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幫簡史

在劇作家的作品裡,他們總是被描述成羅賓漢式的英雄人物。

日本黑幫簡史


“Yakuza”一詞是對日本黑幫的統稱,這個詞彙如今在日本以外的國家也已廣為人知。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意大利的黑手黨。和黑手黨類似,日本黑幫同樣重視門派。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很少有機會直接接觸黑幫,至少在東京是這樣。你更容易在大阪街頭看到黑幫晃盪,但即便如此,他們從不把普通人捲入黑幫的鬥爭中,除非偶然情況,或是你踏上了他們的地盤。

“Yakuza”一詞的三個音節其實都是數字,“Ya”是8,“Ku”是9,“Za”是3,來自日本的橋牌遊戲“Oichokabu”。遊戲的比賽規則是將三張牌的點數加起來,比個位數的大小。前兩張如果拿到8和9,通常就不會再叫第三張了,但如果有投機心理的人再拿一張牌,而這張牌是3,末位數就會變成最小的0,以此來比喻那些膽子大、敢於賭博和挑戰的人。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dswiipspwikips3.jp

關於“Yakuza”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一種認為最早能追溯到博徒(bakuto)和的屋(tekiya)。開賭場的人被稱為“博徒”,這個詞也指嗜賭成性的人。自平安時代(公元794年-1192年)起,博徒就已經在日本存在了。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city.fukuoka.lg.jp

“的屋”,亦稱“香具師”,是在節日和重大活動上擺攤的小攤販,或賣食物,或提供小型娛樂項目。這個詞一直沿用至今。日本有一部名為《寅次郎》的老電視劇,主人公就是一個全國走街串巷的小攤販。他們也被喚作“啖呵師”,因為叫賣時嘴皮子功夫厲害。到了現代,“博徒”和“的屋”兩類人中加入黑幫的人數最多。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bit.ly

進入室町時代(公元1336年-1573年),俠客(kyougi)出現了。他們是犯了賭博、勒索或過失殺人罪的法外之徒,往往脾氣暴躁,說話刻薄,但在歌舞伎劇本里總是被描述成羅賓漢式的英雄人物,亦被稱為“渡世人”。目前仍不確定這些人只是腳本作家虛構的故事還是真實存在的。

下圖的梅由兵衛是江戶時期(公元1600年-1868年)一個著名的俠客。在這一時期,賭博被視為嚴重的犯罪,但屢禁不止,非法賭博的人群從未絕跡。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bit.ly

後來就出現了歌舞伎。這是一種日本傳統戲劇,但“歌舞伎”一詞最初的含義是“傾奇者”,即著裝怪異、特立獨行的人。前田慶次就是著名的歌舞伎。他們是普通人眼裡的“怪胎”,但無論你有錢與否、身份貴賤,一旦認定了,他們就會對你不離不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他們實際上相當值得信賴。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jsdf.hatenablog.jp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騎摩托車的暴走族,這些人實際上和歌舞伎有很多共同點。他們奇裝異服,把摩托車的引擎轟得震天響,在夜空下的街頭馳騁。黑夜裡張牙舞爪會讓人感到害怕,但他們事實上沒什麼攻擊性,很少聽到摩托暴走族傷害無辜行人的報道,一般都是一幫暴走族和另一幫暴走族發生肢體衝突——這也和黑幫的特點相似:幫派衝突。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mbok.jp

黑幫之間的衝突是家常便飯,博徒、香具師、的屋、歌舞伎同樣如此。在德川幕府時代,由於下層武士對幕府統治下相對和平的社會不滿,形成了“旗本奴”這一黑幫組織,與之對抗的,則有了平民遊俠——“町奴”。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ja.wikipedia.org

“旗本奴”和“町奴”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著裝怪異。他們造型誇張,舉止粗野,還會為自己取奇奇怪怪的代號。不過,出於平民身份,“町奴”不允許佩刀,只能帶一把小匕首。下圖的匕首是他們被允許攜帶的最大尺寸,也就是我們常常能在黑幫電影裡看到的。

日本黑幫簡史


圖片來自:commonpost.boo.jp

在歷史上,“町奴”似乎比“旗本奴”更接近英雄的形象,但這兩支力量隨後被幕府鎮壓了。不過,他們的精神確確實實在現代黑幫上得到了體現。

還有人被稱作“顔役”,從字面上不難理解,是指靠面子吃飯的“帶頭大哥”。他們是地方和組織的頭目,具有更加廣泛和合法的社會功能,受到普遍尊重,追隨者眾多並且不惜為黑幫獻出生命。這些人就是現代的“Yakuza”。因為在當地社會影響力巨大,有的後來甚至成為政客或議員。吉田磯吉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歷史上最強大的黑幫頭目之一,被認為是近代黑幫的開源,通過黑錢運作,雄踞眾議院議員的座位達17年之久。

日本黑幫簡史


吉田磯吉,圖片來自:bit.ly

不幸的是,部分黑幫走向暴力,他們被稱為“暴力團體”,而非“Yakuza”,被視為犯罪分子。但仍然有傳統黑幫基於儒家思想和幫派的嚴格規定,講究仁義。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日本最大黑幫“山口組”調集全國各地的物資,分發給災民。他們做好熱飯送給災民,在街上巡邏制止搶劫,有人甚至稱他們比政府救災更快、更高效。每逢節日,黑幫們搭小攤、扎禮車供人們娛樂。就算他們身上刺著令人望而卻步的紋身,生活空間也有限,但他們仍然是日本是日本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日本黑幫簡史


每逢節日,黑幫們搭小攤、扎禮車供人們娛樂。圖片來自:kenzyman.blog.fc2.com

有人說,日本黑幫仍然存在的原因在於日本社會需要他們,因為就連警方也曾一度(或許多次)尋求他們的幫助。二戰後,日本社會一片混亂,黑市和暴力橫行。警方沒有足夠的警力和權威保護民眾,急需強有力的組織的幫助。此時,黑幫扮演了“民間警察”的角色。這一現象在關西尤為顯著。

日本黑幫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