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握“愛孩子”中“愛”的度?

卡花都


每個父母都想孩子獨立,認真完成作業,這是每個家庭對小朋友的要求,但是如果父母都幫著做這些孩子力所能及事,孩子們怎麼樣會懂事呢?所以說還是慣出來的原因,其實小朋友是可以做一些家務,整理自己的東西,桌面,你想讓孩子成為人才,但保姆式的父母,最後只會毀了自己的孩子。父母怕孩子做錯事,所以很多事情都幫小朋友直接決定,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未來都為孩子決定了,如果孩子喜歡音樂,被拒絕後孩子會不高興然後不願在跟父母溝通,因此有的孩子會把注意力轉移到手機上,父母又不理解,覺得自己越來越不瞭解孩子了。把孩子的一切都確定好,可是不犯錯不經歷,孩子怎麼樣知道成長,所以孩子離開家庭的照顧傢什麼都不敢嘗試,怕錯。所以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是他們需要還是父母真正需要?可孩子會感覺幸福嗎?孩子會感恩這份愛嗎?





小羅英文老師


我來支個招,包你滿意!是這樣,之所以我們把握不住這個度,是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糾結,愛過頭了,怕變成溺愛,寵壞孩子,嚴厲一點吧,又怕孩子反叛。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的教養方式究竟要怎麼把控呢?我的觀點是對孩子的情感態度和要求控制程度這兩個維度來平衡。


1、情感維度

用積極、肯定、耐心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情緒、情感、行為,什麼意思呢?就是父母對孩子要充分的接納,從情緒到生活再到行為,不管孩子是個什麼情況,我們都給與支持和理解,也就是經常說的無條件的愛。

2、控制維度

愛雖然是無條件的,但是愛是有邊界的,什麼意思?就是父母愛孩子這件事不變,但是需要對孩子的行為、處事有一定的約束,最佳的方案就是,用較高的標準和要求,幫助孩子努力達到,在過程中激勵他們,鼓勵他們,欣賞他們。

這兩種組合方式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作“權威型教養方式”,是英文直譯過來,聽起來好像很奇怪,但是組合方式確實是這樣的,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溫柔而有邊界”。那麼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獨立性強,自尊感和自信心都很好,長大後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對人也比較友好,善於跟人相處。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第一,他們可以感受到愛,第二,他們在父母的支持和幫助下,願意去探索和挑戰,不會擔心犯錯,即便犯錯,孩子知道父母是接納他的。

我是痞子的蛻變,助力孩子終身成長!如果有更好的觀點,歡迎一起探討,共同學習成長!

痞子的蛻變


麻麻都有過這樣的抱怨吧,怎麼還不快點長大呀,這煩人的3歲,這莫名其妙的叛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滋長的?

我們真正尊重孩子了嗎?我們真的理解了孩子做一件事的動機了嗎?我們真的能和孩子有效溝通了嗎?

孩子的世界我們到底瞭解多少?我們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

捫心自問,至少我自己做的很不足。那就讓我們放平心態,學會怎樣叫做正面管教!

孩子的內心世界,不是我們拿出父母的威嚴可以走進去的。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是我們一味責備孩子可以改正錯誤的。

我們小時候也犯過錯誤,我們還是需要是父母的理解和寬容,而不是責怪和謾罵。

誰都希望被鼓勵,孩子更不另外,成長中的孩子,對鼓勵的需求更是如飢似渴。孩子希望得到我們的肯定,這是他們成長的動力。所以我們以正面向上的心態,多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成長的道理上充滿陽光雨露的。這點非常重要,任何時刻都不能忘卻。

孩子成長的過程,最需要的是什麼?其實是我們的陪伴,能夠陪著寶寶一起玩,一起樂,是一件多麼意義非凡的事情呀。

應當避免的管教方式,這是我們每位父母都應該去反思的。大聲叫喊我幹過,厲聲責罵我也做過,長篇大論也更發表過,我會停下來的。這些方法都要避免的,我們沒有尊重我們的孩子,我們在促使孩子變得反叛。

多給孩子溝通吧,告訴孩子,我們不單單是你的父母,更是你的好朋友,讓我們成為好朋友,一輩子。我們要經常給孩子擁抱,要拉住孩子稚嫩的手,給她力量。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多用孩子的世界觀來看周圍的一切,我們會找到童年的那份美好。

學習正面管教,不斷在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真的有很多地方需要及時去改正。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的,不要去拿自己的孩子反覆去跟誰比較的,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價值、

瞭解自己的孩子,沒有誰比我們更瞭解孩子的一點一滴的,在性格方面我們更應該對自己的寶貝有個全面的認識,幫助孩子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更能適應集體生活,這是我們必須要做好充足準備的。

孩子現在的年齡段,真的會讓我們笑也會讓我們煩惱,懂得了正面管教的力量,相信我會更加自信從容地面對今後在育兒路上的挑戰。給予孩子最好的人生起點的理念和技巧,這是我們一起努力的目標。正面管教讓我們更加懂得如何愛孩子加油!


愛讀繪本的杜老師


一般孩子們的習慣與家庭日常生活關聯很大,別看孩子小他(她)模仿秀很強,從他們的眼神家長就能觀察到,他(她)們非常喜歡和爸爸媽媽交流,如果爸媽經常不主重這點那麼孩子就開始自由化了,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真正把握對孩子的“愛”是在3一5歲,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天真的問答家長要耐心的回答,千萬不要說你不懂,拒絕回答,讓孩子很尷尬。一個好學愛問的孩子將來會更聰明。這就是“愛”中的愛。


手機用戶IIANG


愛孩子方式有很多種,都會無形中出現在我們和孩子的生活當中,怎樣把握寵愛孩子的這個度,就要我們從孩子的生活習性,性格類型中掌握,自己感覺他做的事情不對,要理性的制止他,不要大聲罵他,要和聲和氣的慢慢勸導他,講一些做這個事的危害等,或者用別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教養孩子最關鍵的就是有耐性,好多事情都得從細節中開始,平時少玩會手機,多和孩子交流感情,多講一些樹立正確三觀的故事,從小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一點正視頻


我認為這個教育孩子就是教他明是非講道理就可以了。

別搞那麼複雜,沒用。


段湧


所謂“愛孩子”,愛適度了叫“愛”,愛過度了叫“溺愛”。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而溺愛的本質也是管制、包辦、批評。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

怎樣把握愛孩子的度呢?


第一,不要事事為孩子搶著做好。在你介入孩子的事情之前,管住自己的手和嘴,看看孩子會怎麼做。

第二,要對孩子多多鼓勵,要分清楚鼓勵與表揚的區別。不要只說你真是個好孩子,要表達對孩子的感謝,強調孩子的力量很強大。

第三,在孩子感到沮喪的時候,要記住這只是一種感受。允許孩子情緒不好,並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與他們自己的情緒待一會兒,相信他會挺過去的。

第四,要避免為孩子過度服務

。什麼時候可以為孩子做事,能幫助孩子做到什麼程度,這樣的界限要早早的與孩子交代清楚,並且堅定的執行下去。

作為家長,我們都特別希望被孩子需要,但其實我們永遠都會被孩子需要,但是一定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變得堅強,並且能夠自由翱翔。一旦你的孩子看到他沒有你的幫助,也能夠自己很好的解決問題,他就會擁有人生中最重要的力量和勇氣!


栩栩沛昕


孩子正確的方面多鼓勵,不要壓制孩子的天性,允許孩子耍嬌,但發現不對的地方堅決制止並講明道理,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小孩子的正義感,養成教育從小抓起。


尾生叔叔


.天下父母對孩子都是疼愛有加,,但是確實要有一個度,超過了一個度可能就變溺愛了,其實對孩子的合理的愛才是真正的愛,才會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有利的,我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了,不同年齡的孩子,是要讓他們獨立的做些屬於他們自己的事,這樣既鍛鍊他們的動手的能力,又不會以後生活什麼都不會做!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因為過分疼愛,往往就不會在意孩子犯的錯!這樣都是不對的,犯了錯誤就應該受到懲罰,當然懲罰不一定都是武力!第一次犯錯你可以提醒他,告訴他那裡做錯了為什麼會做錯,第二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就要 懲罰了!懲罰的方法你可以讓他站軍姿,這樣既不會因為打而傷到孩子,又可以讓孩子以後有個好的姿態!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還是要靠家庭環境的薰陶!


呂先生vlog


作為父母的您,愛孩子嗎?

如果看到這個題目,99%的父母肯定會說“扯淡嘛,做父母的怎麼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

其實經過調查,很多父母(這個比例應該不低於40%),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也就是說很多父母,沒有掌握好如何去愛孩子的這個度。

在說這個度之前,我想引入一個話題——愛孩子的目標準是什麼?也就是說如何才是正確的愛孩子?

世上很多愛的表現形式是拉近距離,而父母給予子女的愛,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分離……

因此,作為稱職的父母,愛孩子的出發點就要以孩子能夠將來生活自立、自理、自尊、自強為出發點,孩子最終要走上社會,孩子屬於國家,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產。

如果真得能夠明白愛孩子的目的和標準了,其實愛孩子的度自然就能感覺的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