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春暖花開”


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春暖花開”


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春暖花開”

3月20日,重慶展亮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生產改裝的500輛重型車挺進菲律賓 攝/陳星宇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曾經被新冠肺炎疫情無情按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暫停鍵”,也正在加速開啟——3月20日,以“雲上綦江·高新起航”為主題的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籤約、集中開工、集中投產儀式在綦江舉行,總投資300多億元的50個項目集中籤約、開工和投產,為綦江如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註入了新的活力。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綦江上下正在努力攜手共克時艱,爭取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化危為機,奪取‘雙勝利’,推動綦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綦江區相關負責人信心十足地說道。

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春暖花開”

位於綦江區三江街道的重慶有研重冶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刮電解銅粉 攝/覃寧波

穩固防疫網 企業員工安心復工

3月2日,按照分區分級分類防控要求,綦江被納入低風險區。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當下,抓好防疫防控工作仍是前提和基礎,綦江區通過繼續穩固防疫網,做好防疫準備工作,為企業、員工復工復產營造了一個安全、優良的環境。

近日,在位於營盤山廣場的新世紀百貨綦江商都,商場已開門迎客,安保人員正在引導前來購物的顧客按1米間隔有序排隊,測量體溫後再進入商場。

“我們每天定時對營業場所賣場、衛生間等公共區域進行消毒,所有人進入商場必須戴口罩。”該商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商場實行員工外出軌跡及健康情況日報機制,每個櫃檯執行單班制,員工自帶盒飯、錯位就餐,儘可能降低傳播風險,為消費者營造安全衛生的購物環境。

而像這樣的防疫舉措,在綦江城區幾乎成為每個家商家疫情防控的“標配”。隨著大量商家開門營業,顧客量、業務量也在穩步回升。

在城區之外,作為綦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綦江工業園區則成立了8個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指導小組,對園區184家企業實施網格化管理,每天進行防疫防控檢查和安全排查。排查過程中,對凡是不符合復工復產條件的企業,一律不準復工復產。對可以復工復產企業,園區不定時抽查,發現有違反相關規定的復工復產企業,第一時間約談法人代表;違反兩次以上,區領導對該企業法人進行約談;違反3次以上,視情況性質,納入不誠信企業名單,不支持申報相關支持政策。

同時,為確保企業、員工安全,免費向企業提供或協調購買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物資,幫助企業加速復工復產。

截至3月17日,該區上報企業6481家,復工復產6481家,復工復產率達100%。

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春暖花開”

重慶南舟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產手機芯片,該企業於3月20日正式投產攝/覃寧波

政策措施不斷 企業發展信心十足

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節奏被打斷,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如何快速有效地為企業增效減負,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成為各地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

綦江區就積極落實好重慶市支持中小企業“20條”“40條”,出臺綦江區“20條”,為企業送去政策大禮包,從優化政務服務、減輕企業負擔、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等方面,助力企業再出發。

“沒有這筆貸款,企業開工非常困難。”近段時間,重慶康田齒輪有限公司經營副總經理宋小波很苦惱,原因就在於,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企業資金回籠減慢,資金缺口逐漸凸顯,影響了生產進度,“幾乎每天都接到催單電話”。

康田齒輪位於綦江工業園區,是一家集研發和生產於一體,製造各類重、中、輕卡汽車變速箱齒輪及拖拉機、工程車齒輪變速箱齒輪等類型產品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年產值約1億元。

向企業提供優惠利率的專項再貸款,為企業紓困解難,延長貸款期限,無還本續貸,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連日來,綦江連續出臺細化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在綦江區相關部門的“牽線搭橋”下,重慶農商行綦江支行的工作人員來到康田齒輪,瞭解情況後,僅用3天時間就發放了250萬元的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有了這筆‘復工資金’,企業運轉就不愁了。”2月22日,康田齒輪正式復工復產,90多名工人在兩條生產線上開始忙碌起來,各類齒輪月產量達8萬餘件。

目前,綦江區金融機構已對接相關企業超過500次,累計為175家企業新增授信13.11億元,向97家企業發放貸款9.21億元,通過延期、展期、續貸、降息幫助受困企業289家。另外,綦江區人力社保局積極落實中小企業援企穩崗返還政策,日前已向重慶有研重冶新材料有限公司、重慶賽耀混泥土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發放疫情期間穩崗返還資金294.94萬元;並依申請辦理緩繳社會保險費1830萬餘元,有效緩解了企業成本壓力。

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春暖花開”


綦江工業園區企業服務專員翁小雨(左二)在徵集並解決企業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 攝/賈海濤

暖心”服務 助力企業共渡難關

疫情還未結束,企業復工復產仍面臨物流滯後、用工難等暫時性的困難,為儘快幫助企業復工達產,綦江區各部門、鎮街積極靠前服務,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難題,助力企業共渡難關。

在綦江工業園區,園區就向每個企業派駐一名服務專員,動態掌握情況、跟蹤做好服務、對症解決難題。

前段時間,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在準備復工時發現,公司急需的一批原材料被滯留在了湖北。企業當即向服務專員翁小雨反饋了這一問題。

隨即經過園區管委會多方對接,落實了一家合適的物流單位,並在這批原材料到達綦江時協調當地交通、街道等部門,在高速路口為企業開通了綠色通道。兩天內,這批原材料順利到達企業車間。

據統計,近期,僅綦江工業園區就累計為企業解決各類難題80餘個,為園區內企業加快復工達產步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園區的專員服務外,綦江區針對用工難這一不少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內聯”“外引”,一方面內聯8部門實現崗位供求信息共享,實行區、街鎮(部門)、村(社區)三級就業平臺聯動。另一方面,外引迅易人力、翰睿人力、申博人力三家市內大型人力資源機構達成合作意向,向市內“6+2”重點電子企業和區內企業輸入勞動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截至目前,綦江區返崗員工已達108620人,返崗率88.5%。重大項目156個,復工開工155個,復工開工率99.3%。返崗員工4497人,返崗率74%。率先完成市下達的外貿加重點工企業送工任務,送工人數、完成率均為全市第一,累計為區內外企業送工達3453人。

綦江經濟社會發展迎來“春暖花開”

綦江區舉行“雲上綦江·高新起航”為主題的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籤約、集中開工、集中投產儀式 攝/陳星宇

聚焦發展 經濟社會全面復甦

3月20日,總投資300多億元的50個項目集中籤約、開工和投產,涉及汽摩整車及零部件、智能製造、新型建築材料、高端金屬材料等項目。其中,集中籤約項目25個,協議引資206.93億元;集中開工項目13個,總投資98億元;集中投產項目12個,總投資19.3億元。

“這是疫情期間,綦江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忘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效。”綦江區一負責人表示,為儘快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近段時間,綦江各級各部門紛紛聚焦發展出實招、拿舉措。

綦江區發展改革委推行“不見面、不接觸、線上審批、一次辦結”方式,加快項目前期審批,確保建設不斷檔;區經濟信息委實行領導包片、科室包企業進行“一對一”服務指導和督導排查;區人力社保局聯合區交通局開通“定製客車”“家門到廠門”點對點班車等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同時,綦江區住房城鄉建委對重點項目、企業實行“1名領導+2名工作人員”方式跟蹤聯繫;區農業農村委實施臺賬制、清單制,解決農業企業復產難、銷售難問題;區商務委抽調人員參與城區31個社區市場主體復工營業指導,對19類行業經營單位分類管理;區應急局主動服務煤礦、非煤礦山企業,對5家國有煤礦實行“一盯一”24小時駐礦盯守。區政務服務辦開通審批服務“綠色通道”,採取“網上辦、預約辦、電話辦”;區稅務局實行“容缺辦理”,允許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延期申報、延期納稅等。

“在疫情期間我們決定落戶綦江,看中的就是當地務實的態度和精細化的服務。”四川國耀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鋁型材深加工的企業,也是此次集中籤約落戶的企業之一。

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在疫情前,企業曾來綦江考察過一次,對投資綦江有了一個初步的意向。疫情發生後,企業本以為項目會受影響,但沒想到,綦江區相關部門、園區能主動的與企業取得聯繫,通過“屏對屏”的視頻連線方式,繼續與企業進行溝通協調,為企業詳細講解各類優惠政策、解答企業投資的疑惑。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工作人員冒著疫情風險,通過視頻連線,帶我們實地勘察投資地塊,這也讓我們下定了投資綦江的決定。”該負責人說,待簽約後,企業將盡快啟動項目建設,為完善綦江鋁產業鏈條,助推綦江鋁產業快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