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駐英大使接受採訪的內容,來看小留學生回國問題該如何解決?

新文化街男孩


這就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中國14億老百姓居家隔離兩個月,不能外出,不能工作,孩子不能上學。我們說什麼了?武漢封城的時候,好多外地人被封在了武漢。沒有錢沒有住的地方,甚至露宿街頭。人家說什麼了?政府管過了嗎?你們有錢人把孩子送出國留學,我們不羨慕嫉妒。但是你既然把他們送出去了,就不要再想著讓他們回來了。把他們送出去,不就想讓他們取得外國的國籍嗎?就是外國人了嗎?不就為外國人做貢獻了嗎?你們現在國內掙錢把錢都花在了國外。沒有為國家做經濟貢獻。中國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你們甚至可能還很慶幸,多虧孩子出國了。現在國內剛剛,因為14億人民的付出,剛剛好起來。國外爆發疫情。你們自己有能力就自己解決。不要道德綁架國家來為你們的不愛祖國來買單。你們100多人聯名上書。全中國14億人民還簽字,不同意你們回來呢。你為什麼不出國去照看孩子呢?這樣我們大家都沒意見。希望國家不要不顧14億中國人民的意見和利益。我們納稅人的錢去給包機。我們絕大多數人堅決不同意。


巧手美食


劉大使已經給出了幾個解決途徑:

1.如果馬上畢業、確實需要回國的,目前國家正在協調,努力解決這部分人員回國事宜。當然,返回國內肯定要集中安置的一個地方進行隔離。比如北京的小湯山估計是一個選擇的地點。

2.在英國本土,中國也在積極協調尋找託管單位,解決當前的困難。估計這方面也會有後續消息出來。就在本土尋求或者委託某些有資質有能力的單位進行委託管理。

3.或許還有一個是昨天英武評論過的:在英國本土或則就近鄰國,尋求建立一個隔離區,就跟放艙醫院一樣,進行共同的管理防護等等。

不論如何,小留學生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希望能夠妥善解決。


英武


看了這個消息,我在替這些孩子著急的同時,還有一個弄不明白的問題,這些孩子的家長,你們把未成年的孩子,每年花幾十甚至上百萬送到萬里之外的英國,去“學”英語?還是為了將來把孩子培養成“英國紳士”呢?


由於英國的疫情持續惡化,很多我們的留學生,就選擇了回國避險。有報道稱,為了能回到國內,一張18萬元起的機票,都是一票難求。所以說,遠方的孩子著急,在國內的家長更急。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想起了我們駐英使館,3月16日,有166名小留學生家長,就懇請我們派包機把這些未成年的孩子,接回國內,家長願意支付所有費用。我們駐英大使劉曉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理解小留學生家長的擔心,我們駐英使館將把這個情況,將及時和國內有關部門協商此事。
近些年,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出國留學的熱潮也就持續升溫,

一些有錢的家庭,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目前,我們僅在英國的留學生,就高達22萬人。但是,在這22萬人當中,卻包括1.5萬年僅10到17歲的未成年留學生。這讓我們這些“門外漢”,很是不解,難道國內就沒有“適合”你孩子的學校?還是“高貴”的身份不願意和我們這些窮學生為伍?你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到國外,接受所謂的高級教育,但他的價值觀會怎樣形成?之後能不能適應我們的社會,這些家長就沒有仔細想過嗎?我們從這些有錢能把孩子送到國外,有了困難才想起祖國的家長的表現上看,你們除了給我們添麻煩外,你對我們國家都做出了什麼貢獻呢?為我們抗擊疫情,你又捐了多少呢?


海之波濤3


剛才看到一個博主視頻,是英國留學生回國以後的視頻。看她資料信息是在英國讀碩士,然後這幾天回國,回國以後先是落地集中隔離,然後很不幸,沒過幾天,疾控中心給她打電話,告訴她離她飛機座位不遠的地方有人確診了。然後那個確診人員前後三排位置的乘客都需要在疾控中心安排下再做隔離觀察,她本人已經被救護車拉走了。

從視頻來看,當時飛機乘客基本上都是回國的英國留學生,而他們一個個包裹的都十分嚴實,口罩護目鏡塑料雨衣等等一應俱全。不過即便這樣,有人確診,他們仍然要到疾控中心隔離。實際上也說明一個問題,這個時候回國未必就真的可以保證安全,因為迴歸途中還是會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在英國除了這種成年人留學生以外,還有大量的小留學生,這些小留學生有多小呢,很多是些初中生,只有十多歲。比起那些成年留學生,他們無論是處世經驗還是性格習慣,都明顯幼稚,現在遇到這種情況,他們的健康安全的確是家長們著急的。


小留學生跟大留學生不一樣,由於年紀太小,他們基本都是在英國寄宿家庭生活,國內的父母幫他們支付高昂的生活費。本來,這是一個你情我願的事情。可是現在英國的疫情很不明朗,從數據上來看,英國似乎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國要好很多,但是英國是率先提出群體免疫概念的人。雖然後來有衛生大臣說這只是個概念,不是措施,但是英國的抗疫的確不夠積極,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大留學生趕緊往回跑了。如果這些小留學生寄宿的家庭都是佛系對待疫情,說實話被感染的幾率還是很大的。而小留學生顯然不具備大留學生那樣的活動能力,所以他們家長著急倒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過這時候著急也沒用,實際上出國留學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這麼小就出去留學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嗎。就連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都讚賞我國的基礎教育,為啥要讓那麼小的孩子出國留學呢。實際上真正要到國外學習知識,最早也是該上大學再出國留學,或者等到研究生的時候出去。初中就跑出去,不但花費大量的金錢,而且遠離父母家人,造成親情淡漠,思想也很容易西方化。這樣的小孩長大以後,實際上很難適應在國內的生活。那麼即便有這麼多缺點,為何那些家長還要這麼小就把孩子送出去呢,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就是大多數這樣的家庭,都是希望小孩以後就留在留學國家,成為當地國民的。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願意從小就讓孩子接受西化教育和思想,甚至可能是為以後全家移民鋪路。

既然已經有這個打算了,實際上就要接受留學國家的一切,好的地方要接受,不好的地方也應該接受。

我同事朋友家裡有小孩也在英國留學,本來也打算回來的,後來那邊學校說,四月中旬必須報道,不然就取消學籍,所以也不敢回來了。估計有很多滯留在英國的學生可能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就好像之前意大利的問題一樣,你可以走,但是走了以後短期之內不準回去,而有些人工作學習都在那邊,所以就不敢回國。現在英國這些小留學生,具體情況肯定不會完全一樣,各個家庭都會有各自的問題,其實無法統一安排。但是孩子是家長自己送出去的,如果他們現在想自己照顧孩子,要麼就自己想辦法接回來,要麼就自己飛過去,這事別人還真的是插不上手,因為每個孩子面臨的問題都不一樣。

經過這次事情,可能有些家庭的留學觀念會改變了,如果說真的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發展,真的沒必要從小學初中就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真的有本事的孩子想出國,實際上可以在高中、大學以後憑自己本事考過去。當然了,那些別有用心送孩子出國的就另說了。總而言之,這是個人家庭行為,需要他們自己解決。


一覽眾河小


前幾天看到一張圖片,飛機上坐的小留學生們,全都戴著口罩,有的還戴著護目鏡,黑壓壓一片。

有的孩子的眼神中,透露著驚恐,有的孩子,似乎還不知道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在座位上比著剪刀手。

也許,當他們落地後,就會知道,他們的迴歸,引起了多少的爭議啊。



到底要不要接他們回國呢?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做了才知道。

想起曾經看到過很多關於貧困地區的孩子的照片,特別是非洲地區的有些黑人小孩,他們因為營養不良,瘦瘦的身體,眼神無精打采。

每當這個時候,我相信每一個看到照片或者視頻的人,都難免動惻隱之心。雖然我們不是救世主,但是人的共性一定有:保護弱小,無關國界。

根據駐英大使劉曉明的採訪,在英留學生達到22萬人,其中小留學生有1.5萬人。這些小留學生們,有的初中就出去了,有的高中時出去的。

這些家庭,難道全部都是非富即貴的嗎?未見得。



想起前幾年的電視劇《小別離》中的幾對父母,有的條件好,想要把女兒弄出國,有的條件一般,但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惜要賣房。

把孩子送出國,每一對父母的願望是,讓孩子將來有出息。他們可能也沒有想到,孩子是否會在價值觀上,與國內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這也許是許多人反對接這些小留學生們回國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覺得這就是背叛。

但是我想說,孩子是無辜的。也許他們就是懵懵懂懂地,被父母送了出去。他們在前段時間,一定也為國內的人們積極奔走,去買口罩寄回來。



綜上,我相信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實力,去保護孩子們的安全。


英語老師Minnie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對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滯留英國的大約15000名未成年的中國小留學生的父母們的求助,表現了非常積極和關心的態度!

他強調說,這麼多的中國小留學生借住在英國人的家庭,這些英國家庭基本上都是老人家庭,屬於新冠病毒易感人群。所以,那些小留學生就得儘快回國!

這說明,劉大使對那些小留學生的處境非常瞭解和關心!

對於那些小留學生在國內的父母的請求幫助,劉大使代表國家政府予以了明確的表態:

劉大使這一番代表政府,有擔當和負責任的,非常人道主義的表態,猶如一道暖流,溫暖了所有小留學生父母的心!

此時此刻,聽了劉大使的表態,相信那些吃了“定心丸”的小留學生的父母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

耐心的等待,積極的配合駐英大使館的協調和安排。並同時充分做好心理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就必須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樣做,既是為了自己的兒女能夠順利回國與父母團聚,也是為了感恩國家的關懷,力所能及的減輕國家的負擔!因為,中國政府在這次全國上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花費巨大,這些在經濟上,相對富裕的小留學生父母,也應該自覺自願的自掏腰包,承擔一切費用。

相信包機把那些滯留英國的小留學生接回國,應該是最有可能實施的措施!

雖然包機花費巨大,但是,經濟狀況相對富裕的小留學生父母是可以承擔,願意接受的。

其實,若有餘力,這15000小留學生的眾多父母,還可以“眾籌”資金,捐獻給國內的慈善機構,回饋社會才是!

飲水思源是中國社會文化的優良傳統,小留學生的父母能夠這樣做慈善,既是感恩,也是給自己的兒女做表率,讓這批小留學生通過這次事件,在幼小的心靈裡,獲得了一種寶貴的愛國主義的教育: 即有國才有家!


顏二哥有言23


1.5萬小留學生被滯留在英國,無法住宿,家長非常著急,提出想要中國政府組織包機把這些孩子們能夠接回去,家長肯定擔心孩子的安全但是也不能提出過分的要求,不能因為一些其他原因就想讓祖國兜底。

1.很多人說提出包機請求是因為機票一票難求?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一些家長看似很正直說,我們提出包機是因為機票買不到,幾萬甚至幾十萬都買不到機票,如果能夠安排班機回國要求的話我們費用自理、回去主動隔離等等,但是真實情況就是倫敦到北京3月23日的機票明明還有,價格8000多對於送孩子到英國留學一年花費30萬以上的人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吧!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這些人提出包機請求目的可能就是方便自己吧!因為現在還要直飛的沒有了,只能轉機才行,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旅途時間長必然會增加感染風險,這個算盤打的還是很好的!

2.人多了真的就可以提出一些不正當的請求。

只要人多真的就可以提出一些不正當的請求,把情況誇張化,之前可能確實存在機票一票難求的情況,但是一些航空公司肯定會加開飛機的,畢竟賺錢的時機不加白不加!

3.駐英大使回應還是會幫忙!

駐英大使回應了留學生回國情況,會和國內部門進行溝通解決他們的困難,沒辦法,這麼多中國人在海外受到困難,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幫忙的,具體怎麼辦,且看接下來的新聞吧!

你認為應該怎麼幫助這些海外中國人?有什麼問題歡迎關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留學生問題這幾天比較熱,我的看法如下:

(1)怒懟網友的家長極為不智

有些留學生家長怒懟網友,只能說平時撒潑慣了,這種情況,你再與民意為敵,說明你的腦子有問題。在我國許多有錢人,並非因為智商、努力而獲得財富;有些人在“應試教育”下,形成了“高人一等”等思維。

所以,在面對網民意見的時候往往就是一種高人一等的思維。但問題是,現在所有國人都受到了損害都有怨氣,你還在“趾高氣揚”只會讓問題越來越複雜。

(2)兒童留學的目的是什麼,留學生家長心知肚明

留學生家長心知肚明,捫心自問一下,你拿著在中國賺的錢,把幾歲的孩子送入英國等國家,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移民、全家移民,那麼,你做出的選擇,我們不可能給你全部買單。

(3)99%的人的憤怒與1%人的危害

99%這個數字,只是我為了說明我的觀點胡亂加的數字,其本質就是在說多數人的利益。多數人的利益當然不能侵害1%民眾的正當利益。

但1%民意也要知道99%的人反對的原因是什麼。國內許多人已經不習慣超國民待遇,也不習慣為自己的未來培養敵人。某市的黑衣人的背後就是兩個國家的挑唆,你培育的、我們幫助的只是我們的敵人。正如在朝鮮戰場上,有華人利用自己的面孔不斷做出傷害我們的事情。

(4)我的終極觀點就是:他們還是我們的花朵,我們應該盡全力把願意回來的人弄回來

既然1%的人沒有說清楚兒童留學的目的,他們也還沒有把自己的真實目的付諸實踐。那麼,他們就還是我們的花朵兒。即使明知其中有些人註定會數典忘祖,這也沒辦法。我們連外國人都去援助,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國人扔在外面!

所以,無論是99%還是1%,都要捫心自問一下。前者我們不能失去理智,讓我們輿論戰背後的國家得利;後者也要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麼心腸。


坐古談今


劉大使可以算是一個地道的“英國通”了,他長年在英國工作,對英國的疫情情況和英國的防疫政策是很瞭解的。

因此,聽從劉大使的意見是可行的。
(劉大使慰問在英留學生)


劉大使在英國出現新冠病毒疫情後,多次看望和慰問了在英國的留學生和其他華僑。他在3月20日接受《新聞1+1》採訪時談到了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的問題。他表示,中國有22萬留學生在英國,而在這其中有許多未成年留學生是與許多英國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大使對這樣的情況有點擔憂。

他表示會盡全力為這些未成年留學生提供幫助和保護。如果遇到他們所居住的家庭需要隔離,使領館會幫他們尋找託管機構。
(劉大使)


此外,劉大使告訴外界,中英正在就開通商業航線進行商討,通過增加商業航班和包機在必要的時刻將那些留在英國的未成年留學生和一部分華僑撤回國內。

英國的疫情狀況雖然沒有西班牙,意大利那麼嚴重。但也有累計5067人確診,234人死亡。我們確實沒有辦法讓22萬留學生儘快送回國內,但通過增加航線的方式可以緩解壓力。因此,有必要與英國政府進行溝通,希望他們允許中英之間保留商業航線。

至於有些人因為民族主義情緒作崇,攻擊在外華人,詆譭留學生實在是不應該。英國的高等教育確實做的很優秀,全世界很多國家的民眾都願意把孩子送到英國上學,這沒什麼錯。何必因為留學就說人家“崇洋媚外”呢?


朱興子


別說我的觀點尖銳,不近人情,從大局出發,我不認為我國應該動用國家力量把這些孩子接回來。

我國有大量的國人在外國工作、務工或留學,而這些天單單在討論英國留學生的問題,我想主要出於兩個原因,一方面是近期爆出的1.5萬小留學生在英國,166名家長聯名申請國家包機接回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另一方面則是英國對待疫情所謂的讓人自然產生抗體的啼笑皆非的態度。

但正如駐英劉曉明大使說的,只是英國就有60萬華人,22萬中國留學生,這麼多人接得過來嗎?難道只單單接這1.5萬小留學生,其他留學生、其他華人就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這還只是英國的華人,在其他國家的華人呢?特別是在意大利和美國的華人,面臨的危險和困難更多。

再從全國大局出發,即使我國有能力把所有華人都接回來,那把他們接回來對我國疫情防控有怎樣的影響?要知道在如此大災大難面前,不是談公平的時候,而是要看整體大局的時候,前期國內疫情防控是如此,現在面對國外華人更應如此。

同時我們更要看到,我國以一個泱泱大國的情懷,並沒有放棄在外的華人,現在每天有多達十幾萬的人回國,而我國境外輸入性病例也在不斷增加,面臨的疫情防控壓力越來越大。而且國家也在為在外的國人盡最大努力地提供幫助和保護,用劉大使有話“我們會對中國公民提供全面的關照支持和保護”。

因此,在我看來,在外的華人自己能想辦法回國,國家肯定是持歡迎的態度,但所有回家的華人,都應該自覺遵守相關規定,不能給祖國添亂,不能給國人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

而要求國家包機讓留學生們回國,那就是過分要求,國人公權是為所有國人服務,不應給少部分人的行為買單,更不能給那些只是自己危難之時才想到國家的人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