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活人祭祀的“陋習”,具體出現在什麼朝代?

中國用活人祭祀的“陋習”,具體出現在什麼朝代?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徐茂娜

歷史上真的有活人祭祀嗎?1887年,在對克諾索斯遺址考古過程之中,歷史學家們在一座墓中發現3具人體骨骼。骸骨都放置於供臺上,供臺的旁邊有一個器皿,附近有一把輕巧的青銅刀。

《當代人類學》中有關於這一現象的解釋:“這些發現表明人類獻祭可能是這些人們進行儀式的一部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歷史上真的有活人祭祀的現象存在。

中國用活人祭祀的“陋習”,具體出現在什麼朝代?

活人祭祀在全世界都有記載,囊括中西。

其中,中國的活人祭祀,最早發源於商代。那時的人們信奉天上的神明,每當遇到了人類無法得出答案的事情時,就會認為這是天上的神明降罪於人們。愚昧無知的古人為了平息神明的怒火,便想出了活人祭祀的法子。

祭祀這個法子不只用於平息天神怒火,古代的人們為了祈求上蒼保佑來年風調雨順,會在祭祀時拿出貢品,而把人當作貢品獻給神明,更能表現人們對於神明的虔誠信仰。

放在當今社會,我們會覺得用活人祭祀簡直殘忍且愚昧之極。但在古代,人們卻並沒有這個意識。

明朝時期西南一帶水災氾濫,各村落會任命族中德高望重之人尋找八字合適的小孩,放在當地的祠堂中養大,而這些被選中的孩子,他們的人身自由從小就被限制,吃喝都被圈在祠堂,當他們好不容易長到成年,村民們會將其當作貢品獻出。

中國用活人祭祀的“陋習”,具體出現在什麼朝代?

孩子們的結局往往是在祭祀儀式中坐上筏子,沉入河中去“服侍“河神。這些孩子們還沒有好好看過這個世界的花開花落,體會過雲捲雲舒,小小年紀就成為了平息河神怒火的祭祀品,成為了對神明的無知信仰中產生的犧牲品。

當然,不止是為了平息水患,還有旱災、蝗災、節氣祈福等事件,都啟用過活人祭祀。在中國的悠長曆史中這些事件數不勝數。

活人祭祀在歷史上的所有朝代幾乎都有記載,但是在這些朝代之中逐漸呈現遞減的趨勢,但是無論獻祭多少,一直都保留著這個習俗。

這些封建的殘留,直到民國初年,才被逐漸禁止。而現在的中國也將活人祭祀這種殘害他人生命的行為視為違法。

我們擁有輝煌歷史的華夏大國尚且如此,對比“西方世界”(中國之外的世界),活人祭祀也不在少數。比如在瑪雅文化之中,就有殺死人類作為祭品,祈求神明賜予神力的例子。

中國用活人祭祀的“陋習”,具體出現在什麼朝代?

瑪雅人殺害祭品的手段更是充滿了血腥和暴力,這些殘忍的人們經常選擇被他們俘獲的敵對勢力方戰士或者囚犯作為獻祭的貢品,將還在跳動的心臟活生生的從這些被害人的胸口取出,削成肉塊,獻給神明。

更可怕的情況是當時的瑪雅人認為祭祀是比呼吸還要重要的活動,最先的祭品還只是俘虜和囚犯,到後來有些貴族甚至認為將自己獻祭出來,是一種對神明信仰的虔誠。而祭品遠遠不止如此,有些地區更是精心選出不諳世事的幼童或者象徵著純潔的處女進行獻祭。

中國用活人祭祀的“陋習”,具體出現在什麼朝代?

獻祭手段也層出不窮,包括著焚燒、斬首、活埋等。同時,祭祀方法也演變得更加複雜,其中有一種最為殘忍的是,先將人用特定的顏料塗滿身體,剖心之後,祭司將他的屍體切開,分給圍觀者們食用,圍觀者以食用被上天“祝福“的屍體為榮。

這樣扭曲的一切,彷彿泯滅著人性一般。

幸好整個世界都是向著好的方面發展,在西方文明演進過程之中,活人祭祀也因為人權的覺醒被慢慢消除。現今無論中外,在主流社會中,我們已經找不到還在用活人祭祀的地區了。

中西方文化在時代的洪流之中不斷髮展演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越來越清晰。我們不再認為旱災、洪災以及各種奇異的自然現象是上天的怒火,反而我們可以用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來進行解釋;我們不再祈求神明給予我們神力,我們知道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去實現自身的價值,以此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回溯過去被活人獻祭這種腐朽殘忍的文化狠狠傷害的群眾,甚至成為犧牲品的亡魂,我們要從中吸取到教訓。明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真善美。(更多精彩,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袁史”)

參考資料:中國活人祭祀 這是最毛骨悚然的習俗之一上海美地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