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90後還有多少人願意過著30年的貸款生活來買房呢?

梓逸宸


這個問題,我覺的應該是百分之八十吧。可能地域不同,也或者圈子不同。總之我身邊的朋友,很多現在是揹著房貸的。那麼就題主所說的這個問題,咱們詳細分析下願意房貸的和不願意房貸的具體是什麼情況。

先分析願意揹負房貸的90後。本人是89的,差一年也邁入90後,所以跟很多90後的在一起玩 ,當然95後的就少一點。就我身邊的這些90後朋友,家庭普通,工作穩定,都在父母的幫助下夠買了商品房學區房,父母攢的錢付個首付,然後孩子去每個月還房貸。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房子的這個概念就很是看重,尤其是上一代人更是對房子有一種執念,所以在這種影響下,房子成為了一種象徵,一種資本,一種結婚的先決條件,一種擇偶的必備因素。“成家立業”,成家是放在前面的,由此可見,家是多麼的重要,而家在廣義上就是房子。所以,只要有條件的大都會貸款買一套房子的,而且這不僅僅限於90後。當然這只是大部分人,也有例外,下面咱們說說不願意去貸款買房的那些人。

我身邊也有不願意去貸款買房的人。但總體上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經濟條件很好的,或者是土豪級別的。這種人一般都是全款。經濟條件稍微好點的,是為了少花或者不花利息,一次性到位。土豪級別的,呃,房子很貴麼,還需要貸款麼?(我所在的是三線城市),所以房價不是太離譜。我一土豪朋友,人家家裡就是房地產開發商,說不好聽的,一個小區,房子隨便挑。所以也就沒有了貸款買房的需求。第二類的話,就是經濟狀況不好的,工作也不穩定,對房子有需求但無奈實在負擔不起房子的首付和後續的貸款。所以也算是有心無力,對貸款買房只能望洋興嘆了。第三類嘛,那就是意識超前,這類一般都是有點經濟能力但也沒有很富有,他們認為買房是一件很low的事,租房子是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環境認識不同的人,省下來的錢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可以在閒暇時間遊歷大好河山,總之他們是覺得反正都是住,沒必要非得在那個大紅本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我跟他們聊過,他們原話是這樣的就“你買再好的房子,到頭來,你自己也不住,反而租給我們,我們只是花了很小部分錢卻住了這麼好的房子。何樂而不為呢?”這便是第三類沒有貸款買房90後的心聲。

當然,就我個人認為,在有條件的話還是買一套吧,哪怕是貸款。


趙半閒


貸款買房的觀念,已經深入社會的每一個人的心裡,沒有槓桿就住不上房。單靠小夫妻兩人奮鬥,更是要選擇“槓桿”來解決有和無的問題。不少人總覺得貸款20年下來,光利息就半個房錢。可是我們考慮一下CPI呢,最近20年來,人民幣的實際購買能力下降了多少!全世界金融危機後的競相量化寬鬆撒錢,價格的串升註定了房子的保質增值屬性。


樓市經濟


只能說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還有想法也會受周圍環境因素得影響,商品房,商品房,就是我們需要用到,才對我們有確實的幫助。年輕人盲目的追求,沒有更好的收入經濟能力不匹配就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加上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基本都開始有家庭妻兒,老小,各種信用卡,網貸,套路貸,市場競爭大,30年月供,還完60歲左右了,年年還,月月還,自己能力不足,或者當下沒有確實需要房子的建議還是先把自身過好,經濟基礎,財富積累,當有錢需要時才買,這樣才不會讓自己揹負更大的壓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房地產住房最少可供30億人口居住,樓市動盪不定,換句話說,房價高低其實跟我們沒什麼關係,(當然除了炒房客)高了低了,跟沒房得一毛錢關係沒,高了有房的自己住起也不會賣,及時賣了,也是隻能和當時市場估值平齊!所以還是淡點…


貴陽樓市嚮導


不買房也是過著貸款生活!何不逼自己一把,買套房呢!


康養黔西南


都願意


非洲一棵樹


我作為90後是願意的,並且正在認真攢首付,努力提高收入,因為買了房,至少有一個真正屬於我的家。

但是我會量力而行,每月還款額不要超過家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這樣還款壓力以及生活壓力都沒有那麼大。

而且貸款買房,不僅僅是負債也是資產,往好處想,就當是做了一筆投資,一筆以後可以用來養老或者應對緊急情況的投資。


小藍生活日記


有那錢還不如讓自己過的好一點,房子這東西虛假太高還不如租。


jardinet


誰讓你趕上糧不如水的年代了


手機用戶5784205836


不少,大部分來說,都是還著高額房貸,過著“言不由衷”的日子!


貪杯酒仙


少部分,不過父母不樂意,因為催著結婚,然後大部分90後父母首付,然後小兩口還貸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