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讓每家給婆婆三千養老,我拒絕並轉身找中介,全家誇我做得對

小叔讓每家給婆婆三千養老,我拒絕並轉身找中介,全家誇我做得對

01

孝敬老人,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中華傳統的美好品德。不管家裡是幾個子女,在老人養老的問題上,兒女們都應該紛紛出錢出力。因為這是兒女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老人應得的回報。

老公家裡有三兄妹,我們和小叔子弟媳是前後腳結婚的,而小姑子則晚一些結婚。當時公公還在世,他給我們各掏了五萬塊錢。在我們結婚三年時,公公因病去世了。而那時的婆婆,小腦也開始有些萎縮了,總是忘記事情和人,以前的事情總是想不起來了。

小叔讓每家給婆婆三千養老,我拒絕並轉身找中介,全家誇我做得對

02

看到婆婆患病了,大家都很著急,但是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也沒辦法全職照顧婆婆。於是小叔子就提出三個子女,每家拿出三千,給婆婆請個保姆照顧,給她養老。那時的我們,剛買房買車沒多久,手上實在也沒錢了。

而且每個月三千,說實話,對於我們這樣的工薪階層來說,實在有點夠嗆。於是我想了很久,最後就拒絕了,我不同意小叔子這個要求。看到我拒絕,全家人都愣住了,而小姑子甚至很憤怒,覺得我們作為哥嫂的,都沒有帶頭孝敬老人。

小叔讓每家給婆婆三千養老,我拒絕並轉身找中介,全家誇我做得對

03

全家人都不理解我,就連老公也指責我自私冷漠。我顧不上跟他們解釋,只是轉身就出門去找了一箇中介。等中介上門看過婆婆的房子後,就給了我一個估價。得到了這個估價,我就把我的方案告訴大家,我建議把婆婆的房子賣掉,然後把婆婆送到養老院去養老。賣掉房子的錢就存在銀行裡,由女兒拿著錢給母親付養老院的費用。

再加上婆婆原本也有一些養老金,也足夠婆婆的日常花銷了。另外我們也會再額外請一個保姆專門照顧老人,這樣我們也不需要再擔心婆婆沒人照顧,或者養老院照料不周。聽到這個建議,一開始大家還有點牴觸,覺得老人有子女,就應該子女養,而不是送到養老院就完事。

小叔讓每家給婆婆三千養老,我拒絕並轉身找中介,全家誇我做得對

04

不過很快的,大家都想通了,都覺得這個辦法是最好的。既不用增加每家的負擔,又可以解決婆婆的養老問題,還不需要我們辭職照顧,一舉多得。想通了這一點,大家都紛紛誇我做得對。

其實,雖然送婆婆去養老院確實有點殘忍,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的我們,每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最重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不去打拼,又拿什麼保障老人的養老生活呢?大家說,我這樣的做法, 自私過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