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日報|印度健身初創 Curefit 完成1.1億美元輪融資


出海日報|印度健身初創 Curefit 完成1.1億美元輪融資

印度

印度健身初創公司 Curefit 獲1.1億美元 D2 輪融資。據外媒報道,此輪融資由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領投、Accel Partners 等投資人參投。Curefit 於2016年成立,是印度一家健康和健身公司,通過線上線下的渠道,將參與、指導和交付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從產品端到用戶端的健康管理方案。

Uber 和 Ola 暫停了其在新德里的打車服務。據 Tech Crunch 報道,受疫情影響,直到3月31日為止,打車巨頭 Uber 和 Ola 都將暫停其在新德里的乘車服務。這一措施在印度宣佈封鎖首都後發佈。

印度在線零售電商銷售量下降了20%。據 ET Tech 報道,由於可支配收入減少,在線零售行業(包括眼鏡電商獨角獸 Lenskart 、時尚電商平臺 Myntra 、“印度聚美優品” Nykaa 、在線傢俱平臺 Pepperfry 、母嬰巨頭 FirstCry 和女性內衣電商平臺 Zivame在內 )的銷售額下降了20%。與此同時,出於對疫情的擔憂,公司正在削減營銷成本以增加跑道。有預測稱該低迷現象還將繼續。

印度內閣批准480億盧比(約合6億美元)計劃促進電子製造業。

據 ET Tech 報道,印度內閣已批准了三個總額超過480億盧比的計劃,以促進電子和零部件製造業,其中金額最大的是為期5年的智能手機和組件生產激勵計劃( PLI )。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長拉維·香卡·普拉薩德( Ravi Shankar Prasad )在內閣簡報會上稱,這些計劃旨在吸引全球公司在印度建立供應鏈,同時加快本土企業的發展。預計,該計劃在未來將帶來500億盧比的新投資,併為200萬人創造就業機會。

東南亞

新加坡早期 VC Expara Ventures 推出專注於新冠病毒解決方案的加速器。據 DealStreetAsia 報道,東南亞早期 VC Expara Ventures 推出新加速器項目,正在尋找能提供全球疫情解決方案的創業企業。

鈴木汽車公司將投資1.09億美元提高緬甸工廠產量。據 Nikkei Asian Review 報道,日本鈴木汽車公司在今日宣佈將其緬甸工廠產量提高四倍。這項投資將耗資約120億日元(約合 1.0891億美元),將於2021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鈴木預計其在緬甸市場的份額將會顯著增長。

淡馬錫子公司參與新加坡 Fullerton 醫療集團的競標。據 DealStreetAsia 報道,淡馬錫子公司將參與新加坡 Fullerton 醫療集團於本月進行的第一輪競標。

中東

阿聯酋銀行宣佈一系列救濟措施。據 Gulf News 報道,在中央銀行的領導下,包括第一阿布扎比銀行( FAB )、阿布扎比商業銀行( ADCB )和阿布扎比伊斯蘭銀行( ADIB )在內的多家阿聯酋商業銀行最近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個人和企業的救濟措施,以緩解疫情爆發帶來的經濟影響。例如,無薪休假的零售貸款和小企業客戶可以向銀行申請最長三個月的還款期,信用卡客戶可享受免息優惠和學費分期付款計劃。

非洲

肯尼亞 P2P 小額貸款公司 Pezesha 贏得 CATAPULT 2020 非洲訓練營項目。據悉,近日年有13家非洲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參加了該項目,肯尼亞 P2P 小額貸款公司 Pezesha 最終獲得了冠軍。該項目由盧森堡科技金融基金 LHoFT 推出,為期一週,旨在幫助在印度推廣金融科技的初創公司。

拉美

巴西發展銀行宣佈109億美元的援助計劃。據 LABS 報道,巴西發展銀行( BNDES )在昨日宣佈出臺一項總金額為550億雷亞爾(合109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以緩解疫情對該國經濟的衝擊。該資金將用於聯邦遣散費基金、中小企業的信貸額度和現金救濟。

其他

軟銀宣佈4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債務削減計劃。軟銀集團宣佈計劃在未來一年籌集多達4.5萬億日元(約合410億美元)的資金並削減債務,以解決投資者對其在疫情期間業務面臨虧損的擔憂。軟銀表示,未來四個季度將對部分資產進行出售或貨幣化,還將開展規模高達2萬億日元的新股票回購計劃。(彭博)

韓國旅遊科技獨角獸 Yanolja 預計在2020年實現強勁增長。據 DealStreetAsia 報道,儘管疫情正在衝擊全球旅遊業和酒店行業,總部位於韓國的旅遊技術獨角獸 Yanolja 仍對今年總收入做出了樂觀的增長預期。Yanolja 去年的國內和全球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78.8%,實現了2.6億美元收入。Yanolja 的發言人稱,“疫情爆發對業務的影響非常有限。”

文 | 澤慧@36氪出海

圖 | 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