人們團結、聚攏在一起,進而形成部落、社群、城邦、國家,而這些神話傳說就是文學。

只有能夠被接受的文學才能流傳開來,只有流傳開來的文學才能對社會產生影響。一切有影響力的文學都是弘揚真、善、美的文學,這是人性向善、追求真實和美好的選擇。雖然在名著中也不乏在篇幅描寫人性的醜惡和陰暗,但它們首先是真實的,其次是被作者批判、被讀者鄙夷的。教唆犯式的文學並不存在,大毒草文學不過是時代的標籤。

閱讀時,人們在文學的對比和衝突中更加明確的區別光明與黑暗,增強了對惡的警惕和抵抗能力,積累更多的樣本在現世中追求完整的人格。


歐比旺羅克



若我說,文學之於人類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為人類提供了靈魂寄養的住所和思想放飛的平臺。

說到文學的貢獻,其實更多的是體現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也就是人們的精神世界裡面,而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世界。

文字,本來就是依靠塑造形象和意境來詮釋作者心目中那種虛無縹緲或者血脈賁張的色彩與瘋狂的,是發自內心世界裡面對於這個世界的發現、呼籲和吶喊、反饋,表述的是作者自己心目中的渴望與期待,提振與落差,正義與公平,猙獰與嫵媚,是極為個人的私密化創作。

但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以自我感知為中心的大千世界,儘管這種認知多是唯心的,形而上學的,但這完全符合一個臆想者的閉門造車。

難道不是嗎?

我們每個人心中不都是有一個誰也無法迴避和探知的內心世界嗎?

誰要是說沒有,那隻能說這個人就是一個行屍走肉,是沒有思想,是沒有靈魂,是沒有方向,只是一個徒有其表的軀殼,無異於一頭向自然乞食的四腳動物。

而文學,恰恰就是為人類,為不甘於平庸和寂寞的人類提供一個可以依靠和寄託的所在。這是一個思想和心靈上的共振,而不是尸位素餐的圈禁地。

人類的思想活動多少都要受到來自於自然世界的影響和禁錮,這就篤定地肯定了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往往不受時空的限制而飄忽不定,遊弋在靈魂和思想之間,急切需要找到一個精神餵養的出口,發洩或者吸納來自於精神方面的焦渴與期盼。

這就夠了,這就是文學之所以是為文學的理由,也是一個再也合適不過的美好藉口,會給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和虛無的精神寄託。

為了那無處安放的靈魂和夢魘,難道這樣的文字還不夠熱血和衝動嗎?

還有比這樣的文化形式更令人期待的表達方式嗎?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謝謝題主,這個問題好!我來回答。

首先,文學為人們認識瞭解社會歷史提供了一個重要窗口

文學以反映和記錄廣闊的社會為己任,優秀的文學作品無不直面社會現實,描寫真實社會風貌,形象地揭示社會本質,為後人瞭解、認識和研究當時社會方方面面提供了難得的資料。我們今天怎麼了解和認識春秋戰國的歷史和社會?就是從《山海經》《詩經》《楚辭》等眾多的作品中去了解和探尋、研究。

其次,文學在推動歷史進步上發揮巨大作用

文學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不僅反映歷史與現實,而且揭示社會本質,因而,它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儒家著作如《論語》、道家著作如《道德經》,我們不僅僅把它當作哲學更當作文學作品來讀,幾千年來,它們對中國社會歷史進程發揮的作用有目共睹。中國新文化運動時,以魯迅為代表的作家,以文學作為投槍匕首,向幾千年的封建體制發起衝擊。而有些文學作品直面現實矛盾,因而促使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如美國斯托夫人反奴隸制的小說 《湯姆叔叔的小屋》,從在某種程度導致美國內戰的爆發。

其三,文學傳導著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作為上層建築,優秀的文學作品弘揚的是真善美,鞭撻的是假醜惡,對人們起著教化、啟迪的作用,對於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良好的社會風氣都發揮著積極作用。

其四,文學作品有著啟蒙的作用

優秀的作家都是思想家、哲學家、預言家,因而在社會發展中,其作品常常起到啟迪矇昧、開化心智的作用;許多優秀作品包含著巨大知識量、信息量,是人們學習知識、學會思考、提高能力、提升境界、開闊視野的最好選擇。

其五,文學在豐富和提高人們修養、培養審美能力發揮著作用

優秀的文學作者品,包含著做人處事的哲學,能夠提高人們的修養。而優秀的文學就是藝術的典範,可以培養人們的藝術審美能力。

其六,文學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生活

文學具有啟迪教育性,又有娛樂性,多樣化的文學極大滿足了人們的消遣、娛樂需求,為生活增添了樂趣。

再次感謝題主。


音準不準的作家劉劍鋒


文學是為我們造夢,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從而影響推動社會進步,是我們科學努力的方向。

文學,帶有區域和民族性質的文化,與之相對的是科學 技術 等理工科知識,在人類歷史演變過程中,都承載著推動人類進步的作用,文學藝術等給人類製造夢想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人們用科學實現夢想,用文學陶冶情操,讓我們的生活不在枯燥乏味,才有詩和遠方,所以說夢想是要有的,是因為它一定會實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1、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2、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3、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Andrew107856502


1、文學使人類的存在有了意義

文學最基本最偉大的功能就是給予意義,是對人類的生存賦予意義。比如我們都知道的荷馬史詩、希臘悲劇、《神曲》、《浮士德》、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還有屈原、史記、唐詩宋詞、元代雜劇、清代的民間戲曲等等,不管它們是什麼題材體裁,實質上都是告訴人們生活的意義。

二、文學幫我們建立價值系統

文學史證明,在人的文明演進過程中,文學全面而無微不至地幫助人類建立了自己的價值系統。人的價值觀的形成,一方面來自社會的規範,一方面來自生活中環境的影響。

三、文學承擔著文化的自我修正功能

所謂價值 就是人對自身存在的肯定 是人類為了鼓勵自己生存下去而為這個世界建立的精神秩序。在價值的指引下 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和存在的意義。„„文學作為價值的載體 它的最終使命恰恰是讓人在日常生活中認知和接受人類的普遍性的價值追求。

文學在任何時候都與世俗生活相關 都與社會進程相關 都與人類的整體前途命運相關。因為 文學是人類價值建構和精神生長的過程 是人類生存意義的自我確證。


今古雜壇


我年輕時酷愛讀文學書籍。

文學先是靠有趣的故事征服了年少的我,後來被詩歌散文美妙的文字打動,後來更關心思想深度。

及至今日,瑣碎的生活已侵佔了我的讀書時間,我已然成長為一個有擔當能挑起家庭大梁的人,是親朋鄰里眼中的至善好人。

我思想的成長應該得益於早年讀過的書,寓教於樂是文學作品的一大特點,作品中的人物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這個我深得體會。

所以,我總結文學對人類及社會的最大貢獻就是美育作用,用不同的美的形式愉悅震撼人心的同時勸人向善。


木易清揚


文學的最大功能就是抒發人內心的自由思想情感,推動人類社會向健康自由的人性發展。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莫不如此。

如屈原的《離騷》,作者愛國的內心受到壓抑,於是就要發牢騷。

魯迅的《吶喊》,吃人的社會太殘忍,於是發出撕心裂肺的吶喊——救救孩子吧!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為追求自由愛情而犧牲……


翕張文章耕耘者


文學是語言的載體,所以大學學科類別叫漢語言文學專業。而語言又是人思想的載體,當今世界三大哲學指向唯一共同肯定的一面,那就是語言。三大哲學指向給予語言問題核心位置,是因為當今這個世紀是對語言的思考,對語言的能力、規則,以及就思想而言,它所能授予的權利的思考。

顯然這三個哲學指向各自側重:解釋學指向對話語行為的闡釋;分析學指向說話和控制的規則之間的對抗;後現代指向沒有同質性的句子、片斷、話語形式的多元性。於是,語言就成了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歷史超驗物,語言成了思想的重要場所,因為那正是維繫意義問題的地方。

再往下說文學,那就思路清晰了,因為代思想發聲的語言無形,怎麼能夠蓄存?人類的祖先真正的聰明,先用圖騰符號,又演變成文字,有了文字那就能記載社會歷史的發展,同時也讓偉大的思想家的觀念存留了下來。這應該是文學的起源和文學對人類社會的最大貢獻了。


叢林一棵樹


作為文字表達的藝術,千百年來,文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不誇張的說,迄今為止,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兩樣東西,也可以說是兩種主食,即兩種“碳水化合物”,一是五穀,滿足生理需要;二是文學,滿足精神需要(當然,我這裡講的是廣義的文學)。

所以,文學對人類與社會所起到的這種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需要的不可替代的這基礎性保障作用,大概就是文學的關鍵作用。

正由於此,在人類歷史上,文學自身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時常被誤用亂用錯用汙用禁用等,所謂“三偽文學”曾經大行其道,與此相伴的文學創作者的命運也幾經起伏,——————。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文學繁榮的時期,一定是歌舞太平的年代。反之,亦然。未來的歲月,我相信也會如此。

文學是美的,生活需要美。相信會有越來越多越來越美的文學作品問世,藉此也衷心祝願所有文學創作者好運!

不妥之處,敬請大家們批評指正!

嵩 嶽


策劃家嵩嶽


文學對人類與社會有很多方面的影響。文學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與生活,對研究歷史很有價值。同時,文學還承載著歷史知識。文學也傳承了中國文化,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代代血脈相傳。中國文化使我們都有一個認同,那就是中國人。文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它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給人以激勵和勇氣。文學在推動歷史的車輪與社會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文學裡的英雅人物往往可以鼓舞人們為事業而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