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別逗了!


你想過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別逗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想這句話再好不過地闡釋了一個人的“優缺點”。

說起這方面,我們也許從小就記憶猶新——“小明,你這個缺點要改正啊!”“小明,是缺點就要改正……”。

缺點是什麼?就是以別人的標準為“標準”,你不符合別人的評判“標準”的地方,這就是你的缺點。搞笑的是,“別人”太多了,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這樣,你的“缺點”就會隨著“別人”不同而轉移。今天是這個缺點,明天是那個缺點。

你想過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別逗了!

即使在一個同類的群體裡,大家公認的“缺點”也未必是絕對的。你會發現當這個群體不同的時候,缺點有時候又成了優點,優點反而成了缺點。

那麼缺點到底應該怎麼面對?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

首先我要說,缺點是無法改變的。缺點對於一個人來說,似乎就是天生的,無論你怎麼努力,這個缺點只會被掩蓋,是去除不掉的。例如,一個人性格暴躁,被身邊的人都說成是缺點,都希望他能改掉這個缺點。但是這個缺點在有時候正代表了他自己。在改掉了這個缺點的同時,我們發現他原來那些優點也不見了。

你想過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別逗了!


一個人之所以是他不是別人,正是由這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共同組成的,就像齒輪一樣互相咬合,一個缺點的改變,同時也會改變原來的優點。

但是,人畢竟是群居動物,人是有社會性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取得自身的存在,人總是不自覺地調整著自己的狀態。因此,有缺點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社交和變通自己。

你想過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別逗了!

永遠不要自責自己的“缺點”,也永遠不要得意自己的“優點”,這兩者,只是在不同的人眼裡,經常變換角色而已。一個“膽小如鼠”的人,被視為是缺點,但這樣的人往往凡事小心翼翼,而不至於釀成大禍。一個膽大包天的人,也可能是膽大妄為的人,膽大了,禍事也就不遠了。

適當地變通自己,調整自己,可以做到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有人說這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有人說這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可見,怎麼說都是別人的說法而已,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你想過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別逗了!

面對人際交往,其實只需要考慮如何調整自己,而不必糾結於“缺點”要怎麼改掉。

面對一天天長大的兒子,我經常也是事後諸葛亮。有一次兒子哭著問我,爸爸,我總是大聲叫喊,這樣做是不是不好?是不是做錯了?為什麼你要生氣呢?

我這樣說給他聽,你總是那樣叫喊沒有不好,也沒有做錯,只是你那樣做的時候,爸爸不喜歡罷了。為什麼?兒子追問我。

你想過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嗎?別逗了!

我說,爸爸喜歡安靜,你喜歡熱鬧,這沒有對錯,也不是缺點,只是爸爸不喜歡,僅此而已。你以後總要與人打交道,無論是朋友還是同事,要想關係融洽,就要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是你需要做到的,但是千萬別在乎別人說你什麼“缺點”,而發誓去改掉這個缺點。有句話叫“揚長避短”。一個人真正需要努力的正是“揚己之長,避己之短”,這一點做到了,你就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