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建信淨利逾十億“爆款”專業戶睿遠首秀盈利

時代週報記者 寧鵬 發自上海

伴隨著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的逐漸披露,一批公募基金公司的經營狀況隨之浮出水面。

從目前披露情況看,行業龍頭華夏基金、建信基金等2019年淨利潤依然可觀,均超過10億元。與此同時,次新小基金公司大多仍掙扎在生存線上,如浙商基金、南華基金等淨利潤出現虧損。

頭部公司業績穩定

中信證券(600030)2019年年報顯示,華夏基金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9.77億元,利潤總額15.39億元,淨利潤12.01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總資產116.45億元,淨資產89.44億元。

華夏基金堪稱公募行業底子最雄厚的頭部公司。2008年首次實現淨利潤突破10億元后,此後盈利能力一直位居行業前列。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年報發現,華夏基金2008年、2009年、2010年淨利潤分別為12.244億元、11.083億元和10.064億元。2014年以來,各年度淨利潤也從未脫離十億級。

截至2019年年末,華夏基金本部管理資產規模已突破萬億元。其中公募規模5386.55億元,偏股型基金規模2568.83億元。

3月23日,一位接近華夏基金的業內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該公司近年在養老目標基金、指數基金等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不僅是為了企業利潤,也希望能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創業板上市公司立思辰(300010)的一則定增公告意外地透露了建信基金、興證全球基金、睿遠基金三家公司的2019年經營情況。

公告顯示,建信基金亦為“10億俱樂部”成員,2019年實現淨利潤10.25億元,實現營收25.33億元。

3月23日,上海某資深的公募基金分析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面對2019年貨幣基金出現大幅縮水,建信基金作為一家銀行系基金公司,能保持淨利潤和營收基本穩定,也算是不錯的成績。

興證全球基金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7.93億元、24.15億元和23.38億元。從營收數據看,該公司近年來已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此外,招商銀行(600036)年報顯示,招商基金去年實現淨利潤8.03億元。截至去年底,招商基金總資產72.95億元,淨資產53.84億元,資管業務總規模9334.95億元。

國信證券(002736)年報顯示,鵬華基金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2.06億元,較上年增加1.44億元。淨利潤5.49億元,較上年增加0.94億元,淨利潤同比大增20.54%。

华夏建信净利逾十亿“爆款”专业户睿远首秀盈利

睿遠首年業績突出

華寶證券日前發佈的研報顯示,公募行業依然維持強者恆強的局面,競爭激烈,但依然有 12家公司實現了10名以上的排名躍升,背後原因主要是2019年推出了“爆款”產品。

而在諸多“爆款”中,最為吸睛的基金公司當屬睿遠基金。據立思辰公告,2019年睿遠基金實現營業收入4.0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7502.58萬元,淨利潤5914.51萬元。

作為一家“個人系”基金公司,睿遠基金的主要股東陳光明持股55.00%,傅鵬博持股32.51%。睿遠基金成立於2018年10月,2019年也是其第一個財年。毋庸置疑,作為“新人”,它的境遇不同以往,初出茅廬經營狀況便已超越了不少老牌公司。

比如越秀金控(000987)年報顯示,公司持有的金鷹基金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實現淨利潤3033.68萬元。中國太保(601601)年報顯示,國聯安基金2019年淨利潤為2100萬元。

國聯證券年報(01456.HK)還顯示,中海基金2019年扭虧為盈,營業收入1.49億元,淨利潤410萬元,相比2018年淨虧損2184萬元,改善不小。

此外,財匯資訊數據顯示,長城基金2019年營收5.61億元,淨利潤為9601.52萬元,該業績在中型基金公司中也較為出色。

另外有兩家已獲得公募業務資格的券商資管,長江資管、財通證券資管2019年分別實現淨利潤2.16億元、2.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77%和178.39%。

次新小基金盈利難

對於公募基金行業而言,2019年其實是難得的大年。從資管規模角度來說,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擴張了規模,但大多仍未跨越盈虧線。

南華期貨(603093)年報顯示,成立於2016年的南華基金,是國內首家期貨全資控股的基金公司。2019年其管理規模85.48 億元,同比增長14.75%。但即便如此,公司依然難脫虧損,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932.78萬元,淨利潤-437.83萬元。

浙商基金成立迄今已十年。浙商證券(601878)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浙商基金總資產26954.70萬元,淨資產9342.38萬元;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168.66萬元,淨利潤-1066.75 萬元。

時代週報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末浙商基金的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存量均超過百億元,從公募管理費角度計算,1168.66萬元的營收數據較為失常。數據顯示,浙商基金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8530.90萬元,淨利潤為-1819.14萬元。

3月23日,浙商基金人士回覆時代週報記者,浙商證券年報裡關於浙商基金的營收數據出現了一些問題,現正聯繫股東走更正流程。

截至2019年末,浙商基金公募產品主要為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權益基金方面,儘管有較高增速,但基數太小,譬如股票型基金規模從2018年末的1.06億元增長至7.34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從2018年末的1.15億元,增長至36.0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基金淨資產僅9342.38萬元,已經大幅低於其3億元的註冊資本。浙商證券在長期股權投資項目中,對其所持的浙商基金已做了460萬元減值。

對於浙商基金是否存在扭虧為盈時間表的問題,浙商基金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公司層面並沒有制定扭虧為盈的策略,而是制定了面向未來的戰略定位。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