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慶行業何時能恢復?

用戶7847079603470


個人認為上半年希望不大,畢竟疫情穩定以後更安全,目前局勢來說,最好還是不要聚集人群,加大風險,假如五月份能徹底結束,結婚的人選擇理性消費,比如旅行結婚,結婚場面只不過面子問題,具體以後生活還得兩個人努力,所有表面光都是給外人看的,生活不能靠面子維持,即使你要排場,也得適當從簡,這樣對家人對社會都是有意的,假如覺得你有錢,那也沒人反對,只要是不給國家社會添麻煩都支持。


熱血與夢想14


王少康來為你回答這個問題,疫情之下,整個婚嫁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不管有沒有這場疫情,而把婚嫁行業當作一份事業的人來說,新的一年都將是一場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挑戰。此次,只是婚嫁行業的暫停,並不是結束。暫停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開始!

針對按下暫停鍵的婚嫁行業做的深度思考,針對疫情什麼時候得到控制?企業什麼時候能夠恢復正常運營?婚嫁行業遭受到哪些衝擊?如何應對疫情危機,應該怎麼辦?

近幾年,每年春節前夕至元宵節後的半個月時間裡,逐漸形成了我國結婚嫁娶市場的一個大旺季。二三線城市及農村結婚均呈現較為火熱的局面,由此帶動酒店、餐飲、婚慶、攝影、婚車租賃、婚品以及道具、人員執行和後期數碼等中間服務商的繁榮。作為結婚行業核心的各類婚禮場所,婚禮策劃機構,大家更是摩拳擦掌,節前忙著籌備策劃婚禮,購買道具,預訂場地,預約人員,對春節市場進行充分的營銷推廣,也對春節市場充滿關切和期待。

不一樣的春節假期

2020年春節,終將記入史冊。一場瘟疫猝然襲來。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國家民政部迅速行動,下發《緊急通知》,建議暫時叫停2月2日結婚登記,“不舉辦集體頒證儀式,並積極引導群眾不要舉辦人群聚集的結婚宴席。” 疫情之下,各地要求停止餐飲服務場所舉辦大型聚眾聚餐或宴會活動,已接受預定的餐飲酒店要協商延期或改期;取消農村大型聚餐活動,婚喪嫁娶一律從簡。婚宴酒店、婚慶行業及涉婚企業快速響應,酒店停業,婚宴退訂,婚慶停辦,整個結婚行業基本處於暫停待業狀態。

開始焦慮的婚禮人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發展,很多地方都加強了本地區的防控力度:道路管控、車輛管控和人員管控。很對城市業已啟動一級響應,按照一級響應規定,事發地縣級以上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區域內採取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會、影劇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舉辦婚禮,屬於人員聚集活動,即使客人不取消,你們也不能繼續為他們舉行婚禮,如果強行舉辦婚禮,就是觸犯法律行為,就會受到處罰。

知名財經博主 @洱海彌 發表微博表示2020年春節鉅虧行業TOP5分別為:餐飲行業、年貨市場、旅遊業、婚慶市場和影視院線。

恆大研究院發佈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中指出,第三產業的服務消費行業受影響最大。而同屬於第三產業且是人口聚集型服務類行業的婚禮業或將受疫情衝擊更為持久,恢復起來也相對緩慢。藉此謀生的基本為小微型企業婚禮業可能需要不短的時間來緩一緩。而有些婚禮人依舊抱有僥倖心理,也導致一系列的新聞事件發生,進一步加劇了婚禮人的焦慮。

近日,河南商丘張女士爆料稱:因為疫情她取消了原定於正月初六的婚禮,酒店方已退押金,但是婚慶公司拒退。對此,婚慶公司回應稱,不退押金是因為有行規,已給燈光、車隊等發了定金,客戶可以以後使用,或者起訴至法院。

婚宴聚會取消,早早備下的乾貨食材,堆積後廚,飯店老闆只能“改行”擺攤賣菜,預計損失超過數十萬。類似這樣的酒店不在少數。

而在江蘇阜寧縣,四川南充,當地某酒店因違規舉辦婚宴遭到處罰的新聞,也給結婚從業者敲了警鐘。

“因為疫情,3月前預定的婚禮都暫時取消了,具體恢復時間要等通知。”“北京已經不允許辦公了,新人們到店諮詢也不行,只能線上溝通推遲婚宴。”……宅在家裡的婚禮人,除了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外,內心也倍感煎熬:疫情何時結束?企業何時運營?行業遭受何種衝擊?未來如何應對?這便就是很多結婚從業者的焦慮狀態。

對疫情週期要有理性理解

歷史上,所有的疫情都存在一個從發生、發展,到出現拐點,快速下降,消滅的一個過程。這與病毒傳播方式、人口基數密度、防空技術手段有很大關係。而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宣佈,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截至2月2日,近70個國家針對國人出入境調整了政策,採取了新的管制措施,這都將影響我們國家乃至整個社會個人的經濟生活工作方式。

而從國家衛健委等醫學專家發表的公開意見看來,目前疫情處於發展期,發病數據即將出現拐點,之後就不會大規模增加。有專家認為:“如果控制成功,預期2周內新病例數出現下降,2個月控制武漢疫情,再過2個月掃清外圍;如果控制失敗,中國將進入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模式”,病毒席捲全球;第三種情況是“膠著”,中國每個醫院都將該疾病納入日常管理,直至社會建立一定的免疫力,疫情逐漸自然消退”(來源:中國新聞週刊)。而依據SARS為例,影響的高峰期為2003年3-6月,全程影響時間約1年。”(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因此,任何判斷均有可能,參照非典疫情,我們相信國內疫情最差也將在6、7月份到控制和消滅。

綜上,疫情從發生到消滅,需要一個過程,尤其是面對新疫情。我們與其焦慮何時結束,不如靜下心來深刻反思,或是疫情或是其他風險對自身企業的影響和規避應對方式。

婚嫁企業何時恢復正常運營

疫情得以控制後,相信婚嫁行業也並不能立馬恢復正常經營狀態。受影響因素也很多,譬如:返工人員迴流,辦公場所恢復開工;酒店餐飲、旅遊等支撐行業恢復營業;國內省際市內交通解禁,忖鎮恢復通行;人群聚集聚餐宴請信心的恢復。

疫情時期,人們被迫閉關在家,疫情結束後,人們對人流聚集場合有迴避、懷疑和恐懼心裡,這些情緒需要時間來修復。按照非典對酒店餐飲的影響來判斷,酒店、餐飲完全恢復約需3-6個月左右的時間。當婚嫁工作人員全面到崗,人們宴會聚餐恢復信心之後,婚宴場所恢復接待能力,線上線下婚嫁企業的預定量也將全面恢復正常,與之配套的攝影攝像、道具租賃、執行操作、後期數碼等也將全面恢復。按照樂觀估計,在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左右恢復正常運營,如果出現意外,影響到明年春節,也並非不可能。

疫情對婚宴婚慶和行業有哪些影響

非典疫情前後,中國經濟處於上行趨勢,2001-2005年中國GDP分別增長8.3%、9.1%、10%、10.1%和11.4%,逐年加快。而2003年四個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非典只是短期影響當年第二季度的經濟。

根據2020年春節目前受衝擊的情況,只考慮衝擊最大的三個行業,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 21.8萬億的4.6%。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考慮其他行業損失及後續影響,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破5(來源:澤平宏觀)。

從非典來看,疫情對第三產業影響相對直接,恢復也相對較慢。相比2003年,因2020年第三產業比重明顯擴大,故這次疫情對第三產業影響也會較大。

對於婚嫁行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數據,中國結婚人口在逐年降低,2019年已降至950萬對以內,中國婚宴規模在逐年降低,超過20桌每場次的越來越少了。婚紗攝影區旅拍或者出國旅拍的越來越多,已佔比超過60%。而從微觀層面分析,作為婚嫁行業支持或核心的婚宴場地,因和其依附產業關聯性較強,故疫情除了直接影響婚宴場地停業關門外,還受其關聯行業恢復情況影響。如中國(上海)婚紗攝影器材展宣佈延期舉行,華德培北京新店宣佈延期開業。特別是近70個國家針對國人出入境調整了政策,採取了新的管制措施,對出國蜜月旅拍行業來說,亦是打擊。雖說,婚嫁行業是居民生活的剛性需求,只是延期簡辦並非不辦,但帶來的工作量和消化能力卻是有限的。作為婚嫁產業中受影響也是最直接的,後期經營雖能挽回,但經濟損失卻是無法補償的。

直接看,婚宴市場急劇縮水,婚慶企業關門停業。2019年春季,全國婚宴婚慶預定總場次超過150萬場地,實現婚宴收入1000億元左右,2020年第一季度必然大幅下滑,短期甚至可能經營慘淡或者顆粒無收,整個行業全年業績預估縮水四分之一,從業者收入隨之下降。

間接看,婚慶經營者的經營狀況更加糟糕,使原本就不景氣的中小企業變得更加脆弱,不堪一擊。一些長期經營不佳的項目受到疫情影響必將面臨入不敷出、倒閉或者破產。這勢必進一步影響婚嫁行業投資者和從業者的信心,使婚嫁投資、創新更顯信心不足、動力不足和資本不足。

長遠看,這次疫情必將倒逼婚嫁行業進一步思考。如,婚嫁企業供給側如何調整,以優化經營結構?如何創新婚嫁產品形式,增加單體婚嫁從業者盈利能力以應對各類危機?以及婚宴酒店場地該如何做好風險防控機制,做好危機應對?

面對風險,婚嫁行業應該如何應對

國內結婚產業發展三十年來,作為中小企業的婚慶行業經營者超過65萬家,關聯婚嫁產業從業者超過200萬家,從業人數超過千萬。而近幾年,隨著優質婚禮堂項目的示範作用,各類婚禮堂項目紛紛上馬,一站式婚禮堂、婚嫁特色小鎮或者婚嫁綜合體、產業園,供給數量嚴重過剩,且都缺乏高品質服務,同樣經營慘淡。加上國家層面行業法律、法規不十分健全,這勢必影響行業發展,也影響行業效益和應對風險的能力。所以政府應從總體進行把控,對旅遊行業進行改革:

政府可統籌規劃優化產業結構。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各級政府加強對轄區範圍內的婚嫁企業進行佈局規劃,經營規範和服務監督,控制同質化、重複性項目,將不具備經營條件的項目剔除或者優化。

政府出臺結婚行業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專項支持性政策。一是遇到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婚嫁企業能夠上下聯動,快速響應,科學應對,以減小婚嫁企業損失;二是出臺政策為特殊時期受損的婚嫁行業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包括優惠信貸支持、降息免息、減稅免稅等,幫助婚嫁企業度過難關。

推進移風易俗,改變傳統的婚嫁方式。傳統的婚喪嫁娶風俗過於“勞民傷財”的,堅決改善改進,簡辦喜事,縮小婚禮規模與成本。

制定靈活的休假政策。按照行業或者其他規則設置職工帶薪休假制度,減少旺季扎堆結婚現象,改善婚嫁行業經營時間,降低婚嫁企業經營風險。

對於婚嫁企業來說,短期內筆者認為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嘗試線上辦公。採取線上辦公形式進行企業內部管理,聯繫合作伙伴,進行商務合作和前期預售預賣方案。

排查經營風險。加強對員工的健康檢測,及時瞭解人員流動情況,儘量做好隔離檢測和防疫防治。

謀劃開業後的各項工作,做好這一階段企業經營場所的檢測、消毒和保養工作,確保疫情結束後能夠具備接待條件。

按崗位需求做好長期停業造成的人員流失管理。進行員工招募、儲備和培訓,使員工具備開業經營需要。

及時利用自媒體,加強企業對疫情應對,防控及開業的措施的宣傳,使企業在空檔期具備一定的關注度、責任感和影響力。

謀劃新開篇,做好“五一”“端午”或者“中秋”“十一”的促銷活動,疫情過後,先讓企業活起來,打好新年開篇第一仗。

而從長遠期考慮,疫情畢竟是偶爾發生的,影響也是短暫的。婚嫁企業還是應該圍繞“差異化品牌定位,產品優化升級,商業模式改造,團隊管理和經營策略”等方面多做思考,以企業利潤為導向,以社會責任為準繩長久健康運營。

對於婚宴餐飲行業,除了能夠在日常能夠提供安全服務外,還可以在經營場所增加對流感或其他病毒的消殺設備和措施。同時應杜絕購買、售賣野生動物,確保客戶和員工安全。

對於其他婚嫁相關企業,如影樓、禮服館、婚慶機構和線上結婚平臺,也許應根據疫情影響做出創新:一方面推出符合市場的產品組合;另一方面制定靈活的產品“預定、退定、改定”等規則,使產品服務的“定、退、改”更加靈活;第三是做好年末或明年客戶預定的快速反彈,將產品進行優化組合,以滿足市場需要;第四是提高風險意識,使風險發生後能夠正常維持;最後應在日常運營中嚴控成本,降本增效,提高危機應對能力。

保持信心,迎接婚嫁行業的美好未來

疫情對婚嫁行業的影響只是暫時的,也不會影響國內經濟整體向好的趨勢。與其說,疫情使得中小企業哀嚎一片,舉步維艱,不如說很多企業從一開始就對企業定位、項目性質、回報預期和運營方式沒有考慮清楚,才造成脆弱不堪一擊,而疫情和潛在風險更使其難以為繼。

未來,作為文明古國、文化大國和新興經濟體,隨著國內外經濟的恢復,中國人口結構、收入結構的不斷變化,中產崛起,消費升級帶來的消費能力和意願的不斷提升,婚嫁剛性消費需求,作為一種生活必備的儀式感的服務方,也必將演變出更多的服務形式,必將進一步豐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婚慶宴會市場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因此,作為婚慶行業人還是應恢復信心,做好內功,迎合市場做好各類產品、服務創新與升級,期待婚嫁行業更好的明天。



王少康


婚慶行業起碼要明年,國外的疫情爆發每天入關的人太多。肯定有個別潛伏期超過14天的。影響就相當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